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次作业解答

第三次作业解答


第 5页
1. 胡某对王某债务的诉讼时效实际上没有届满。
2. 胡某1990年10月在字据上的注明即是一种重新 承诺,不得反悔。
3. 张某能够通过诉讼要回胡某所欠的钱。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 6页
因为,《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 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 规定的除外。”根据该规定,民事权利一般在两年后 法院不再予以保护,权利人将丧失胜诉权。本案中, 胡某于1987年12月向张某借的钱,直到1990年10月张 某才第一次向胡某要钱,其间已过了近三年,胡某债 务的诉讼时效实际上早已届满。因此,当时胡某如果 表示不愿偿还此款,张某将无法通过诉讼索回他的钱 款。 但是,此处义务人对履行义务重新做出承诺,还 没有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因此,张某要求法院判决 胡某还款的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 2页
提问:
1.胡某对王某债务的诉讼时效实际上是否已经 届满?
2.胡某在1992年10月在字据上对月底还钱作注 明的行为有何种效力? 3.张某能否通过诉讼要回胡某所欠的钱?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 3页
案例材料2:偷拍录像资料证据案 席某与刘某1997年建立恋爱关系之后不久,于 1998年2月登记结婚。婚后,刘某长期不主动找工作, 赋闲在家,没有收入来源,席某多次劝说无效。由于 双方婚前不了解,导致了婚后生活的不和谐局面。席 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寻求婚外的慰藉,便有了 第三者。2004年3月,席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离婚并依法分割共同财产。
主 页
上一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同居,不具有法 律规定的值得保护的合法权益。录像虽然涉及第三者隐私 ,但是其制作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侵害第三者的隐私权,而 是为了保护更优先的配偶权,涉及他人隐私迫不得已,不 采用隐蔽行为不能获得真相。而且该证据经过审查和鉴定 ,没有经过剪辑、拼凑、篡改和臆造,不是以违背善良风 俗的手段或方法取得,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 8页
案例材料2
解答: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是对被告偷拍录像的证据证 明力问题。法院认为,证据的基本特征有三:客观性 、关联性和合法性。本案中,一双方当事人对偷拍录 像的客观性和关联性均无争议,对于它的合法性则看 法不一。所谓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依 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的程序而取得的事实材料。它除 了要求证据的形式应当合法外,还要求证据的收集、 提供甚至审查等环节也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的要求。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 7页
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当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 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 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 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 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 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 予以保护。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11页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 1页
1992年10月张某因买房急需用钱,找到胡某,胡 某当即表示,全部钱款月底还清,并在原来的字据上 对此作了注明。11月5日,当张某再次来找胡某要钱时, 胡某却称,他的一个律师朋友说他们之间的债务已超 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可以不用还了。张某气愤至极, 第二天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胡某偿还3万元的本 金和利息。
第三次作业 案例材料1:超过诉讼时效,债权还能讨回吗?
1989年12月,胡某所在单位决定派他到加拿大学 习两年,因办理出国手续一时钱不够用,遂向朋友张 某借款3万元,并立字据约定胡某在出国前将钱还清。 但胡某直到1990年7月27日出国,都一直没有还钱。此 前张某虽然经常来看望胡某,但也对钱的事只字未提。 胡某在国外两年与张某也有过联系,但都没有说钱的 事。1992年8月,胡某回国。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 4页
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对婚前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 并无太多争议,刘某的委托代理律师突然向法庭提交 了一份证据,是刘某为证明席某具有“有配偶者与他 人同居”的情形,委托私人侦探偷拍制作的光盘资料。
提问:
偷拍制作的光盘资料是否可以作为证据?为什么?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主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第10页
所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颁布的《关 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0条第3款的规定,被 告取证虽未经原告许可,但未侵犯原告合法权益,该 证据符合证据合法性要求,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 依据,予以采信。本案后经法院主持调解离婚,席某 在财产分割上对无过错方刘某进行了适当的补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