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学课件
轻绳与轻杆受力特点
• 轻杆的含义:
不计质量不发生形变的杆
• 轻杆受力特点:
1、可拉可压;
2、杆所受的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比较重力与弹力
重力
成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作用方式 不论接触或不接触 必须直接接触
弹力
方向
作用点
总是竖直向下
总是指向施力物体 恢复形变的方向 两物体接触处,在受 力物体上。
重心
G=mg
大小
F=kx
A 例、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不正确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能产生弹力 B、两个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 C、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 曲面与平面接触
N` N N
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 点与平面接触
N` N
NB NA
B
光滑斜面
A
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 点与曲面接触
N1Leabharlann NBNA AN2B
半球形的碗
点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球与木块间有弹力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N N
木块→球
光滑球静止 在水平地面
G
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 间没有弹力
⑶弹力的方向:
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都是弹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
书和木板所受的弹力
题
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
• 对于微小形变,用假设推理法
假设A、B间有弹力
A B 光滑水平面并 排放着静止的 木块A、B
以B为研究对象,B受力: N地
NA→B G B不可能静止,所以A、B间没 有弹力
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球与斜面间有弹力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T N
斜面→球
判断球与斜面 间有无弹力
G 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 间没有弹力
⑴、平面与平面、曲面、点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 直于平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⑵、曲面与曲面、点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 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例: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弹力。
⑷、弹力的作用点和大小
• 1、弹力的作用点:两物体接触处,在受力物体上。
• 2、对于同一物体,弹力大小同形变大小有关。 – 弹力具有被动性。 – 弹力大小与形变关系 : ㊀利用力的平衡来计算 ㊁弹簧弹力大小计算—— 胡克定律
2
弹力
接触力
1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是不需要物体相互接 触就能起作用的。 2、接触力:物体与物体直接接触才发生的力。 (1)通常所说的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是接触 力。 (2)接触力按性质可归纳为: 弹力和摩擦力 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
二、弹力: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形状或体积 改变 拍球、 拉箭、 撑杆跳、蹦蹦床、跳水 (1)弹性形变: 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 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 :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 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 弹性限度。
例 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两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 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例、分析A对C有无 弹力作用
A
B
C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条件法、假设法
FN
弹力有无的判断
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使它发生形变 的物体有什么作用效果呢?? 比如说:射箭、弹簧推小车等。 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 因为它要恢复原状。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 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 种力叫做弹力。
作用过程
物体1受到物体2的作用 物体1发生了形变
物体1对物体2产生了弹力
F2
书
F2 书 F1
木板
F1
板
思考:
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那么绳子的拉力的方向如何呢?
总结:绳子的拉力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
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例如
b
Tb
a
Ta
G
弹簧弹力方向又什么样的呢? 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 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垂直 于接触面”
例、关于胡克定律F=kx中的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弹簧伸长后或压缩后的长度 C B、x是弹簧原来的长度 C、x是弹簧变化(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D、x是弹簧原长加后来的长度
轻绳与轻杆受力特点
• 轻绳的含义:
不计质量的柔软的绳子。
• 轻绳的受力特点:
1、只能拉不能压; 2、轻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方向; 3、同一根绳子张力处处相等。
胡克定律: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k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与弹簧的粗细、材料、 弹簧的直径、绕法和长度等量有关)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例、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 力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加30N的压力时, 其长为14cm。试求弹簧的自然长度和它的劲度 数。
二、弹力:
施力物体: 发生形变的物体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 受力物体:
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
(2)产生
1、直接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接触力
条件
一句话,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 物体之间
显示微小形变的观察(一)
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 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 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 曲面与曲面接触
N A
半球形的碗
NB对A
N
B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我们对弹力方向做一个总结
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 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2、轻绳(或橡皮条)对物体的弹力方向, 沿 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点与面接触时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 触面(或接触面切线方向)而指向受力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