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物结构加固施工方案

建筑物结构加固施工方案

建筑物结构加固施工方案
该工程为改造、扩建项目,业主未提供原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已有建筑物的保养与维护较差,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可能需要对原有结构采取必要的结构加固措施,现对主要的两种结构加固施工方法,即粘碳纤维布和粘钢进行描述。

1.1粘碳纤维布
材料准备:碳纤维布、其配套树脂、角磨机、强力吹风机、专用滚筒、壁纸刀。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表面处理→涂刷底层树脂→找平处理→粘贴碳纤维布
1)施工准备:对所使用的碳纤维布,配套树脂及机具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按图纸要求在被部位放线。

2)表面处理:被构件的砼表面用角磨机打磨平整,转角粘贴处进行导角处理接并打磨成圆弧状,半径为20mm;
3)涂刷底层树脂: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采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砼表面,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找平处理;
4)找平外理: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对砼表凹陷处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转角处修理成光滑的圆弧,半径为20mm,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粘贴碳纤维布;
5)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按产品生产厂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要粘贴的位置,用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粘贴两层碳纤维布时,等第一层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层粘贴,方法同第一层。

粘贴完毕应在最后一层碳纤维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在滚压时应注意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检验及验收
6)碳纤维的片材实际粘贴面积不应少于设计面积,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mm。

7)用小锤轻轻敲击或用手压碳纤维表面,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此项不能低于95%,空鼓面积小于10cm×10cm时,用针管注胶处理,大于10cm×10cm时,将空鼓部位的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不
小于150mm。

施工安全和注意事项
8)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器设备和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9)施工中必须保证避免碳纤维片材弯折。

10)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配制粘结剂用的原料应密封贮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11)树脂的配置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12)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和手套;
13 工作场所应配备各种必要的灭火器以备救护;
1.2粘钢
1)材料准备:钢板、胀栓、粘钢胶、角磨机、吹风机、电锤。

2)工艺流程
3)施工注意事项
(1)混凝土粘结面用钢丝轮打磨机,去掉表面松散浮渣至骨料密实坚硬层,再用强力吹风机吹尽表面粉尘,待被粘结面完全清理干净后即可涂粘结剂,对于湿度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尚须进行人工干燥处理;
(2)钢板粘合面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用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打磨纹路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再用脱脂棉沾丙酮水擦拭表面;
(3)根据气温及操作速度现场调配胶液,使之达到各项指标最优的配合,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配制,注意搅拌时避免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4)胶粘剂配制后,用抹刀将配置好的建筑结构胶同时涂抹在处理好的砼表面和钢板粘贴面,厚度约为2~3mm,中间厚,边缘薄,然后将钢板贴于预定位置,粘好钢板后用小锤轻轻敲击粘结钢板,若无空洞声,表示粘合密实,否则应剥下钢板补胶,重新粘贴。

钢板粘好后用夹具固定,并适当加压,以使胶液刚从钢板缝中挤出为度。

粘好钢板后,然后用胀栓固定;
(5)钢板固定好后用腻子刀将快干封缝胶刮在钢板板缝之间,以防止胶液顺板缝流出;
(6)固化期间不得扰动粘贴件,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养护:本工程在室内施工,采用自然养护24h。

(8)配制粘结剂用的原料应密封贮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9)配制和使用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10)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和手套;
(11)工作场所应配备各种必要的灭火器以备救护;
(12)撤除临时夹具后,用小锤轻轻敲击粘结钢板,从音响判断粘结效果。

如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90%,非锚固区粘结面积少于70%,则此粘结件无效,应剥下重新粘结。

(13)当板底采用粘钢时,垂直相交的钢板,第一层钢板粘贴时必须剔凿原楼板12mm左右,便于二层钢板粘贴。

调整粘贴顺序尽量减少剔凿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