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流会计模式及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选择作者:李惠欣安露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5期
[摘要] 本文通过比較分析各国会计模式的异同以资借鉴,分别从会计目标、会计规范、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核算、会计报告、会计监督、会计教育等方面提出构建我国会计模式的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会计模式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会计模式;国际化;目标选择
一、国际主流会计模式介绍
会计模式是特定会计环境作用下的产物,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会计的主要特征所进行的抽象化或典型化的综合描述。
它主要包括会计的目标模式、管理模式、规范模式、核算模式、报告模式、监督模式以及教育模式等。
由于社会经济和历史原因,世界上形成了不同的会计模式。
西方会计学者,Nobes在著名国际会计学家Mueller的基础上,借用物种进化术语对西方国家的会计计量实务进行划分,提出了等级体系的假设行分类模式,包括以微观经济为基础的模式和以宏观经济为基础的模式。
微观经济基础下,各国在选择会计模式时的侧重点不同。
其选择模式也不相同。
有的从企业微观经济理论出发,有的从企业实务、实用主义出发;宏观经济基础下,受政府税收、法律以及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各国采用的会计模式也不尽相同。
结合各国产权基础、经济决策类型和宏观调控方式的差异。
我们可以将西方各国的会计模式划分为三种,即市场主导型(代表国家为美国和英国)、计划和市场共同作用型(代表国家为法国和德国)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代表国家为日本)。
二、具有代表性国家会计模式及其评价
1、英国会计模式及评价
英国会计属于盎格鲁——一萨克逊会计体系,其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较高,在英联邦国家间具有广泛的影响,被普遍地称为英国会计模式。
其主要通过(公司法)管理公司事务。
其会
计信息的主要特点是:(1)重视提供与投资入决策相关的信息;(2)以“真实和公允”作为判断会计信息的主要标准。
英国会计模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值得借鉴之处在于,充分发挥职业组织的作用,促进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
2、美国会计模式及评价
美国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会计是在英国会计的传统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因而也属于盎格鲁——萨克逊会计体系。
由于美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较早,促进了其现代财务会计的发展。
因此,美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不仅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比较完善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主要体现在:(1)在会计管理体制方面。
美国会计强调专业导向、行业自律,较少依赖法律,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2)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制定与颁布上,美国强调灵活性和可选择性。
会计准则只提供原则性指导,会计人员可依实际情况和个人专业判断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3)美国的会计核算方法偏向乐观,不断创新,在信息披露上强调保护企业股东的利益。
提倡真实反映,素以充分披露而闻名,并非常重视短期偿债能力分析;(4)会计监督以民间审计著称,企业的财务报告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方能有效;(5)利润表编制按照销售成本法,即按实现利润来编报利润表,这也是国际通用格式。
3、法国会计模式及评价
法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等国会计实务体系的代表。
其会计法规的制定受政府、税收和法律的影响较大,特别注重以税制为基础制定相关会计政策。
主要表现在:(1)在会计规范体系上。
法国是以PCG(由政府制定颁布全国统一的《会计方案》)和会计法令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此外还包括公司法和税法,这是它区别子其他西方国家的会计实务体系的最大特色;(2)会计报表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宏观经济控制;(3)积极推广社会责任会计,在工业化国家中对社会责任会计最为重视的是法国,它以政府法令要求企业必须以社会资产负债表的形式。
反映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如雇佣情况、王薪待遇、职工培训等,同时还要求企业注意改善生态环境;(4)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公司一般不超过法律和EEC指令的最低要求,信息披露偏向保密。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受英美模式的影响,法国在信息披露上正在向公开迈进。
4、德国会计模式及其评价。
德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北欧各国如荷兰、丹麦、瑞士、瑞典、挪威等国的会计实务体系的代表。
德国有两种主要的公司组织形式,即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因而,德国的会计立法主要针对上述两种公司组织,一些非公司组织的企业也仿效公司组织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处理会计业务。
受其独特的经济、政治影响。
德国会计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以公司利益为导向,极端稳健和不要求充分披露是德国会计模式最基本的特征,其实质是公司可以合法地低估利润和资
产,在对外财务报表中提供尽可能少的信息。
(2)在会计管理体制上,通过立法程序由政府和民间会计团体联合领导和管理全国会计工作,但会计团体地位相对较低,作用较小;(3)德国没有单行的会计准则,其会计规范是由政府通过分散于《公司法》《税法》《商法》中的规定来体现的,即“会计规范法典化”;(4)会计监督以政府监督与民间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德国政府监督力度比美国政府要强,政府监督专门设置财政法庭,从而加强了对财会案件的司法和执法工作。
5、日本会计模式及其评价
日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型会计模式印典型代表。
它以自由市场制度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
日本会计模式用不同的法律约束和保铲不同财产权益关系,进而对会计产生不同的要求和规范,将审计监督纳入了会计法制的范围。
在社会管理方面,主张依靠产业和行政部门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通过及时缓解生产和分配等方面的矛盾,对经济加以调整和管理。
三、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与选择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融、投资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来愈不可阻挡。
会计规范领域也已超越国界,会计国际化与会计国家化成为现代会计发展的重要特征。
对千我国来说,合适的会计国际化选择模式应该是,在技术层面上加快国际化的进程,而在规范体系尤其是法律规范方面,要加强我国的国家特色。
在会计的程序和方法上和美国的会计惯例接轨,但在指导会计活动的其它方面,既要借鉴美英会计模式中适合我国国情的成熟经验,也要吸取法德会计模式中与我田会计模式的相似点。
但最终完整的会计模式结构应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具有发展中国家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类型。
因此,需要做以下调整:
1、会计目标: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基本目标,以维护企业利益为具体目标。
2、会计规范:以会计法规为指导、会计准则为核心、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会计职业道德为保证,由这些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要素所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既能与国际会计管理接轨,又符合中国会计实情,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3、会计管理体制:以政府管理为主,同时最大限度地实行行业自治。
既要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如政府、债权人、职工、社会公众等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4、会计核算:以历史成本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基础,并辅之以其他计量方式。
5、会计报告:以真实性为报告的质量基础,以实用性为报告的最高要求。
另外,我国在法律中规范信息披露较为适宜。
会计信息披露是与证券市场相伴而产生的。
隨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增多,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
企业股权的分散,应尽快以立法形式建立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6、会计监督:以社会性会计监督为主体建立“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三位一体指以突出内部控制和内部约束机制,强化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的单位内部监督,以保证国家财政纪律和会计法规贯彻落实的国家监督,以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社会监督。
7、会计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实行通才教育基础上的专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