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议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小议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小议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会计被比作“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会计语言的规范和统
一。实行全球统一的会计标准,不仅可以降低跨国融资成本,扩大投资者和融资
者的选择范围,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而且可以减少跨国公司的会计
成本,降低目前各国昂贵的会计协调费用,为全球所有企业建立公平、统一的会
计环境,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服务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

关键字:会计国际化 进程 建设
会计的国际化,是指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
经济业务,其实质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把握好
会计国家化和国际化的辩证关系:先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准则,即会计国家化,
然后达到国际惯例,即会计国际化。一个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不能不加区分地
照搬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会计准
则和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制定规范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也就是实现会计国
家化。

一、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会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跨
国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互为作
用,从而为会计国际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跨国公司的发展与会计的国际协调。20世纪60年代,跨国公司作为一
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当代跨国公司的最基本特征是在国外拥有
对企业资产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的决策权。会计国际协调的初衷就是规范跨国公
司的会计与财务报告,这是东道国乃至居住国政府对跨国公司实施监管的必然要
求,也是跨国公司内部提高经济和财务决策、管理成本与效率、业绩评价等方面
的工作水平的需要。因此,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会计的国际协调。

2、资本市场国际化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的相关努力。近年来,跨国上市
和发行证券等国际性筹资活动日益增多,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使得证券监管面临更多的问题,特别是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

3、国际会计准则的认可程度。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来自国际资本
市场的强有力的支持,从而获得日益广泛的认可。会计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各国政
府增强本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的公司降低进入国际资本
市场的筹资成本和提高筹资效率的重要考虑,也成为各国之间加强会计的理解、
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面。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目前,世界各主要证券
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引发的问题也越来
越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这些差距首先表现在会计准则的数量上。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制定了41
项具体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已经比较完备。美国的会计准则也已制定了一百
多项。而我国目前只有十几项具体会计准则。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
完善。其次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功能应该
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明白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效果。但我国
由于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上市公司的面比较窄,以致会计准则的实施受到了限制。
客观地讲,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自1992年以来,
已陆续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十多项
具体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
核心准则所规定的已基本相同。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按照可变现净值孰
低计价,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要求企业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计价。我国还将根据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台企业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等新的准则,
这些都将逐步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

三、对加速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建设
1、会计教育国际化
要加快中国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十分重要,而这必须仰仗于会计教育的改革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第一,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导向。要求会计教材、教育组织形式等应当面向国
际化。在过去的20年中,一些高校已经在这方面有了很好的尝试,已经开始采
用英文教材进行教学等,这一工作应当继续加强。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我们应当把国际会计准则当成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参考蓝本。当然会计教学的国际
化,并不是简单地重述会计准则条文,而应当主要分析国际会计准则背后所包含
的原理和理念,这些原理和理念应当成为今天会计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而
不应当局限于特定条文的含义。

第二,会计教育的导向。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
即如何坚持以前一直认定的原则,避免一些国家如美国越来越体现出的规则导
向。

第三,会计教育中的案例导向。当前我国会计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
职业判断问题。为此,我们在提倡会计教育的原则导向的同时,应当加强案例教
育,以提高会计人员发现问题、分析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加强簿记教育。突出簿记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的特点之一。但这并不
意味着会计人员的簿记知识和技能就十分过硬了。

第五,处理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关系。对于会计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和继
续教育要避免陷入一种误区。在会计继续教育方面,我们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对新
会计准则的宣讲,应当同时补充以现代会计理念和知识的教育,补上市场经济会
计这一课。

2、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当前要加快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特别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重视
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需要;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会计制度的关系,避免准则与
制度关系的混乱;同时还应加快准则的制定速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
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争取财务信息主要相关者积极参与准则的制
定,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制订、培训、宣传、研究工作,使准则尽
快深入人心。

3、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
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
功夫,而不是依赖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

4、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
全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执行水平,推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
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联合。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水
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准靠拢。

会计准则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中国的国情比西方国家更为独特,这决定
了中国的会计不能一味地强调国际化而忽视本国的特色。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本国
的特色,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国际化。而过分强调国际化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削
弱本国的特色,我们必须认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