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主体一般原理详解
三、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二) 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
宪法 国家机关组织法 有关法律 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三、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三) 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方式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家机关的决 定、命令和特别授权而取得 经审批(特许)和登记注册而取得 经登记注册而取得 经法律、法规认可而取得 经章程、合同认可而取得
中介交易类 社会团体类 社会评价类 经济调节类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三、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一) 经济法主体资格的界定
经济法、民法、行政法主体资格的区别
➢ 抽象人格与具体人格 ➢ 单种维度与多种维度 ➢ 普通条件与特殊条件 ➢ 一般职能与具体职能
经济法、民法、行政法主体资格的联系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二层框架”的法律依据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二、经济法主体的体系 (二) “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框架
“三层框架”的形成 “三层框架”与“二层框架”的关系 “三层框架”理想模式与现实情况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政 府 社会中间层 市 场
证监会 工商局 质检局 国资委
证交所 上市公司、投资者 消 协 消费者、经营者 认证机构 消费者用户经营者 投资机构 公司、国企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三、经济管理主体的双重身份 (一) 双重身份的界定和存在模式
存在模式
➢ “主从—分开”模式 ➢ “并重—合一”模式 ➢ “并重—分开”模式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三、经济管理主体的双重身份 (二) 双重身份分开的方式
机关分开 规则分开 机关分开与规则分开的结合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第三节 市场主体
二、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配置 (一) 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
同质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配置 异质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配置 当事人与相关人间的权利义务配置
第三节 市场主体
二、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配置
(二) 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社会中间层主体 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
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产生:法定原则或纲 要性规定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二、经济法主体的体系 (一) “政府—市场”框架
“政府—市场”框架的形成
政府
市场
政府干预机制 市场调节机制
政府层次的主体 市场层次的主体
“二层框架”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二、经济法主体的体系 (一) “政府—市场”框架
“二层框架”的理论基础
➢ 经济学领域 ➢ 政治学、社会学领域 ➢ 法学领域
(四) 地方经济行政系统的框架设计 ——经济行政系统与行政管理系统
地方经济行政系统的传统框架 对传统框架的突破
➢ 新的管理层次 ➢ 新的职能部门结构 ➢ 新的地方管理方式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四、经济管理主体的层级框架 (四) 地方经济行政系统的框架设计
重构地方经济管理系统的框架
➢ 在行政区层面 ➢ 在经济区层面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一、经济管理主体的界定 (一) 经济管理主体的定义 (二) 经济管理主体的特征
经济性与管理性相结合 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二、经济管理主体的资格
(一) 行政法主体资格是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基础
经济管理部门的设置(基础规定、补充规定) 经济职权(概括规定、具体规定) 设立、变更、撤销程序(一般规定、特别规定)
四、经济管理主体的层级框架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内涵
学界观点
➢ 利益关系 ➢ 权力关系 ➢ 权利义务关系 ➢ 事权、财权与责任的关系
法律规定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四、经济管理主体的层级框架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内涵
实际情况
➢ 执行性 ➢ 应付性 ➢ 自创性 ➢ 协商性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第三节 市场主体
一、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 (三) 市场主体的资格
一般市场主体资格和特殊市场主体资格 一般市场主体资格和特殊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渊源 一般市场主体资格和特殊市场主体资格并存的原因
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配置图示
监督
政府主体
社会中间层主体
辅助制约
法定原则 纲要性规定
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
同质主体间的均衡安排 异质主体间的非均衡安排 与相关人间的关联安排
经济法主体的一般 原理详解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一、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法主体的概念
➢ 由经济法赋予法律资格 ➢ 存在于国家协调过程中 ➢ 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一、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法主体的特征
➢ 主体外延的广泛性 ➢ 主体资格的重叠性 ➢ 主体形态的多样性 ➢ 主体能力的差异性
第三节 市场主体
一、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 (一) 市场主体的定义 (二) 市场主体的部门法属性
民法主体 经位
(三) 市场主体的资格
一般市场主体资格和特殊市场主体资格
➢ 地域限制 ➢ 经济领域限制 ➢ 主体职能限制 ➢ 所有制性质限制 ➢ 资本来源国限制 ➢ 法律制裁限制
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配置:相对于政府的结构 性特点 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配置:相对于政府和中间 层的结构性特点 市场主体权利义务的内容
案例
当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Volkswagen AG) 陷入经营困难时,许多人失业,继续被雇佣 的职工所得报酬也远低于他们的预期。该企 业所在的沃尔夫斯堡市的幼儿园和学校的经 营也大受影响,甚至关闭;同时该市的文化 项目也削减到最低限度。大企业缴税的减少 甚至会迫使联邦政府难为情地紧缩预算并对 整个国家造成影响。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二、经济管理主体的资格
(二) 经济管理主体资格立法的原则
职权法定 权限法定
➢ 政府与市场(权力与权利) ➢ 政府与政府(权力与权力) ➢ 政府与中间层(权力与权力或权利)
权责对称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三、经济管理主体的双重身份 (一) 双重身份的界定和存在模式
双重身份
➢ 管理领域不同 ➢ 管理目标不同 ➢ 干预方式不同
四、经济管理主体的层级框架
(二)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 1978年以来
➢ 倾斜分权 ➢ 纵向分权 ➢ 经济分权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四、经济管理主体的层级框架
(三) 地方政府的地位
地方政府的含义 地方政府的地位
➢ 事权划分 ➢ 财权划分 ➢ 责任划分
第二节 经济管理主体
四、经济管理主体的层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