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深度分析报告(一)公司背景深度分析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排名第一位的装备制造集团。

上海电气前身可追溯到中国最早的机器电气工业。

1949年后,上海主要的机器工业划归上海市重工业局(后称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管理。

1985年成立上海电气联合公司(后改名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1995年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改制,并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资产联合重组。

合并后的集团命名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2004年3月,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了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更名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还拥有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

先后与西门子、ABB阿尔斯通、三菱、日立、开利、施奈德等著名跨国公司共同组建了120多家合资企业。

上海电气产业覆盖电站设备、输配电设备、重工(核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环保设备、机床设备、印刷包装设备、电梯、压缩机、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设备、机械基础件、纺织机械等领域,并形成了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为用户提供现代装备综合服务的能力。

上海电气还拥有强大的研究院所和金融机构,为技术能级的提升与金融资本的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保证。

上海电气始终以振兴民族装备工业为己任,致力于技术创新工作,制造出一大批代表国家装备工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产品,一些产品还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中国第一套6兆瓦火电机组、世界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中国最大的12000吨水压机、世界最大的16500吨油压锻造机、世界第一台镜面磨床、中国第一套300兆瓦核电机组等等都来自于上海电气。

上海电气通过改革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火力发电设备产量已居世界第一,电梯单个工厂产量世界第一,印刷包装机械、冷冻空调、数控磨床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销售收入一直居全国机械工业第一位。

同时,公司还承担着国内外一系列重点工程任务,先后为长江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秦山核电站等国家重点项目提供优质装备和产品,并先后承包了伊朗萨汉德火电机组、巴基斯坦木扎伐戈电厂、越南广宁电厂等一批标志性海外工程项目。

上海电气在东海之滨建有10平方公里的重装备制造基地,配有1400吨桥式起重机,8米框架移动式的加工中心,以及能加工直径22米、高度达12.5米的立式加工中心,完全具备了加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用柴油机和核电产品的极端重型装备能力。

这些重型机械装备世界少有,国内独有。

基地配套有5000吨级重件码头、贯穿厂区的铁路线连通浦东铁路网、11万伏变电站、超大型露天总装场地、新型超大型国际一流的联合厂房,以及统一规划的物流、生产、生活等服务设施,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产业基地。

上海电气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自主品牌,展现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新貌。

公司以重点跨越突破高端产业,以自动化提升传统工业,积极建造重型极端装备基地,集聚高技能专家团队,加强先进装备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同步发展,努力实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远大目标。

(二)公司概况(三)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1.主要会计数据回顾2013年,全球工业生产和贸易疲弱,世界经济增速继续小幅回落;国内经济则处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阶段,装备机械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上海电气坚持在"困难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92.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7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4.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48%。

3.主要业务分析报告期内,上海电气围绕国家核电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核电关键设备研制和产业化工作,稳步发展核电核岛设备产业。

我们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建立、完善了核电业务的市场、技术、制造、质量和服务体系,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我们新接核电核岛设备订单逾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显著。

报告期内,国内风电市场逐步回暖,风电市场订单价格也在逐步回升,我们抓住机遇,积极承接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订单,以提升公司风电业务的盈利能力。

同时,我们继续加强与西门子合作、推进海上风机的研制工作,争取在未来的海上风机市场占得先机。

报告期内,新能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8.8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9%,其中风电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1%,核电核岛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6.6%;板块毛利率为9.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主要因为铸锻件产品毛利率的大幅降低导致板块整体毛利率的下降。

板块营业利润在报告期内未扭转亏损态势,主要因为铸锻件产品市场需求低迷,价格持续降低,效益大幅度下滑。

高效清洁能源设备报告期内,我们在火电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新接订单逾人民币2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显著。

我们继续致力于发展百万千瓦级以上的超超临界高效清洁火电产品,在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百万超超临界项目上,我们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通过不断创新技术,我们积极吸引客户共同参与火电设备新产品(如120万千瓦等级火电机组、二次再热机组、620C机组等)的概念设计,不断为社会提供更高效清洁的能源设备。

报告期内,我们进一步抢占燃气轮机市场,继续推进E级和F燃气轮机的国产化进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我们已经具备了制造先进的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机组的能力,并达到了月产一台燃机的产能。

我们已积极引进H级燃气轮机技术,以应对和迎接国内燃气轮机市场的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我们的输配电产业集聚上海电气与国家电网上海电力公司的股东双方优势,在巩固上海市场的同时,积极向上海以外市场推进,公司的输配电设备未来将向高压化技术、智能化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发展。

报告期内,高效清洁能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28.6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6%,其中输配电业务同比增长7.6%,电站设备业务同比减少12.7%;板块毛利率为20.2%,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板块营业利润率为 5.4%,比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公司调整火电市场营销策略,相应增加风险拨备。

工业装备报告期内,我们的电梯业务继续领跑中国电梯设备市场,并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电梯行业单体工厂累计产销量达到40万台的纪录。

我们在研制高速电梯方面集中资源,提升产品能级。

报告期内,上海三菱电梯完成了电磁兼容(简称"EMC")试验室建设,已初步具备电梯EMC抗扰度测试功能和EMC发射测试功能在内的完整的EMC测试试验能力,同时完成了高速电梯大功率样梯安装及试验测试。

我们实施质量和安全为重点的管理战略,致力于生产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的转变,由市场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电梯行业内的领导地位。

报告期内,我们自主研发的30兆瓦LNG电机成功发运,是目前国内LNG领域最大容量的防爆电机;我们试制的50kW超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通过新产品鉴------------------------------------- 精品文档定,为我国在电机制造领域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摆脱了国外公司在超高速永磁领域的技术垄断。

报告期内,工业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5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电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板块毛利率及营业利润率均有不同幅度增长,主要因为板块内电梯产品收入及盈利能力的大幅增长。

现代服务业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我们的电站EPC海外市场已涉及印度、印尼、越南、伊拉克、泰国、阿联酋、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我们将根据自身能力和市场情况实现稳步发展。

借助全社会对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视,我们的电站服务产业将积极开拓清洁高效机组改造和服务市场;我们创新商业模式,实现改造服务的总集成、总承包。

报告期内,上海电气电站服务产业开启远程监控和远程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电站设备运行的数据和图像,对关键部件的情况进行监测,主动向用户提供运行服务的咨询、维修服务的建议和更替改造服务的方案。

报告期内,我们在上海自贸区内成功设立了的融资租赁公司,标志着我们的租赁业务进入了新一轮发展。

报告期内,我们的金融服务业务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风险管控,继续加大服务与支撑主业发展的同时,正逐步由”集团内部银行”向"增值金融服务产业"转型。

报告期内,现代服务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03.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8%,主要因为板块内电站服务业务及输配电工程业务销售增长;板块毛利率为10.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板块营业利润率7.4%,比上年同期上升 2.8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报告期内我们进一步加大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执行力度。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变动分析: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因为公司所属财务公司对关联公司贷款及其他对外投资较上年同期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因为报告期内发行公司债增加现金流入。

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2.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7%,主要因为报告期内电站服务业务、电梯业务、输配电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较大。

本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收入同比增加21.38亿,主要因为电梯产品销量上升驱动收入增加37.12亿,输配电业务销量上升驱动收入增加8.91亿,电站服务业务销量上升驱动收入增加7.44亿。

同时报告期内,核电核岛、机床、印刷机械等其他产品销量下降也引起收入相应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总额为140.36亿元,占公司全部销售收入的17.72%。

(2 )研发情况支出表研发支出分析:报告期内,公司科研投入主要分布新能源设备、高效清洁能源设备和工业装备三大业务板块。

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主,2013年上海电气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科技成果。

新能源设备:核电核岛主设备研制项目已基本掌握AP1000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技术;CAP1400核电示范工程RUV湿绕组主泵样机设计评审与详细设计评审均已完成,进入加工和测试阶段。

智能微网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期项目已经顺利投入运行。

高效清洁能源设备:百万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研制取得阶段突破,完成了百万等级二次再热机组主机设备的设计。

核电常规岛1905mm长叶片开发取得阶段成果,完成了详细设计。

工业装备:电梯领域完成了LEHY-H( 8m/s)电梯开发,样梯在电梯试验塔中试验运行。

机床领域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完成了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数控切点跟踪曲轴磨床的研发和制造,进入测试阶段。

(3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对外股权投资金额约为 4.2亿元,同比下降约80%已实施的主要投资标的包括:(1)对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香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贸易、代理等业务)增资 2.2亿元人民币;(2)出资约6780万元收购上海耐莱斯詹姆斯伯雷阀门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生产各种球阀、碟阀及其他特种阀门和相应的驱动装置)外方持有的50%股权,收购完成后,上海耐莱斯詹姆斯伯雷阀门有限公司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