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概述上海市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指明,继续实施“聚焦张江”战略是科技教育的主要任务。
要完成“一区六园”等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
2007年,高新技术园区功能开发面积达50平方公里,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30个以上。
张江高科技园区地处中心城区的东南角,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吸引了世界上一些著名公司、研发机构入住张江。
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初具规模,川杨河以北的用地难以满足园区的进一步发展。
为拓展园区的发展潜力,2003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又编制完成了《张江高科技园区南部扩展用地结构规划》。
随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各方面的交通需求将大幅增加,加上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为给张江高科技园区营造一个与中心城联系紧密、交通便利、出行方便、以人为本、人车并重的交通环境,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未雨绸缪,组织了本次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二、规划研究范围1、核心区(28.22km2)龙东大道~外环线~华夏路~罗山路所围成的区域。
该区域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用地范围,用地面积约28.22km2,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2、扩展区(17km2)华夏路~外环线~罗山路所围合的区域,毗邻张江高科技园区,都处于外环线范围内,占地面积约17km2,作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扩展备用地。
3、适当扩大的影响范围(96.5km2)云间路~外环线~唐陆公路~迎宾大道~秀浦路~御水路~芳甸路所围合的区域,在核心区和扩展区外,考虑到交通的波及性而适当扩大的影响范围,面积约96.5km2。
三、区位特点张江高科技园区地处中心城的东南角,在中心城的外围,与城市核心区相距较远。
园区周边及内部高等级道路发达,四周均为城市快速路,内部还有中环线穿过,城市快速路全长约35.6km,便于小汽车交通出行。
张江高科是上海市“一园六区”之一,能级较高,与周边的北蔡、孙桥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呈阶梯状,主要经济活动发生在市区其他能级较高的区域间。
第二章 园区发展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一、园区发展现状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张江高科技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规划总面积2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开发将达到40平方公里,在2010年前后建设成世界级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
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高兴技术企业入住张江,形成了北(北京)有中关村,南(上海)有张江高科的局面。
随着张江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以及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都纷纷进驻园区。
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研发机构18家,其中第一资讯、通用电气、德州仪器、霍尼韦尔和英飞凌5家企业被上海市认定为跨国公司总部,占到了全市认定比重的10%。
至2004年4月底,园区完成开发面积17平方公里,吸引投资额108亿美元,注册企业达3168家,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人民币。
技术、资金、市场在园区有了畅通的互动渠道,“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和创业氛围逐渐形成。
经过近12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三大国家级基地(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创业基地)的框架,形成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软件三大主导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形成由罗氏、阿莫仙、葛兰素史克、先锋药业等42个国内外一流药厂组成的产业群体,引进中科院药物所、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发中心等31家研发机构,以及以12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创业群体。
信息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计算机和通讯、光电子、信息安全、银行卡产业共同发展。
随着中芯、宏力和贝岭等晶圆制造项目落户园区,已有80家芯片设计公司、3家硅片制造公司、13家光掩膜和封装测试企业、11家研发教育机构,以及34家配套及设备供应公司积聚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链在张江初步构成。
经过几年的努力,面积12万平方米的浦东软件园已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3年成为5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之一,规划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
一大批知名软件企业进驻园区:如微软、花旗、毕博、SONY、京瓷,银联、金蝶、东软、Tata、Infosys、Satyam;“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已经展现。
科技创业基地建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突出创新创业功能,一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
与此同时,园区近年来大量引进专业人才和留学人员,据统计,在张江园区现有4.34万余名白领,其中有55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有4000多名海归留学人员,还出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首领”、“统领”型的领军人物。
此外还引入了部分高校的分校区进入园区,形成产学研一体的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浦东外国语学校、交大信息安全学院、中医药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复旦张江校区已先后入住张江。
z缺陷分析:张江园区仍处于形态和功能均未达到稳定状态的快速成长期,在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平衡、城市功能的完善、与浦西功能的融合等诸多方面,缺乏行之有效改进策略。
城市公共生活明显缺失,“居住在浦东,娱乐在浦西”的现象十分严重,与张江园区乃至浦东地区现已具备的经济能量不相称。
张江园区内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社区的关联仍处于磨合阶段。
公众出行习惯和消费习惯仍沿袭固有的模式也加重了对浦西原有中心的眷恋心理。
整个浦东新区属于在追求功能与速度的理念下建立的适合高度机动化的城市结构,缺乏传统公共中心以步行为前提的城市公共生活模式。
居住地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开发中,较多地使用会所这种单一的形式;而众多高级服务设施与广大市民对休闲、交流、消费的场所的需求有较大的落差;公建设施过早的出现了郊区化的色彩;商业业态与附近居民的实际需求相错位。
张江园区公共服务设施网点增加速度远跟不上其开发建成区面积和人口规模的扩大速度,不足以满足张江园区内居民和工作人员购物休闲的需求。
二、园区发展规划1、土地利用根据新近编制的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主要由绿地、社会服务设施、仓储、商业办公、居住用地为主,零星的有一些市政用地和特殊用地。
在孙桥敏感区内还有大片的储备用地。
张江高科技园区用地规划图如下。
张江高科技园区用地平衡表 用地分类 用地面积比例(%)居住用地 527 21.5公共设施用地 589.2 24.0绿地 460.9 18.8道路广场用地 407.8 16.6仓储用地 434.7 17.7其他用地 32.9 1.3城市 建设用地 合计 2452.5 100水域和其他用地 114.6总用地 2567.1注:扣除罗山路东侧的北蔡楔形绿地部分。
张江高科技园区川杨河以北地区称为张江高科北区,川杨河以南、华夏路以北地区称为张江高科中区。
在张江高科北区内,又分成6大功能区,分别是中试产业区、研发创新区、生活服务中心区、集电港区、生物医药基地和科研教育区。
2、人口规模根据上海市系统规划及控制性单元控制规划,张江高科技园区内规划总人口24.7~26.7万人。
其中中试产业区规划居住人口0.3万人,张江社区(研发创新区与生活服务中型区)规划居住人口9万人,科教园区规划人口2~3万人,集电港宿舍区产业工人8~9万人,动迁商品房基地居住人口2万人,张江南社区(张江中区)规划居住人口3.4万人。
3、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新近编制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规划》,为完善张江园区的公共中心布局入手,培育城市公共生活,从而改善张江地区的可居性,进一步增强张江园区就业和居住的吸引力,促成张江园区城市结构的完善,并成为拉升张江区域价值的新引擎。
张江的公共中心分为三个层面,张江功能区级、张江园区级和社区级,规划形成“一主两副三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一主”: 市级东南副中心,张江功能区公共中心鉴于张江的发展潜力,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的余地,根据《张江高科技园区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规划》的研究成果,将形成张江功能区服务中心。
张江功能区公共中心除设置大型MALL、零售商店和餐厅外还须包括办公、住宅和娱乐等功能,而且这些用途必须有效的连接在一起。
只有各种不同的活动组合起来,在互相支援的原则下来经营运作,才能将张江功能区公共中心创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场所和一个生意景气繁荣的商业环境。
“两副”:张江核心区西中心和张江核心区东中心张江核心区西中心以轨道2号线张江站南的公共服务设施街坊和轨道L5线科苑路站南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街坊为核心。
主要功能以科技展示、商业零售、时尚创意、休闲娱乐和交通枢纽为主。
张江核心区东中心以原张江集镇公共服务设施为核心,拓展商务办公、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的功能。
“三层”:作为“三层”结构的第三层由生活社区公共中心和产业社区公共中心组成。
8个生活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根据人群的生活需求和消费水平情况,配置必备性业态和选择性业态。
其中必备性业态是基础配置,将由政府积极引导,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其主要包括超市、便利店、菜场、餐饮店、药店、理发店、洗染店、维修部、旧物回收站等。
而体现个性消费需求的专卖店、咖啡馆、酒吧、花店、健身娱乐等高消费场所,则列为选择性业态,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适度发展。
第三章 综合交通现状分析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浦东新区的中心位置,中心城的西南部,也位于上海城市主轴线CBD至浦东国际机场的比经之地。
浦东国际机场在约20分钟时距以内。
张江园区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方面有作为城市快速路的龙东大道、罗山路和中环线及轨道交通2号线(R2)。
轨道交通2号线终点站设在张江祖冲之路南侧,近期将延伸至浦东国际机场,为与市区之间的客流联系提供快速、舒适的通道。
一、道路交通张江高科技园区地处中心城西南角,东面是外环线,西靠罗山路,北临龙东大道,南依华夏路。
除华夏东路外都是城市快速路,园区内部有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
张江园区的道路总体上是呈细胞状,各组团间内部连通,组团之间有城市干道网沟通。
从现状的交通流量看,大部分道路上的车流量不大,道路基本能满足服务要求。
相对来说,比较拥挤的是龙东大道和张江路。
由于龙东大道是联系中心城与浦东机场的主要快速路,加上相交道路都是平交,因此在交叉口处有一定的排队延误。
除了龙东大道外,张江路也比较繁忙。
张江路南北走向,穿过孙桥镇和张江镇,往北接龙东大道。
张江路两边居住这城镇的居民,非机动车比较多,加上公交车辆等,该路段相对流量密度较大。
其他道路都上的机动车相对较少,整个内部路网呈畅通状态。
张江高科技园区现状道路有:龙东大道、罗山路、外环线、泾牛公路、松涛路、春晓路、祖冲之路、牛顿路、哈雷路、高斯路、香楠路、青桐路、碧波路、居里路、李时珍路、郭守敬路、科苑路、金科路、川北公路、张江路、广兰路、翠竹路、江欣路、华夏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