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试验的设计与评价
结果解释
PREV的下降是由于扩大了检查范围, 被检人群中,患病者例数减少所致。
随着PRE↓。
、、+、-、稳定不变。
在评价诊断性试验中,一般不用阳性率, 因阳性病例数并未说明是真阳性或假阳 性。
从以上2组数据可以看出:
当患病率变化后,、、+及都很稳定,两组数字相同, 而随不同有很大变化,尤其是+随患病率增高而 增加。因此,不能看做试验本身的特性。敏感度 越高,则假阴性越低,假阴性率等于漏诊率。因 此,高敏感度的试验,用于临床诊断时漏诊率低。 通常用高敏感度试验,阴性结果排除诊断,又称 为。
如果扩大检查范围,将该地全体运动员都 作上述检查,结果如表2:
冠状动脉狭窄>75%
是
否
运动心电图+ 55(a) 42(b) 97
- 49(c) 478(d) 527
104
520 624
55/104=53%(不变) 478/520=92%(不变) (55+478)/624=85%(增加20%,14个百分 点) 55/97=57%(下降38%,32个百分点) 478/527=91%(增加44%,28个百分点) 104/624=17%(原为53%) 0.53/(1-0.92)=6.6(不变) (1-0.53)/0.92=0.51(不变) 阳性率=97/624=15%(下降52%,16个百 分点)
7)
=()/()
8) 阳性似然比( ):有病者诊断性试验阳性的 概率与无病者试验阳性的概率之比。
9)
=[ a /()] / [ b /()]
10)
= (1)
11) 阴性似然比( ):有病者试验阴性的概率和 无病者试验阴性的概率之比。
12)
= [ ()] / [ d /()]
13)
=(1)
14) :有病者得出某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 出该试验结果的概率之比。
五、似然比的临床应用
可用于临床计算患病的概率,便于更准确地对患者作出 诊断。
例如:对怀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肌酸磷酸激 酶()测定,根据其结果可计算似然比。爱丁堡皇家医 院将怀疑心肌梗死者360例收入病房,检测,由一位不知 结果的医生根据心电图和尸检结果判断有心肌梗死者 230例,无心梗者130例,测定值如下:
诊断性试验的分析与评价
一、定义
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试验方法,即称为诊 断性试验。 诊断性试验不仅包括实验室检查,还包 括病史、体检结果、影象学检查、各种 公认的诊断标准等。
诊断性试验的应用
1. 诊断疾病 2. 筛检无症状病人 3. 疾病的随访 4. 判断疾病的严重性 5. 估计疾病的临床过程极其预后 6. 估计对治疗的反应 7. 测定目前对治疗的实际反应
二、评价诊断性试验的条件
1。标准诊断: 疾病的诊断,必须有标准诊断
(即金标准, ,或参考标准, )。标 准诊断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方法,如:活 检、手术、尸检、特殊检查或长期随访 的结果
二、评价诊断性试验的条件
2。诊断方法的对比: 评价新的诊断性试验,必须与标准诊断 方法进行比较。 新的诊断性试验,应该具备方法更为简 便、更为可靠或者减少危险、减少创伤、 节约费用等优点,这样的诊断性试验才 具有推广意义。
高敏感度试验用于:
疾病漏诊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用于排除疾病;
用于筛选无症状且发病率又比较低的疾病。
特异性越高,则假阳性率越低,假阳 性率等于误诊率。因此,特异性高的 试验,用于临床时误诊机会少。高特 异性试验,用于肯定诊断、确诊疾病。 当试验结果阳性时,临床确诊价值最 大。
用高特异性试验,阳性结果肯定诊断, 又称为。
2。诊断性试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稳定的指标:敏感性、特异性、+、- (是最重要的指标) 相对稳定的指标:准确性 不稳定的指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 值、患病率
不稳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现举例说明不稳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某地运动 员有胸前区疼痛史者195例,分别作运动心 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如表1:
二、评价诊断性试验的条件
3。列出四格表
标准诊断
有病
无病
诊 断
+ a(真阳性)b(假阳性)
性
试 验
- c(假阴性)d(真阴性)
必须用评价的资料列出四格表,方法如下 用标准诊断方法,诊断的病例数为 在有病的受试者中,诊断性试验阳性者为
a,阴性者为 c 用标准诊断方法,判断无该病的例数为 无该病的受试者中,诊断性试验阳性例数
特异性高的试验适用于:
肯定疾病的诊断;
凡假阳性结果会导致病人精神负担, 或不当防治措施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
四、诊断性试验的样本大小的计算
计算时,先查阅文献或作预试估计、 病例组(N1):用该试验敏感性估计
P1=(a/a+c) 对照组(N2):用该试验特异性估计
P2=(d/b+d) 用估计总体率的样本公式分别计算 N1=2P1(1-P1)/δ2 N2=2P2(1-P2)/δ2 显著性水平μа取0.05 μ0.05=1.96(双侧检验) 诊断性试验的允许误差δ一般定在0.05-0.10
4)
=()/()
5) 阳性预测值( ):诊断性试验阳性的人 中真正有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即诊断 性试验阳性时,患病的可能性)
6)
= a /()
7) 阴性预测值( ):诊断性试验阴性的人 中,真正无该病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即 诊断性试验阴性时,不患该病的可能性)
8)
= d /()
6) 患病率():
冠状动脉狭窄>75%(金标准)
是
否
运动心电图 + 55(a) 7(b) 62
- 49(c) 84(d) 133
104
91
195
()=55/104=53% ()=84/91=92% ()/()=55+84/195=71% ()=55/62=89% ()=84/133=63% (冠状动脉狭窄)=()/()=104/195=53% (1)=0.53/(1-0.92)=6.6 (1)(1-0.53)/0.92=0.51 阳性率=()/()=62/195=31%
为 b,阴性例数为 d
从评价的资料中,不能绘制四格表的诊 断性试验,无法进行评价
三、评价诊断性试验的常用指标
1。评价指标 敏感度():经金标准确诊有病的人中, 诊断性试验阳性者所占的比例。
= a /( ) 特异度():经金标准诊断确定为无该 病的人中,诊断性试验阴性所占的比例。
= d /()
3) 准确性():经诊断性试验检查后真阳性 与真阴性占总例数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