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节能背后的隐患①2008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节能灯,数量众多的含汞节能灯在寿命到期后被当作普通垃圾抛弃处理,带来污染隐患。

仅2006年国内报废的含汞照明电器折合40瓦标准荧光灯就达10亿只,由于处置不当而释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汞量达70-80吨。

节能业绩簿上闪亮的数字背后,潜伏着鲜为人知的污染风险。

②节能灯又叫紧凑型荧光灯,因其节能高效而被视为传统白炽灯的替代品。

节能灯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5倍,比普通白炽灯节电60%到80%,使用寿命多4倍至6倍。

推广节能灯可以有效节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节能灯灯管中含有重金属汞,一旦灯管破损,汞外露,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③尽管一只普通节能灯含汞只有毫克,但是它污染环境的威力却大得惊人,可能会污染到1000升水。

如果按每只节能灯平均污染1000升水来计算的话,中国每年至少有6000亿升水遭到汞污染。

而如果汞侵入到土壤里的话,就会污染到植物、农作物。

当1毫克汞渗入地下,可造成大约360吨的水受到污染,由此计算,一只废弃节能灯如处置不当............,可能污染90吨至180吨水及周围土壤。

当水资源遭到汞污染后,人类和其它动物饮用后将会产生慢性中毒,医学界称之为水俣病。

患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会出现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等病症;重者会出现如神经错乱、思觉失调、痉挛,最后死亡。

④汞和汞化合物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人体;还可通过挥发进入大气传播,因其流动性非常强,在沉降之后,还会进一步转化,以“甲基汞”的形式在鱼类体内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对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⑤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节能灯生产企业有近2000家,年生产节能灯24亿只,年消耗节能灯多达8亿只。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取消白炽灯,节能灯产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预计在2015年左右,仅中国市场节能灯的年需求量可达20亿只左右。

而这些节能灯一旦报废,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18.结合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一只废弃节能灯如处置不当”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理由。

(3分)19.请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对文中第④段介绍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5分)【链接材料】节能灯里面主要由灯丝、汞和荧光粉等物质构成,不管是焚烧还是填埋,节能灯内的汞都会对水土造成极大的污染。

土壤中的汞可挥发进入大气(汞沸点低,常温下即可挥发),也可被降水冲淋进入地面水和渗透入地下水中。

地面水中的汞一部分挥发进入大气、沉淀进入底泥。

底泥中的汞,不论呈何种形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或二甲基汞。

二甲基汞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甲基汞。

水生生物摄入的甲基汞,可以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

受汞污染水体中的鱼,体内甲基汞浓度可比水中高上万倍,危及鱼类。

【参考答案】:18. 答案示例:如果删去“一只废弃节能灯如处置不当”,其一,就不知道是谁“污染水及周围土壤”;其二,废弃节能灯“污染水及周围土壤”的原因也不清楚了;其三,去掉“一只”也就无法说明汞污染环境的威力大的惊人。

19.答案示例:因为含汞节能灯在寿命到期后被当做普通垃圾抛弃处理,汞在常温下挥发进入大气,后经沉淀进入底泥并转化为甲基汞,最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对人造成危害。

(共5分。

每个要点1分,表达1分)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①在夏秋季节,如果你有幸到青海湖,千万不要忘记去看看斑头雁;在春末或晚秋,假如你能够爬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你一定能够幸运地听到它们的鸣叫……②在海拔9000米的云端,在空气只有海平面不到30%的地方,斑头雁——孤标独步,傲视苍穹,成群结队,一掠而过!毫无疑问,它们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儿。

③这种鸟,头部是白色的,后方有两条水平的黑带,形成如斑马状条纹,故名叫斑头雁。

一只成年斑头雁的体重是2—3公斤,站立时高度是60到70厘米。

每到春天,成群的斑头雁飞向中国青海湖筑巢产卵,生养小雁。

在完成生儿育女后,它们就会飞向南方——飞越过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④斑头雁为何拥有强大的氧气获取能力?⑤原来在斑头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结构里包含一个对氧原子有特别的亲和力的特殊的氨基酸,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它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使得它们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生存资源,可在近9000米的高空安详自在地飞行。

⑥斑头雁体内有数个组织辅助氧气传输系统。

一旦氧气进入血液后,它就被输送到飞行肌里。

斑头雁的飞行肌里密布着如网络般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能够把负氧离子传送到微型能量生产工厂。

斑头雁的肌肉细胞内布满了线粒体,这些微型能量生产工厂就“建立”在线粒体里,其中很多的工厂的位置都处于细胞壁附近,可以从近在咫尺的毛细血管里非常快速地抓取到氧原子,为翅膀提供一次强有力的挥动。

⑦斑头雁翅膀挥动的频率同体格大小相近的鸟儿几乎一样:每分钟225次。

所不同的是:斑头雁的翅膀更长。

斑头雁单翅伸展的宽度可达米。

在稀薄空气中,斑头雁挥动翅膀会产生比同等高飞的鸟类更强的推举力。

⑧正因为斑头雁有最具特点的身体机能和高超的飞行能力,才能完成世界上最艰辛的迁徙。

19.结合上下文,说出第⑤段画线句“这个优势加上斑头雁体内其它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不能删去的理由。

(3分)20.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5分)【材料一】珠穆朗玛峰高达米,这里空气稀薄,氧气含量极低,煤油灯无法点燃,直升机无法飞行。

如果把一个人从海平面高度瞬间升到珠峰峰顶,他会在数分钟内失去意识——他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冻僵。

即使是最强壮的哺乳动物也会很快死亡。

【材料二】斑头雁能够充分利用顺风的条件,大大加速了飞行速度。

根据罗杰·费德博士的报告,斑头雁单凭自己力量,每小时可飞80公里,如果顺风飞行,可达到160公里的时速。

借助如此之快的顺风速度,斑头雁真的做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1)阅读材料一,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解释为什么说斑头雁的迁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2)阅读材料二,判断材料对文中斑头雁的哪个特点进行了补充说明。

参考答案:19.答案示例:如果删掉这句话,陈述的对象就不全面,斑头雁实现高空飞行就缺少了必要的条件,就无法自然引出下文斑头雁体内其它几个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的介绍。

(共3分。

“对象不全面”1分,“缺少条件”1分,“引出下文”1分,)20.答案示例:(1)因为斑头雁的迁徙要飞越珠峰,而那里的环境极为恶劣,所以这是地球上最艰辛的迁徙。

(2)斑头雁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

(共5分。

第(1)题共3分,“飞越珠峰”1分,“环境恶劣”1分,语言表达1分;第(2)题2分)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10分)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l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1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据预测,今后l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11.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有哪些明显的优势?(3分)12.作者在②③两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目的是什么?(3分)13.简析文中两处划线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参考答案】:11.⑴环保无污染;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⑶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3分)12.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1分);目的:说明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2分)[如果学生根据第②、③段的内容分别说明,也对。

仅答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得1分]13.“之一”表明太阳能是“当前既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能源也具备这一方面的特点。

“有望”表明了太阳能空调有希望在今年“走进百姓生活”,但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

(以上意思对即可。

(共4分)(四)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

(7分)颐和园里千姿百态的亭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景点建筑,仅颐和园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个。

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隐于林间,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巅,有的夹于廊中,有的位于桥头……它们不仅把美丽的湖光山色点缀得更加娇艳动人,又为游人提供了一处处停留休息领略周围景色的场所。

位于昆明湖东堤旁的朗如亭,不仅是全园中也是我国现存亭子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有130多平方米,远远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圆形宫殿,朗如亭通过十七孔桥与南湖岛遥相呼应,显得格外壮观。

而在佛香阁旁有一个小巧玲珑、十分逗人喜爱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宽都仅有一米多,只能供人观赏。

在小小亭的西边则有一个极为珍贵的铜亭,它全部用青铜铸成,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复杂为世上罕见。

在铜亭东边有一个甚为奇特的敷华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内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个小木亭位于其中。

亭中有亭,真是奇妙无比。

敷华亭东边有一个很是别致的蝴亭。

它造型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由两个相连的六角单檐亭组成。

那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甚为美观。

从昆明湖东岸通过一座小桥有一小岛,岛的中心坐落着全国最佳的知春亭。

它造型美,四面环水,周围满是绿叶红花。

站在亭上向远处望去,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令人陶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