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前模拟试卷试卷一一、单选题(1)、假定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高这个概念,判断学生掌握这个概念的行为标准是()〖A〗学生能陈述三角形高的定义〖B〗学生能说明三角形高的本质特征〖C〗给出任意三角形图形或实物,学生能正解画出它们的高(或找出它们的高)〖D〗懂得三角形的高是与底边相垂直的(2)、下面哪一选项是迁移()。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C〗学生学习欧姆定理后,老师让学生解一道运用欧姆定理解答的题目〖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3)、尽可能说出“吹”的方法可以完成的事情,这属于()。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方法扩散〖D〗形态扩散(4)、一批学教育心理学的大学生发现,如果他们合上笔记本,看教室后面的钟,教授就会停止授课。
从此,学生们开始每天提前一点把书收好,他们知道把书收起来就可以让老师提前下课。
可以很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正强化〖B〗获得〖C〗负强化〖D〗分化(5)、一个男孩认为又高又细的杯子比又矮又粗的杯子能盛更多的水,尽管在这两个杯子中倒入了同样多的水,他却只注意杯中水的高度,而不会同时考虑到杯子的形状。
这个男孩的认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6)、一个女孩,她正在清扫房间,她决定把自己书架上一大堆的动物玩具从最高到最矮做一摆放。
“先放大的,然后是中等的,最后是小的”这个女孩的认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在以下有关联结主义学习观的表述中,哪一表述最为精确?()。
〖A〗联结主义者用思维和记忆这类内在心理的过程来解释学习〖B〗联结主义者用刺激对反应的影响来解释学习〖C〗联结主义者认为学习可以在人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生〖D〗联结主义者将自己的重点放在自尊或自我概念这类理念上(8)、对经典条件作用中的学习过程的合理描述是()。
〖A〗学习遵循效果律〖B〗学习需积极的心智参与〖C〗学习可通过替代学习而发生〖D〗学习可通过刺激的联系或联结而发生(9)、对以下情境中的哪一个情境最适宜教师每当有行为发生便给予强化()。
〖A〗小明刚开始学习怎样正确地做前空翻〖B〗教师给四年级学生复习加法的事实性知识〖C〗小丽已形成每天交作业的习惯〖D〗小刚学会了上课举手才能回答问题(10)、一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将清政府初期的一些重要事件与日期匹配起来,按知识分类的说法,该学生掌握了哪种类型的知识()。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符号性知识〖D〗时间性知识(11)、假如你正准备一项测验,根据你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以下哪一种学习策略能使你在测验中有更好的表现?( )。
〖A〗测验前一个星期内,每个晚上学习半小时〖B〗测验前的那个晚上学习半小时〖C〗测验前的那个晚上学习三小时〖D〗测验前那个晚上学习六小时(12)、4 岁的男孩小石认为,空气没有重量,但经过科学演示使他得知自己错了。
于是现在他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
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 )。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一般迁移〖D〗重组性迁移(13)、尼尼认为,因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个人都和他一样喜欢狗。
这说明尼尼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回避条件作用(15)、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16)、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17)、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18)、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
〖A〗学习需要〖B〗学习准备〖C〗学习目标〖D〗学习期待二、多选题(1)、下列有关负强化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负强化是教师给学生的负性关注〖B〗负强化是使负性行为得以增加〖C〗负强化是一种温和的惩罚形式〖D〗负强化的目的增加积极行为〖E〗运用负强化时,要使学生可以免去某项要求(2)、学与教过程中的评价与反思包括哪些环节()。
〖A〗学生学习的评价与反思〖B〗教学之前的预测和评判〖C〗教学过程中的监视和分析〖D〗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3)、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B〗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C〗教育心理学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D〗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都依托于教育学领域的研究(4)、根据心理活动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A〗外倾性〖B〗内倾性〖C〗场独立性〖D〗场依存性(5)、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思维特征是()。
〖A〗泛灵论〖B〗掌握守恒〖C〗思维的可逆性〖D〗自我中心(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是以()为其特征的。
〖A〗不变顺序〖B〗年龄阶段〖C〗基础结构〖D〗连续整合(7)、在埃里克森看来,学龄前个体发展的主要矛盾有()。
〖A〗信任感-不信任感〖B〗羞耻感-怀疑感〖C〗主动感-内疚感〖D〗勤奋感-自卑感(8)、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高尚的动机〖D〗低级的动机(9)、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下列哪些因素属于外在的结果归因().〖A〗能力高低〖B〗任务难度〖C〗运气好坏〖D〗身心状态(10)、以下驱力中属于间接的学习需要的有()〖A〗交往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三、判断题(1)、经验类化说认为迁移的产生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A〗对〖B〗错(2)、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自动发生的()。
〖A〗对〖B〗错(3)、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从迁移的角度来看,这属于重组性迁移()。
〖A〗对〖B〗错(4)、布卢姆认为把学习结果作为教育目标,有利于确定到达目标所需要的条件()。
〖A〗对〖B〗错(5)、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A〗对〖B〗错(6)、埃里克森认为,个体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力()。
〖A〗对〖B〗错(7)、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顺序为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A〗对〖B〗错(8)、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A〗对〖B〗错(9)、技能虽属于动作经验,但同时也是认知经验的知识()。
〖A〗对〖B〗错(10)、心智技能的形成来外部动作的实践,因此具有客观性()。
〖A〗对〖B〗错(11)、练习是形成操作技能的决定因素()。
〖A〗对〖B〗错(12)、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将会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A〗对〖B〗错(13)、班级越大,情感纽带的力量就越强()。
〖A〗对〖B〗错(14)、信度高的测验其效度往往也比较高()。
〖A〗对〖B〗错(15)、主观题是要求学生自己组织材料,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陈述出来()。
〖A〗对〖B〗错(16)、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 步骤中D 是指事件的结果()。
〖A〗对〖B〗错(17)、自我控制法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
〖A〗对〖B〗错(18)上位学习也称类属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A〗对〖B〗错四、情景题1、江老师正使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块中需要的数学概念和程序制作一些指南。
当学生们需要这一类型的支持时,他们可从学校网站上访问该项目。
这些指南基本上具有一套相同的成分。
它们首先演示某一学生错误计算数值以及为什么会出错的诙谐录像。
学生有时看这一指南仅是为了看这些幽默的小插曲。
然后,指南列出学生将要学习的技能,并针对这些要教授的数学技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先决技能清单。
最后,江老师把每种先决技能链接到该技能的复习屏幕上。
而围绕某一技能的实际课堂教学,以一种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即开头录像中的那个学生模拟演示怎样运用这一技能,这个学生有时也会询问一些关键的程序性问题。
这些问题会转化成一系列的提示,帮助学生避免常见的错误,最后,会给学生提供一些附有答案的练习题。
他们在做完这些题目后,还会给他们布置一些来自不同科学领域的额外问题。
〖1〗江老师制作的这个指南是否符合《教育心理学》中组织教学过程的教学事项的要求()。
〖A〗对〖B〗错〖2〗第一题中所提及的教学事项是由谁提出的()。
〖A〗苛勒〖B〗加涅〖C〗布鲁纳〖D〗奥苏伯尔〖3〗材料中“提供不同自然科学领域的额外问题”与教学事项中的哪个联系最紧密()。
〖A〗呈现教学内容〖B〗提供学习指导〖C〗评定学习结果〖D〗加强记忆与迁移〖4〗开篇诙谐的录像片断与教学事项中的哪个联系最紧密()。
〖A〗提供学习指导〖B〗评定学习结果〖C〗加强记忆与迁移〖D〗提示教学目标〖E〗引起学生注意〖5〗材料中“为学生确定了相关的前提技能,甚至开始为每种技能创设指南”与教学事项中的哪个联系最紧密()。
〖A〗提供学习指导〖B〗评定学习结果〖C〗加强记忆与迁移〖D〗唤起先前经验〖E〗呈现教学内容〖6〗江老师把提示嵌入到教学模块中与教学事项中的哪个联系最紧密()。
〖A〗提供学习指导〖B〗评定学习结果〖C〗加强记忆与迁移〖D〗唤起先前经验〖E〗呈现教学内容〖7〗指南中给学生提供一些附有答案的练习题与教学事项中的哪个联系最紧密()。
〖A〗评定学习结果〖B〗加强记忆与迁移〖C〗唤起先前经验〖D〗呈现教学内容〖E〗适时给予反馈〖8〗教师要组织教学过程中包含以下哪几个基本要素()。
〖A〗教学事项〖B〗教学方法〖C〗教学媒体〖D〗教学情境〖E〗教学内容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具有()。
〖A〗创新性〖B〗预见性〖C〗严密性〖D〗综合性2、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时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B〗课堂形式〖C〗课堂结构〖D〗课堂情景结构3、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4、张老师利用课堂任务、课堂讨论和课堂作业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改善教学。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这种评估情况?()〖A〗诊断性评价〖B〗配置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5、布卢姆分类学中的哪个水平表示的是学生将问题分解为子部分的能力?()〖A〗知识〖B〗理解〖C〗分析〖D〗综合6、为测量一个人的潜力而设计的测验被称之为()〖A〗成就测验〖B〗人格测验〖C〗能力测验〖D〗投射测验7、专家型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