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上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电子教案(上

《园林树木学与种植设计》(上)绪论第一节概述植物景观是属于立体空间、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共同组成的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

植物造景必须既讲科学性又讲艺术性。

利用植物材料造景必须既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特性,又要考虑植物与生境及其他植物的生态关系。

种植设计概念:也称植物造景、景观种植或植物配植,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学原理、园林艺术构图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植,创造各种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尤其是生态效益,使人居自然环境得以改善。

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树木的分类、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为园林树木学。

第二节园林植物的功能园林植物有防护功能、建造功能和艺术功能。

一、防护功能:调节气温增加湿度制造氧气二、建造功能1、营构主体植物就像盖房子用的建筑材料一样,因而也有人称园林植物为植物材料。

2.创造空间所谓空间感,是指由地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共同组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感应到的范围围合。

3、遮蔽败景种植密林、高灌木或者高绿篱都可以遮蔽败景;还可以用绿篱遮蔽晚间汽车发出的眩光。

4、界限标志三、艺术功能(一)隐蔽园墙,拓展空间(二)分隔联系,含蓄景深(三)装点山水,衬托建筑(四)渲染色彩,突出季相(五)散发芬芳,招蜂引蝶第三节种植设计基本原则一、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种植设计,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

二、园林艺术需要1、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规则式园林植物种植多对植、列植,而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以充分表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

2、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从总体着眼。

三、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按照园林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一方面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另一方面就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合适的生态条件四、要有合理的搭配和种植密度在树木配植上,应兼顾速生树与长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以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的搭配。

五、全面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香、形的对比与和谐第一章园林树木学概述第一节园林树木的进化系统分类对园林树木进行分类,主要是便于识别和应用树种。

一、植物命名法规:(一)植物拉丁名的由来及其作用:双名法既能反映植物界中若干相近种所组成的植物群体的亲缘关系,又能便于国际间科学交流。

所以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法定形式。

(二)要点:1、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学名。

属名+(种加词)种名。

最后附以命名人姓。

2、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种名则以小写开始;命名人的姓氏,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采用缩写形式。

3、学名唯一性。

同属植物必须用同一个属名。

重复现象以最先发表并符合命名法规的为有效。

(1754.5.1,林奈《植物种志》以后)4、已废弃的学名不能再用于另一植物。

5、畸形植物的学名一律取消。

6、合法学名一经发表,永不可更改,并将永远和命名人名字相连。

二、植物检索表:有两种形式:内缩式、平行式。

第二节园林树木的实用分类园林树木属于应用学科,它无意追究各类植物的演化过程,也无须论证其亲缘关系、树种起源的先后等,然而它们的生长习性、观赏内容及其在造景中的作用,必须掌握。

一、按树木的性状分类(一)针叶树类:▪常绿针叶树:雪松、桧柏、柳杉、罗汉松等▪落叶针叶树:金钱松、水杉、落叶松、池杉、落羽松等(二)阔叶树类:1、乔木类:树形高大,主干明显。

▪常绿阔叶乔木:香樟、广玉兰、楠木等▪落叶阔叶乔木:枫杨、悬铃木、国槐、银杏等2、灌木类:即无明显主干,或主干极矮者,树体具有许多长势相仿的侧枝。

▪常绿阔叶灌木:▪落叶阔叶灌木:3、藤本类:茎细长,不能直立,须依附其它物体向前延伸。

▪常绿藤本:▪落叶藤本:4、匍匐类:形状似藤本,但不能攀缘,只能伏地而生,或者先卧地后斜升。

(三)竹类:二、按树种观赏特性分类:(一)花木类以灌木和小乔木的比重大,寿命较长,可以年年开花,富有立体美,栽培管理简易。

(二)叶木类:以观赏叶色、叶形为主,有些可以终年观赏,彩叶缤纷,用以美化环境、布置厅堂,管理较花木类更为容易。

(三)果木类利用果实的色、香、形、量进行造景。

无意追求其实用价值,但必须经久耐看,不污染地面、不招引虫蝇。

(四)荫木类:包括庭荫树和行道树。

▪庭荫树:须具有茂密的树冠、挺拔的树干、花果香艳、叶大荫浓、树干光滑而无刺,可供人们树下蔽荫休息。

▪行道树:须具有通直的树干、优美的树姿、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分枝点高,不妨碍人行和车行,同时要伤口愈合快、耐修剪、萌芽力强、抗烟尘、病虫害少、种苗来源广、大苗移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

(五)蔓木类按生长习性和攀缘方式分为:▪缠绕型:以茎蔓在依附物上旋绕▪攀缘型:依靠特定器官进行攀缘。

(六)林木类泛指适用于风景区及大型园林绿化地中成片种植,以构成森林之美的树木。

依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分为: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

(七)竹类成林速度快,竹林寿命长。

(八)篱木类绿篱形态上:枝细、叶小、常绿为佳,“一慢三强”:生长缓慢;基部萌芽力或再生力强;能适应或抵抗不良环境、生命力强;耐修剪、成枝力强。

彩叶篱、花篱、果篱、刺篱第三节园林树木各器官的观赏特性▪根▪树干▪树枝▪叶▪花▪果实与种子▪其他第四节园林树木环境因子对植物有直接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之为生态因子(因素)。

同其它生物一样,园林树木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主要有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

第二章种植设计类型与基本形式第一节种植设计原理一、空间建造原理有生命的绿色植物以其特有的点、线、面、体形式以及个体和群体组合,形成有生命活力的复杂流动性的空间。

在设计时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最先要考虑的,其次才是观赏特性等其他因素的考虑。

➢植物材料可以在地平面上以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从而形成实空间或虚空间。

➢在垂直面上,树干如同室外的柱子,以暗示的方式形成空间的分隔。

➢如同建筑的顶平面一样,植物同样能限制、改变空间的顶平面。

植物的叶丛是影响空间围合的第二个因素。

1、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2、半开敞空间:这种空间与开敞空间有相似的特性,不过开敞程度较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

3、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一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

4、全封闭空间:这种空间与覆盖空间相似,但其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

5、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朗天开敞的室外空间。

二、美学原理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

▪美学原理相关内容。

三、生态学原理1、环境分析——植物个体生态学原理2、种群分布与生态位——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3、物种多样性——群落生态学原理4、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第二节种植设计类型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即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规则式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图案式等,是指园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离排列种植,或做有规则的简单重复,或具规整形状。

▪规则对称式种植常用于纪念性园林,大型建筑物环境、广场等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具有庄严、雄伟、整齐、肃穆的艺术效果,有时也显得压抑和呆板。

▪规则不对称设计没有明显的对称轴线和对称中心,景观布置虽有规律,但也有一定变化,常用于街头绿地、庭园等。

二、自然式自然式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是指植物景观的布置没有明显的轴线,各种植物的分布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自然式种植设计常用于自然式的园林环境中,如自然式庭园、综合性公园安静休息区、自然式小游园、居住区绿地等。

三、混合式混合式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形式,吸取规则式和自然式的优点,既有整洁清新、色彩明快的整体效果,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景色;既有自然美,又具人工美。

第三节种植设计基本形式一、孤植孤植树主要是表现树木的个体美。

◆要求:构图位置应该十分突出,体形要巨大,树冠轮廓要富于变化,树姿要优美,开花要繁茂,香味要浓郁或叶色具有丰富季相变化二、对植在进出口、建筑物前等处,在其轴线的左右,相对地栽植同种、同形的树木,使之对称相适应。

◆要求:外形整齐美观,两株大体一致。

三、列植一般是将同形同种的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排列种植(单行或双行,亦可为多行)。

也可以反复种植异形或异种树,使之产生韵律感。

四、丛植一个树丛系由二株到九、十株乔木组成,如加入灌木,总数最多可数十株左右。

树丛的组合主要考虑群体美,但其单株植物的选择条件与孤植树相似。

其观赏效果要比孤植树更为突出。

配置的基本形式如下:▪两株配置:二树必须既有调和又有对比。

一般来说两株树的距离应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

▪三株配置:三株配合最好采用姿态大小有差异的同一树种,栽植时忌三株在同一线上或成等边三角形。

三株配合是树丛的基本单元,四株以上可按其规律类推。

▪群植:群植系由十多株以上,七、八十株以下的乔灌木组成的人工群体。

树群可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类。

林植:是较大规模成片成带的树林状的种植方式。

第三章生态种植设计第一节原生植被的保留▪在整个生物圈中,植被有着特殊的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原生植被是大多数场地选择和规划的基本考虑之一。

▪在各地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第二节植物群落特征设计师应从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外貌中理解种群间的关系。

这为设计师设计出健康、稳定的植物景观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此,了解景观植物群落的特征致关重要。

一、群落概念植物群落是某一地段上全部植物的综合。

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和种间的数量比例,一定的结构和外貌,一定的生境条件,执行着一定的功能,其中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它们是环境选择的结果,在空间上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在时间上是整个植被发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景观设计的实质是改造自然群落和创造栽培(人工)群落。

▪在一个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个体的配置状况,主要取决于各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该地段具体的生境特点。

植物群落的基本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组成我们把组成一个群落的全部植物种类称为该群落的种类组成,它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

2、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多度与密度▪多度是指每个种在群落中出现的个体数目。

多度最大的植物种就是群落的优势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