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学第一章概论1. 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是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他反应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2. 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 所测得的数值与标称值 (真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3. 噪音:检测仪器在没有加入被检验物品(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
4. 精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 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5. 可靠性:仪器在规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
它是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
6. 重复性: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 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 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 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
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 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7. 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入量的最小值。
8. 线性范围:输入与输出呈正比例的范围,也就是反映曲线呈直线的那一段所对应的物质含量范围。
1. 临床检验仪器具有哪些特点?答:临床检验仪器具有以下特点:结构复杂、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技术先进、精度高、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
2. 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答:一个优良的检验仪器应具有的性能指标有:灵敏度好、精度高;噪音、误差小;分辨率高;可靠性、重复性好;响应迅速;线性范围宽和稳定性好。
3. 通常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答:通常以临床检验的方法为主对临床检验仪器进行分类或以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为主对临床检验仪器进行分类。
4. 临床检验仪器有哪些主要部件?答:通常,临床检验仪器有取样装置、预分离系统、分离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系统、显示装置、补偿装置、辅助装置、样品前处理系统等主要部件。
第二章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1. 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是利用日光照明将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精密光学仪器, 由光学系统、机械装置和照明系统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其核心是物镜和目镜中的两组透镜, 其放大成像的机理是先由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 再由目镜进一步放大成虚像,最后在人眼中形成实像。
2.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来激发生物标本中的荧光物质,产生能观察到的各种颜色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
3. 相衬显微镜: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 用于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的一种特殊显微镜。
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以单色激光作为光源的一种特殊光学显微镜。
其物镜和聚光镜互相共焦点, 使得只有从标本焦面发出的光线聚焦成像, 而焦面以外的漫射光不参加成像, 改变焦平面, 可获得细胞或原标本不同层次的图像, 从而得到样品的三维结构图像。
5. 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是利用波长很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光源,通过电子流对细胞样品的投射或反射及电磁透镜的多级放大而在荧光屏上成像的大型精密仪器。
6. 放大率:或称放大倍数,是指显微镜经多次成像后最终所成(放大的像的大小相对于原物体大小的比值。
7. 数值孔径:又叫镜口率,是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 n 与物镜孔径角的一半正弦值的乘积。
8. 显微摄影术:是利用显微照相装置,把显微镜视野中所观察到物件的细微结构真实地记录下来,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的一种技术。
9. 景深和焦长:在成一幅清晰像的前提下,像平面不变,景物沿光轴前后移动的距离称“景深” 。
景物不动, 像平面沿光轴前后移动的距离称“焦长” 。
10. 视野:又称视场,是指通过显微镜所能看到的标本所在空间的范围。
11. 齐焦:当某一物调焦清晰后,变换其他物镜时,也能基本保证焦距适当,成像清晰。
12. 像差:光学仪器不可能使物点发出而进入系统的所有光线都是沿着高斯光学的理想光路成像,从而导致成像在形状方面的缺陷。
13. 色差:是一种由白光或复色光在即使严格满足高斯条件下也存在的特殊类型的成像缺陷。
当用白光或复色光经透镜成像时, 会因为各种色光存在着光程差而造成颜色不同、位置不重合、大小不一致的不同成像效果, 从而造成像和物体的较大失真。
1.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答:显微镜是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的光学折射成像系统, 是利用光学原理, 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 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而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
被观察物位于物镜的前方, 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 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 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
2. 简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组成。
答: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大部分。
光学系统是显微镜的主体部分, 包括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等组成的照明系统。
机械系统是为了保证光学系统的成像而配置的。
包括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分以及底座、镜壁、镜筒等支持部件。
照明装置的主要部件有光源、滤光器、聚光镜和玻片等。
3. 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有哪些?这些参数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如何?答:显微镜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放大率、数值孔径、分辨率、视场、景深、镜像亮度、镜像清晰度、工作距离和机械筒长。
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与其放大率成正比 u ,与分辨率、景深成反比,它的平方与图像亮度成正比。
因此,使用较大数值孔径的物镜,其放大率和分辨本领较高,淡视场、景深、工作距离较小。
4. 简述医学检验中常用的荧光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用途。
答: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线为光源来激发生物标本中的荧光物质, 产生能观察到的各种颜色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由光源、绿色系统和光学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
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区别在于光源和滤光片不同。
通常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可发出紫外线和短波长的可见光;滤光片有二组,第一组称激发滤片, 位于光源和标本之间,仅允许能激发标本产生荧光的光通过(如紫外线 ; 第二组是阻断滤片,位于标本和目镜之间,可把剩余的紫外线吸收掉,只让激发出的荧光通过,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反差,又可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的损伤光学系统主要有反光镜、聚光镜、目镜、物镜、照明系统等组成。
荧光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检测细胞中能与荧光染料特异结合的特殊蛋白、核酸等,其标本染色简单。
荧光图像色彩鲜亮,而且敏感度较高。
5. 电镜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电镜的基本类型有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
透射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都用于反复打与分辨微小结构, 这两种技术通过标本对电子束的影响来探测标本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穿过标本, 聚焦成像于屏幕或显像屏上,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在标本表面进行扫描, 反射的电子聚焦成像于屏幕或显像屏。
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研究超薄切片标本, 有极高分辨率, 可给出细微的胞内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反映未切片标本的表面特征。
6. 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相比有哪些特点?①能够与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的结构 , 样品尺寸可大至120mm*80mm*50mm;②样品制备过程简单,不用切成薄片;③样品可以在样品室作三度空间的平移和旋转,因此,可以从各种角度对样品进行观察;④景深答,图像富有立体感。
扫描电镜的景深较光学显微镜大几百倍,比透射电镜大十几倍;⑤图像的放大范围广,分辨率也比较高。
可放大十几倍到几十万倍,它基本上包括了从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直到透射电镜的放大范围。
分辨率介于光学显微镜与透射显微镜之间,可达 3nm ;⑥电子束对样品的损伤与污染程度较小;⑦在观察形貌的同时,还可利用从样品发出的其他信号作成分分析。
7. 电镜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对成像质量影响较大的部件有哪些?答:电子显微镜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电子透镜和电子枪、真空系统、供电系统、机械系统和光差显示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对成像质量影响较大的部件有电子透镜和电子枪。
电子透镜存在各种镜差, 这是影响成像这两个的主要因素。
在实际设计中, 是通过适当缩小口径、提高加速电压、增大电极圆筒或线圈直径及减低放大率来减少球差, 通过降低电子的初速度、提高加速电压和稳定电源电压来减少色差的。
8. 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的主要区别有哪些?①照明源不同。
电镜所用的照明源是电子枪发出的电子流, 而光镜的照明源是可见光。
有雨电子流的波长远短于光波波长, 故电镜的放大及分辨率显著高于光镜。
②透镜不同。
电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物镜时电磁透镜, 而光镜的物镜则是玻璃磨制而成的光学透镜。
电镜中的电磁透镜共有三组, 分别与光镜中聚光镜、物镜和目镜的功能相当。
③成像原理不同。
在电镜中, 作用于被检样品的电子束镜电磁透镜放大后达到荧光屏上成像或作用于感光胶片成像。
其电子浓淡的差别产生的机理是, 电子束作用于被检样品时, 入射电子与物质的原子发生碰撞产生散射, 有雨样品不同部位对电子有不同散射度, 故样品电子像以浓淡呈现。
而光镜中样品的物像以亮度差呈现, 它是由备件样品的不同结构吸收光线多少的不同所造成。
④所用标本制备方式不同。
电镜观察所用组织细胞标本的制备程序较复杂, 技术难度和费用都较高,在取材、固定、脱水和包埋等环节上需要特殊的试剂和操作, 最后还需将包埋的组织块切成超薄标本片。
而光镜观察的标本则一般置于载玻片上,如细胞涂片标本,细胞滴片标本等。
9. 简述相衬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用途。
答:相衬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 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 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 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 , 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λ, 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小,提高反差。
相衬显微镜的结构特点:(1环形光阑。
位于光源与聚光镜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镜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聚焦到标本上 ; (2相位板。
在物镜中加了涂有氟化镁的相位板, 可将直射光或衍射光的相位推迟1/4λ, 并能吸收直射光(背景光的光强,使直射光与衍射光的光强趋于一致,能更好地突出干涉的效果。
相衬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活细胞和未染色的标本。
第三章离心技术和离心机1. 离心现象:物体远离圆心运动的现象,也叫离心运动。
2. 重力沉降:液体中的微粒受重力的作用,较重的微粒下沉与液体分开。
3. 沉降速度:在强大离心力的作用下,单位时间内物质的运动的距离。
4. 扩散现象:在介质中,扩散是由于微粒的热运动而产生的质量迁移现象,主要是由于密度差引起的,这种现象称为扩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