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第十六课:丝绸之路的开辟

16、第十六课:丝绸之路的开辟

第十六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课件制作者: 课件制作者:振兴学校历史教师 陈芳林
教学目的
1、了解张骞通西域与班超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2、了解丝绸之路的开发意义; 3、有关的西、东汉的历史知识。
教学难点
何为西域,看地图查路径。课文思考题。
提问 何为西域?
明确:狭义的西域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 北的新疆地区,称为西域。广义的西域是指 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西亚甚至更远的地区。 张骞的活动基本上在今新疆和中亚这些地方。
明确: 明确: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 保护商旅往来。 保护商旅往来。
提问
为什么说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 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呢?
明确: 见73面框内小文字。
提问
你知道“投笔从戎”的故事吗?说一说你对 班超投笔从戎的看法。 明确
东汉的班超,原来靠给官府抄写维持生活。 东汉的班超,原来靠给官府抄写维持生活。有一次他把笔丢 在地上,叹息说: 大丈夫应该到边疆去建立功业, 在地上,叹息说:“大丈夫应该到边疆去建立功业,争取封 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生涯呢! 后来, 侯,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生涯呢!”后来,班超果然被派 出使西域为汉朝同西域各国以至古罗马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 作出了贡献。 流,作出了贡献。 投笔从戎是班超人生理想的选择,最终出使西域, 投笔从戎是班超人生理想的选择,最终出使西域,为国建功 立业,功在千秋。若不投笔从戎, 立业,功在千秋。若不投笔从戎,也许班超一生默默无闻地 度过,成不了大气。 度过,成不了大气。
班超 东汉 坚定了西域各国 归附汉朝的决心。 归附汉朝的决心。
意义
开辟了丝绸之路
统一了西域
记 忆 歌
汉朝大一统,四方皆臣服。 汉朝大一统,四方皆臣服。 丝绸之路走,远通欧亚路。 丝绸之路走,远通欧亚路。 西域都护府,新疆归我图。 西域都护府,新疆归我图。 张骞与班超,功在千秋代。 张骞与班超,功在千秋代。
n)通西域 1、张骞(Qiān)通西域 张骞( n)
1、时间: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
年两次出使西域。 2、意义:西汉与西域的联系更加密 切,进一步促进了汉族和西域各民族 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从长安(西安)往西, 从长安(西安)往西,经 河西走廊( ),到新疆 河西走廊(甘肃),到新疆 2、 (1)路线: 境内,到达西亚、中亚、 、 )路线: 境内,到达西亚、中亚、 南亚、最远到达大秦( 南亚、最远到达大秦(古 丝 罗马)。 罗马)。 绸
提问
通过丝绸之路中西方有哪些方面的交流? 明确: 中国的丝绸,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艺品和杂技,以 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张 骞 通 西 域 与 班 超 出 使 西 域
人物 国 的友好关系
知识巩固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花了多少年?张骞出使 西域体现了那些优秀品质? 明确: 十一年 忠于祖国,吃苦耐劳,不屈不饶,意志坚定 的优秀品质。
历史诊断题
判断表述中的错误 西汉初年,西域为越族控制,汉朝与西域几 乎处于隔绝状态。 错误:越族 改正:匈奴 张骞第一次出使匈奴和卫青、霍去病攻打匈 奴的时间发生在同一年。 错误:第一次 改正:第二次
之 路
(2)意义 )
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大通 道,促进了中西经济文 化交流。 化交流。
想 一 想
张骞出使西域 还会遇到哪些 困难?
明确: 远离故土、举目无亲、 语言不通、居无定所、 衣食无着、饥寒交迫、 爬山涉水、路途艰难。
公元前60年 公元前 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意义是 什么? 什么?
问 提
3、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是从东汉 开始的。 错误:东汉 改正:西汉 4、通过丝绸之路,埃及的佛教传到中国。 错误:埃及 改正:印度 5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造纸等技术传 到西方。 错误:造纸 改正:冶铁
畅想天地
想像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们的苦和乐。 苦:过盐碱沼泽,穿无边大漠,爬雪峰峻岭, 长途跋涉,饥渴难耐。天当被,漠作床,冒 烈日,顶风沙,战土匪,担惊受怕,一路险。 乐:穿过大漠的乐,找到水源的乐,带着奇 珍异物回的乐,苦中找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