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3至12自然段、14自然段,能紧扣“玩”字发表自己的读书感受;3.在读中感悟作者率真、质朴的独特的语言魅力;4.通过阅读、品味有关语段、语句,深切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作者对童年无拘无束生活的眷念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重点:咀嚼文字,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孙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园子,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心中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请说说理由。

2.二十多年后,园子里的一切依然活跃在萧红眼前。

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指名读第2自然段。

二、品读语言享受快乐。

1.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3-12自然段描述的画面,划出你认为最有趣的句段,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2.生默读感悟。

3.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听一听,想一想,这样的画面好玩吗?为什么?4.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学一学第4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想象画面,哪些词句让你觉得好玩?为什么?5.请同学们轻声读5-10自然段,对话部分同桌可以分角色朗读。

6.自由读11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觉得特别好玩呢?7.指读第12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这段话又好玩在哪儿?8.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他劳动我玩耍。

他拔下锄杆帮着我玩,他教我认穗逗着我玩,他被我抢过水瓢,任由我瞎闹。

园子里飘着乐趣,飞着自由,流淌着浓浓的爱。

三、感受自由,拓展说话。

1.我是自由快乐的,就连园子里的植物也是自由快乐的。

引读: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

花开了,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一切都()。

2.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

倭瓜是自由的,()。

黄瓜是自由的,()。

玉米是自由的,()。

蝴蝶是自由的,()。

蚂蚱是自由的,()。

蝉是自由的,蜂子是自由的,()。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四、出示小诗,配乐诵读。

1.终于,我玩累了。

……只用草帽遮着脸就睡着了,草地是床,蓝天是被!读的时候,轻一点,再轻一点,不要惊醒了她美丽的梦!(出示小诗)2.那快乐自由的园子,那满脸是笑的祖父,还有那用草帽遮着脸睡觉的小女孩,渐渐的,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五、介绍作者,推敲课题。

1.介绍作者2.此后的二十多年,萧红念念不忘这个园子?在她心中,这是一个________的园子。

3.这篇文章被很多教科书选用。

编者给这篇文章加的题目,有的是《祖父和我》,有的是《祖父的园子》,而苏教版的题目是《我和祖父的园子》,请比较比较,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合适呢?4.总结一.回顾园子,导入新课。

师: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我家有一个大园子,----师:读得真好听,给她掌声,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生:多彩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师:语言也有特色,老师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小萧红在数着指头,在说。

请同学们读三--十二自然,读一读,想一想。

生自由读。

二.品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能与大家分享吗生:大家请看第三自然段。

草帽,象家庭服装一样踢土,xx的开心师:读一读,体会体会萧红的语言给我们什么感觉?生:我觉得萧红的语言给我十分有趣。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你觉得她的语言有什么感觉生:给我十分活泼的感觉我觉得用很少很少的字。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这些语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呢生:想。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还有哪些快乐呀生:我觉得还是最后一句比较有趣。

菜种不但没盖上,她祖父没有责怪她。

祖父把锄行三.感受自由师:哪个词让你能感受到自由。

生:抢过来,喊过来,她在向全世界宣布,这雨是她下的。

师:这一连串的动作,能体会到她是怎么样的生:自由的,自豪的师:让我们痛痛快快地读一读。

学生读第十二自然段。

瞧,她笑得多开心呀。

跟着老师一起拿着水瓢向天空一摇,大喊。

生:下雨了,下雨了。

师:这些又让你感觉到什么呀生:十分轻松快乐,师:想怎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什么什么?这就是自由呀。

这种快乐就是园子给她的吗?是谁给她的?祖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满脸皱纹的老爷爷和小女孩在哈哈大笑。

一字一句地讲给小萧红听。

而她却在一边玩一边听。

师:哪些字词体现了小萧红,默读五到十自然段,用心体会。

学生默读课文。

师;好,先请你来说一说生:看第九节,自以为自已是对的。

抛,看出小xx很不服气,远远地抛给祖父。

我说“是的”她以为祖父还不如她知道多呢祖父是很xx的。

第十节的,看出祖父很xx。

第五节,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分工铲地,祖父很信任她。

耐心讲解给她听。

祖父笑了。

师:仅仅一次笑了吗?生:读读看。

笑了三次师:从这三次笑,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呢?生:很天真,童心未泯。

师:许多年后她深情地回忆到。

同学之间分角色读五到十自然段人物的对话,读出浓浓的天伦之乐。

学生互相读课文。

师:园子显然特别大,花开了就像--师领读。

师:萧红是怎么写出这种自由的呢?从哪些字词能体会到生:六个愿意看第十三节,以景写人。

师:还有吗?她的语言?天空蓝--这种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生:她的心中只有她的祖父。

师:这样的句子呀xx得像一首诗。

四,出示小诗。

师:看一看,生: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xx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睡着了师:而这个园子里有温暖她一生的太阳,在〈呼兰河传〉中,她再次提到了这个园子。

配乐朗诵最后一篇。

写下这段话,xx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生:沉重,哀伤的。

五.推敲课题。

师:许多教材选用,有的是我和祖父,有的是我的园子,而苏教版用的这个题目,你觉得哪个好生:我觉得苏教版好。

写下了我和祖父生活的地方师:我、祖父、园子,这三样一样不能少,我们心中一定有这样的园子。

下课。

教学目标: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感知鸟瞰园子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生齐读:祖父的园子。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很长,一节课学完,咱们主要采用默读的方法来学习。

请快速浏览课文纸第一页横线下面的文字,从中捕捉到了什么信息?生1:这篇文章选自xx的《xx传》。

生2:这篇文章选到课文里时有一些改动。

师:真好!这些文字,就是脚注。

关注脚注有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

同学们,《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自传体小说里的“我”一般是指作者自己。

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就会想到,祖父的园子到底是--(学生接:怎么样的?)好,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第一次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园子的段落,争取两分钟完成。

(出示学习提示)学习建议:1.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

2.找重点段,画关键词,思考:这是怎样的园子?师解释:一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不要逐字逐句读,明白吗?你感觉这一段和直接描写园子无关的就跳过去,找到重点段落勾下来,然后画出一个关键词语想一想,这个园子是怎么样的。

我讲清楚了吗?好,开始快速默读。

(学生快速默读,勾画词句。

约两分钟后开始交流。

)板块二眼中园样样都有师:你找到了哪些段落?请按照课文的顺序交流。

生:第一自然段。

师:从这一段的文字中,你圈出哪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生:大花园。

师:很好!还有谁圈出了不一样的几个字?生:样样都有。

师:样样都有,还有哪些同学也圈出了“样样都有”,请举手。

(生xx举手。

)师:很好。

老师把“样样都有”写在黑板上。

(板书“样样都有”。

)师:既然“样样都有”,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把这些东西都圈出来,不要遗漏。

生:蝴蝶、蜻蜓、蚂蚱、蜜蜂。

师:仔细读读第一段,读着读着,有没有产生问题了?生:课文开头说“我家有个大花园”,但是下面却没有对花的具体描写。

这是为什么?师:是啊,花在哪儿呢?生:花在这儿:“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师:你觉得这句话是对花的描写。

花有颜色吗?生:嗯--它这里没写。

师:开得怎么样,看到了吗?生:没看到。

师:哪些花,你知道吗?生摇头。

师:那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是写花的呢?我倒想听听你的想法。

生:因为蜜蜂会采花蜜。

如果她们家园子里的花开得不是很好的话,那么蜜蜂就一会儿就飞走了,可是蜜蜂停在上面一动不动。

师:嗯,说得真好!蜜蜂有可能被花香给迷住了,也有可能采蜜采累了,是不是?你真会读书!来,同学们,关注这几个词语,你想一想,它们和写花有关系吗?(课件中圈出“带着金粉”、“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小毛球”。

)生:“带着金粉”就是表示带着花粉;“胖乎乎”、“圆滚滚”是写蜜蜂采了很多花蜜;“像一个小毛球”说明它采了很多蜜,很胖。

师:理解得真好!你看,这就是萧红文字的魅力。

表面上不写花,但是处处都在写花。

有香有色,有动有静,这就是侧面描写(课件打出“侧面描写”的字样)。

来,美美地读一读这段文字。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这就是萧红--眼中的园子,样样都有。

(在“样样都有”前面板书“眼中园”。

)师:接着交流,你们还找到了哪一段话是直接描写这个园子的?生: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个果园。

师:嗯,交代了这花园的来历。

还找到了哪一段?生: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师:很好,读准了这个“明晃晃”(第三声),咱们一起读。

(生齐读“明晃晃”。

)板块三心中园一切自由师:还找到了哪一段?如果前边没有了,你可以直接找到后边。

(生读17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

)师:静心默读,这一段话,圈出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的特点。

哪些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说一说你圈出了哪些词语?生:“一切都活了”、“自由”。

师:咱们再去找一找,这园子中哪些事物是“自由的”、“一切都活了”的呢?也请把这些事物按顺序圈起来,一个都不能少。

(生默读圈词。

)生: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

师:(补充介绍)倭瓜就是南瓜。

北方把长条形的南瓜叫做倭瓜。

好,同学们,这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这两个词语不在一起,我们可以用一条线连起来,来归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以后再圈画的时候,有些词语分散在文章当中,你可以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学生连线,教师板书:一切自由。

)师:同学们,第17段文字,是《祖父的园子》中最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