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八上·惠安期中) 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 大拇指的长15cmC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D . 小明同学跑100m的成绩是6s2. (2分) (2019八上·萨尔图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B . 速度大的物体一定运动的快C . 用多次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 . 用噪声监测器可以减弱噪声3. (2分)(2018·临沂) 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 . 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 . 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C . 小明50m测试的成绩是7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m/sD . 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4. (2分) (2020八上·枣庄月考) 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所指数字为“80”),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甲地驶向乙地,若两地之间的路程约为3.2×105m,则()A .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B .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hC .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D . 该汽车只要40小时就可到达乙地5. (2分) (2018八上·佳木斯期中)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km/sB . 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 . 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 . 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6. (2分) (2018八下·乐平月考) 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 ,则加速度为.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A . 1.5 m/sB . 2 m/sC . 3m/sD . 6m/s7. (2分)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 . 20m/sB . 10m/sC . 5m/sD . 无法确定。
二、多选题 (共1题;共2分)8. (2分) (2017八上·长清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三、填空题 (共9题;共12分)9. (1分)(2020·津南模拟) 10m/s=________ km/h,“VA”是________ 的单位(填写物理量)。
10. (1分)(2016·崇明模拟) 如图所示,轿车在上海长江大桥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桥上的路灯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司机能通过车内外的后视镜、反光镜观察路况,这是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在轿车上桥过程中,车轮表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11. (1分) (2016八上·抚顺期中) 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而发声;表演中晓雯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12. (1分) (2018八上·北京月考)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
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一个。
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
这是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________,并使声音________于小刚所在区域。
13. (1分) (2016八上·应城期中) 如图,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在音叉和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时,通过观察乒乓球明显被弹开可以知道:声音是由音叉的________的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听到大小不同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________越大,产生的声音的________越大,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14. (1分)(2020·南宁模拟) 设飞机以较大速度着陆后,滑行1.8k m才停下来,从着陆到静止用时60s,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15. (1分) (2017八下·宿迁期末)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t =5s时,物体处于________运动状态;当t =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16. (2分)(2020·吉林模拟) 在科技活动课上,小明展示了他用各种尺寸的废旧的笔杆制成的“吹奏乐器”,这种乐器在演奏时,声音是由管内的________ 振动发出的。
粗笛低沉,细笛高亢,这是因为粗笛和细笛发出声音的________ 不同。
17. (3分) (2016八上·临河期中) 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A”或“B”)刻度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该物体长度为________ cm.(2)如图2所示,测得圆筒的外径为________ cm.四、实验题 (共3题;共8分)18. (1分) (2016八上·文登期中) 图(1)中的木块A长________ cm,图(2)中的木块B长________ cm.19. (5分)(2017·平塘模拟) 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短,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下滑时,在斜面上半段用时1s,下半段用时0.5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4)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加上毛巾、棉布和很长的一块木板,开展另一个力学实验从现象和推理得到的结论被称为________.20. (2分) (2017八上·赞皇期中) 在文艺晚会上。
(1)优美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产生的;吹奏过程中,演奏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笛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2)演员们在阵阵“烟雾”中翩翩起舞,这“烟雾”是由于向舞台喷洒的大量干冰粉末迅速________吸热,气温降低,致使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
五、计算题 (共3题;共17分)21. (2分) (2019八上·黄石期中) 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着远离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2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2)听到笛声时离山崖多远?22. (5分)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手射击后经过0.6s看到炮弹自坦克模型上爆炸,结果2.1S听到爆炸的声音。
求:(1)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是多少?(2)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23. (10分) (2018八上·凤山期中)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正前方的山崖350m处鸣笛,经过2s后驾驶员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是340m/s),求:(1)汽车的笛声在2s内传播了多远的路程?(2)这辆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六、综合题 (共2题;共10分)24. (7分) (2019八上·广州期末)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行驶情况,其中甲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你利用图中相关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乙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
(2)甲车行驶7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以汽车为参照物,车内乘客是________(选填“运动”、“静止”)的。
甲、乙两车在0~4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的。
25. (3分) (2019八上·江汉月考)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2)在进行丙图所示实验时,某同学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________;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________。
(3)若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小明距离障碍物是________米。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并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小明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两个实验内容的探究,分别是:探究音调和________的关系、探究________和振幅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二、多选题 (共1题;共2分)答案:8-1、考点:解析:三、填空题 (共9题;共12分)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答案:17-1、答案:17-2、考点:解析:四、实验题 (共3题;共8分)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答案:19-4、考点:解析:答案:20-1、答案:20-2、考点:解析:五、计算题 (共3题;共17分)答案:21-1、答案:21-2、考点:解析:答案:22-1、考点:解析:答案:23-1、答案:23-2、考点:解析:六、综合题 (共2题;共10分)答案:24-1、答案:24-2、考点:解析:答案:25-1、答案:25-2、答案:25-3、答案:25-4、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