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弹性时程分析YJK

弹性时程分析YJK

弹性时程分析
上部结构计算包含了3个主菜单:前处理及计算、设计结果、弹性时程分析。

图为弹性时程分析的各个菜单
一、弹性时程分析计算的目标
《抗规》5.1.2-3条:(及《高规》4.3.5条)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5.1.2-1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当取三组加速度时程曲线输入时,计算结果宜取时程法的包络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值;当取七组及七组以上的时程曲线时,计算结果可取时程法的平均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值。

时程分析法是针对特别不规则结构、特别重要结构、较高结构的补充计算,对于时程分析结果的应用,如《抗规》5.1.2条文说明:应把时程法计算结果的底部剪力、楼层剪力、层间位移和上部结构计算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当时程分析法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相关部位的构件内力和配筋作相应的调整。

二、对用户选用的地震波提供符合规范要求的的检测
《抗规》5.1.2-3条: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实际强震记录和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中实际强震记录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2/3,多组时程曲线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其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可按表5.1.2-2采用。

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分析曲线所得结构底部建立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的80%。

什么是“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如《抗规》5.1.2条文说明:多组时程波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在对应于结构主要振型的周期点上相差不大于20%。

计算结果在结构主方向的平均底部剪力一般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80%,每条地震波输入的计算结果不应小于65%。

但计算结果也不能太大,每条地震波输入计算不大于135%,平均不大于120%。

根据如上规范要求,软件将对用户选择的每一条地震波进行检测,如下图的超限提示是使用该波计算的基底剪力超过要求。

下图的作用是,比较多组时程波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相比,对应于结构主要振型的周期点上相差是否大于20%。

如果大于20%则给出红色的超限提示。

三、可从库中自动筛选最优地震波组合
图示为地震波选择对话框,可点取中间的键:自动筛选最优地震波组合
弹出如下选波参数对话框:
输入特征周期、地震波数量、筛选限制条件等,对话框下即选出符合要求的地震波组合列表和某一组地震波组合。

点取中间的“查看统计计算结果”,弹出如下图的选波中间过程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