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教育技术优化物理课程整合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教育史上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技术支持,在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今天,其地位十分重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与物理课程整合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物理课程整合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为“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已不仅仅是学科教学的辅助工具,它贯穿于学科教学之中,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有机”结合以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呢?围绕着组成课程的“目标、内容、过程、评价”这四个要素,下面就学习内容的组织、思维导引、学习活动设计、资源组织、学习环境创设、学习评价设计等方面来谈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几点看法。
一、集中指向教学目标,恰当组织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经常遭遇的一大问题是教学时间有限,无法按时完成事先确定的教学任务。
因此,围绕学习目标,通过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主题单元,能够较好地处理单元内容之间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将分散内容进行有意义的组织。
比如在复习电压表和电
流表时,可以将学习目标定为理解电流表和电压表,让学生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表示符号、单位、作用、读取数据的方法、使用过程中的共性及不同等方面来组织学习内容。
二、深入改进问题设计激发高级思维技能
所谓“思维引导”属于课程要素的“过程”部分,它是基于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组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问题链”,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展开和提升,最终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后,需要考虑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以促进他们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从而达到优化整合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电流表”部分的教学中,我将该节问题设计为:“1.电流表为什么要串联在电路中?如果并联在电路中,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为什么不能接反,如果接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3被测电流为什么不以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如果超过了,会有怎么样的状况?”这样的问题比原来的“电流表在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更能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思维技能,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结合学习活动特性多样化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属于课程结构要素的“过程”部分。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技术工具,使教学过程活泼生动,富有趣味,优化和促进教学效果。
比如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先自己测量,然后同伴展示,在展示中
学生可以反思自己测量方法是否恰当,读取数据是否正确;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则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组内及班上交流,分析设计方案中的优点及不足,然后分组操作练习,接着组内反思本次实验的经验与需改进处,再进行班级交流,效果良好。
总之,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设计,使教学充满生机。
四、合理优化资源组织优化资源整合利用
优化教学资源组织,促进教学资源实用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
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优化资源利用的重要问题。
资源太多等于没有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组织的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是低效和无意义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习目标,教师策划,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学习资源,既可以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引导、支持作用,也补充了学习内容,还能够提高资源实用性,将离散杂乱无意义资源碎片“化腐朽为神奇”。
相对于学生漫无边际地查找学习资源,这种有效指导的高效性是不言而喻的。
五、选择创设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学习环境在课程结构中属于“过程”部分。
在整合过程中,基于学习目标达成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各类学习环境的不同功能特点作出选择或设计,通过创设合适的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六、采用多样评价方法正确导引物理教学
传统教学扭曲了教学评价的作用,存在诸多弊端,例如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功能,而不是面向学习者的发展;评价项目单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态度、过程和方法,以及高级
思维技能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侧重用测验和考试的分数来做学生行为的判断,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学习者的能力水平。
如果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就会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①评价主体多元化。
如在进行“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中,以往我们通常只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而现在的教学中,则是采用自评和学伴互评的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独立性和反思意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意识,使学生之间更愿意相互学习和交流。
②评价项目综合化:在物理教学中,现在我们已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测试替代了原来的试卷式测试,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及过程,优化了物理教学。
③评价手段多样化:现在的评价手段,也不再满足于原来的试卷评价,而是采用档案袋及量规评定。
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为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促进,目标导向等作用。
总之,教育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有效整合,将使物理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