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系统化设计

产品系统化设计

产品系统化设计
摘要产品设计方法历来是设计史论和设计师关注的话题之一,好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好的设计成果。

本文从产品系统化设计方法入手,对系统化设计的概念、特点、方法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产品设计;系统化;程序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8-0186-02
现代社会作为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商业化社会,产品设计不断的更新,以求通过层出不穷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

与日益成熟的产品设计相适应的是设计理论的成熟。

从最初的产品美化或者产品结构设计为主的初级产品设计理论,到以产品功能形态结合以人为本观念的设计理论,再到产品系统化的设计理论,不同的设计方法所产生的最终设计结果有本质的区别。

如何更好的运用设计理论方法指导设计实践活动,获得高效高质的设计结果是我们所要面临的最终课题。

1 产品系统化设计概述
尽管系统一词频繁出现在社会生活和学术领域中,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往往赋予它不同的含义。

长期以来,系统概念的定义和其特征的描述尚无统一规范的定论。

一般我们采用如下的定义: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
置(部件)。

2 系统化设计产品的特点分析
由上方的文字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产品系统化设计的特点:1)有条理;有顺序;有重叠;有循环;2)由各种设计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系统相对较高一级系统时是一个要素(或子系统),而该要素通常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

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是整体性,其功能是各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时所没有的。

系统是由不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等要素,能协调统一到一起,有联系有区分有上下左右结构层次区别的,能够互相转换互相循环,有主有次有前沿有源头。

同样产品系统化设计也类同于这样一个系统,各个设计要素组成一个复杂庞大却调理清晰的整体。

由于这些特点产品系统化设计结构形态类似于树状结构,它的结构是由许多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较复杂的系统可进一步划分成更小、更简单的下级系统,许多系统可组织成更复杂的超系统。

另一方面产品系统化设计又与树状结构不太相同,区别在于树状结构至始至终都是前进的、单向的、不可逆的。

而系统化设计的各个要素之间是可以循环并重叠的。

可以预计如果我们正确的使用设计系统来进行产品设计,有利于设计者更完整,更全面,更具目标性和方向性,更明确,更正确进行某产品或是产品系列化设计,更有可能进行整个品牌产品的定位与
设计。

因为系统化就意味着全面、全局、理性、整体、严谨等等。

这样的系统无论是在设计命题下达之初还是在解决问题之中,又或是在获得成果之后对设计工作都具有指导检验作用。

3 产品系统化设计的程序
3.1产品系统化设计总理念:以人为本
人作为产品的管理者、设计者、消费者、使用者以及经营者对产品的存在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这一决定因素至始至终伴随着产品从无到有再到最终丢弃。

从产品设计的过程来看,每个环节也是与人密不可分的。

所有的设计过程从最开始的咨询、策划、着手、稽核,到后来的产品销售推广定位均因人的参与而成型,因人的参与而成败。

3.2产品系统化设计具体程序
产品系统化设计包涵四大部分内容,分别是从系统化设计流程、设计参与者(一切参与到产品中的人)、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的管理方法。

这四部分的内容相互重叠相互依存相互推进,,并且通过它们的下一级子系统进而深入工作,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产品设计系统。

3.2.1顺序设计
顺序设计首先是设计概念提出,接着是技术支持,然后是细节修订,最后是生产完善。

因此这种方法被表述为“隔墙传递”,原因是从设计过程上讲,每一步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到下一个程序。

因此它的
不足也比较突出。

1传递到最后可以选择的方案少2设计程序太长导致设计时间太长3沟通不方便不顺畅容易引起差错。

但是它的优势是可以解决大型复杂设计工程,达到正确、易于执行、严谨的效果。

3.2.2并列设计
并列设计是设计、生产、调研同时进行的设计方法。

它们在同一时间同时分方向进有,利于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和总成本,是一种比较有效率的设计方法,但是它对组织者掌控能力的要求较高,投入的成本较大,同时还必须具备交流和协调的能力。

3.2.3交叉设计
交叉设计是结合并列设计的优点以便减少资源节省投资成本的一种设计方式。

它不要求所有的设计阶段同时进行,但是却必须加强个体的联系交流,以便减少和重复工作而达到最佳状态。

4设计管理与人
设计管理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对象也是人,所以针对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针对使用者进行设计前期咨询。

产品销售成功从短期来看体现在产品销售数量上,但是从长远来看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与否才是最终决定产品生命力的因素。

对于使用者的深度调研是不应该忽视的因素。

其次是有具体对象的设计策略。

绝大部分的消费者是以产品的外观
造型、材质、颜色、品牌等因素来直觉感性判断产品,甚少懂得产品的内在情况,所以产品的设计策略的把握尤为必要。

为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出新的新概念以便开拓市场;二是完善现有产品不足以便抢占市场份额。

再次是设计组织与管理者。

设计组织作为一个复杂的团体包涵多种人群(设计师、使用者、营销人员、消费者、技术人员等),这些多样的人群如何联系、交流、传达指令、处理信息、协调等等一系列问题是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另外在产品系统设计中还有一个关于设计稽核的问题。

是否完成了设计计划的目标;完成的结果如何;过程是否按计划进行、大众是否接受;在设计过程是否随时调整。

当然造成产品成功与否的原因还有很多种比如企业经营情况、技术情况、市场变化等等因素,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产品成败取决于设计。

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高效的产品系统化设计可以为我们的设计节省资源、资金、人力使我们的设计更接近市场的需要。

并且在设计进行的过程中更加高效、有序、全面、严谨、节约,也可以随时应对人员变动或是设计策略的调整,保证设计成果最终完成。

参考文献
[1]闻邦椿.产品设计方法学——兼论产品的顶层设计与系统化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
[2]李正安编著.陶瓷设计(美术卷)[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