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实践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从单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逐步转向
多元化的健康服务。

为适应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

在护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护理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汇知识、锤炼科学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目前,护理专业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随着我校教学规模、办学层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力争培养出适应整体护理要求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关键词:护理;实验教学;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06-01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帮助学生得到和提高经验,增强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和角色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应紧紧抓住“护理是诊断和处理对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这个主题,确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观念,贯穿护理程序工作方法的应用,突出科学性、人文性、社会性、综合性、整体性。

下面就我校加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改革详述如下:
一、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1、完善实验教学硬件
我校在原有的中心实验室基础之上专门设立了基础护理实验室,目前具有一个示教室、一个准备室、四个实验室,更好地满足了《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需要。

近年来,我们顺应护理学的发展,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如呼吸机、吸引器、中心供氧装置、cpr技术训练模拟设备等,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完善实验操作规程
我们坚持采取“课前讨论,课后思考”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将校本教材《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重新整理并出版,严格规范了实验课各项技术操作,严把《基础护理学》操作关。

二、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
1、我们大胆创新,应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在实验操作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把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主要任务,在实验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分组练习,然后开展“小组竞赛”,最后分组讲评,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的兴趣。

课后实验室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同学们在班内开展竞赛活动选拔操作能手,并在班内给予奖励。

另外,我校每年
举办“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强化了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

这些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认真练习,课后自觉练习,并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气氛,为学生临床实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我校教师不断改进《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来解决实际问题重新设置实验项目,以案例形式设计实验,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融入护士角色和病人角色
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不仅学到了护理工作的方法和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规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配合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应变能力。

新鲜有趣的情景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我们始终坚持把“护理程序”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护理实验教学始终
在临床见习中,让学生自己接触病人,通过沟通交流采集病史进行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以完善和确定护理措施。

这种按临床特点综合性设计实验的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与临床带教教师及时沟通,统一观点和思想认识,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和积极实践问题的环境,使学生处于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统一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雁.临床护理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1.
[2] 苏桦.优化护理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护理研究,2003,17(10):12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