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及养护治理措施
摘要:桥梁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度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然后探讨了公路桥梁病害的修复方法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桥梁;病害;修复;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公路桥梁常见病害
1.1裂缝。
裂缝是公路桥梁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由于桥梁施工材料多为混凝土,所以裂缝的形成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积收缩膨胀、温度、钢筋腐蚀生锈、重力造成的沉降、受冻之后的体积变化和材料质量不合格。
1.2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
桥梁地基以及路桥连接段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桥梁有很大的破
坏作用,会造成翼墙和锥坡的下沉、开裂,使得墩台及梁体产生裂缝,威胁桥梁的安全,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1.3梁端头出现局部破损
在桥梁端头施工时,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者违法施工,使用不合格或者根本就没有使用填缝材料,造成梁端头部位钢筋腐蚀生锈,进而引起体积膨胀,由膨胀产生的张应力造成混凝土开裂。
若不及时进行修补,随着雨水和化冰盐等进入混凝土裂缝,会加快钢筋的腐蚀和混凝土的开裂,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桥梁安全。
1.4混凝土的剥蚀
混凝土出现剥蚀的现象主要是由冻融循环和水质侵蚀引起的,表面脱落、冻胀和冰冻裂缝时冻融破坏的常见形态。
混凝土处于饱水或潮湿状态时,受外界温差大的影响会造成混凝土毛细管和空隙内水分结冰,体积膨胀,进而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而预热时混凝土周边应力又会松弛下来,这样不断循环重复,使混凝土的疲劳应力降低或超过混凝土的疲劳应力,造成混凝土由表及里逐渐剥蚀,这一破坏现象称为冻融破坏。
冻融破坏对桥梁的危害很大,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1.5混凝土碳化和钢筋腐蚀
混凝土内部的碱性介质对钢筋起着保护层的作用,防止钢筋的腐蚀。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混凝土内部并与混凝土内的碱性介质发生酸碱反应,产生碳酸盐和水,降低了混凝土的碱度,这就是混凝土碳化。
混凝土中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生成氢氧化钙,对钢筋起着保护作用,当混凝土碳化后,破坏了混凝土内部碱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少,导致钢筋生锈。
2公路桥梁常见病害的养护治理措施
2.1桥梁裂缝的养护治理
梁体是桥梁裂缝出现最多的部位,作为桥梁支柱的主梁出现裂缝时,应当首先改善主梁负弯矩区的受力情况,并且要采取措施对梁板的刚度与耐久性进行加固,保证主梁和挂梁能安全的承受力量。
2.2桥面铺装损害的养护治理
桥面铺装损害的处治方法通常有钢筋同混凝土补强加固法和局
部修复凿补法。
①钢筋同混凝土补强加固法常用于桥面铺装受到较严重破损的情况,方法是将原先的铺装层全部凿除,重新进行钢筋焊接和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后要加强对补强混凝土的养护,避免补强层过早受力。
②局部修补法应用于桥面出现铺装层损害的情况,通常针对轻度损害或者初期损害。
修补时,首先清除掉桥面的损害部位,然后凿毛,使骨料暴露出来后再用水泥混凝土进行修补。
2.3混凝土构件钢筋是锈蚀处理
通常采用混凝土保护层修补法和结构承载力的补强法对混凝土
构件钢筋的锈蚀进行处理。
①当混凝土钢筋出现严重锈蚀时采用混凝土保护层修补法,此方法需先凿除锈蚀部位的松散混凝土,然后将钢筋表面的锈蚀清洗干净,将混凝土凿毛,然后将混凝土专用的界面剂涂在凿毛的混凝土表面以提高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力,最后用专用的结构修补砂浆进行修补,瓜糙并磨平压实。
②结构承载力的补强。
混凝土表面凿除粗糙面后打磨整平,然后用气泵吹掉表层的粉尘,再清洗一遍,然后涂底胶,刷胶,使黏贴胶可以充分渗入纤维布上,最后在碳纤维面上刷一层粘结胶,表面撒上黄砂增加粗糙度,利于后期粉刷。
三、桥梁病害的应对措施
1加强对桥梁施工的管理。
桥梁施工具有工期长、体积庞大的特点,而且部分工程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逆性,如果桥梁施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将对桥梁的整体质
量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施工单位要认真组织人员的安排,加强对施工质量及检验环节的管理。
为了更好的保证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派专门的人员由项目的负责人领导成立施工监管机构,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确保施工工序的完整性和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而保证桥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完成。
3.2加强对桥梁病害的检查力度
桥梁检查为桥梁养护提供可靠依据,如桥梁在修建和营运过程中受到撞击、质量事故或过度变形等情况时,都可以通过检查为养护提供依据,桥梁养护部门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桥梁的受损部位进行紧急处治和养护,确保桥梁结构的功能正常,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桥梁结构试验年限和效能主要由桥梁修建时的材料质量施工质量所决定,这些使得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存在着某些隐患;另外,桥梁处在大自然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如大自然的侵蚀,船只的撞击等后天灾害,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会对桥梁构件造成各种无法预见的损害,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并处治,桥梁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经常对桥梁进行观测与检查,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3加强对公路桥梁的养护
如今我国公路桥梁的养护工作并不理想,存在着“重修建轻养护”的现象,部分桥梁的面层铺装损害严重,出现坑槽,在车辆等荷载的长期撞击下加速了桥梁主体结构的破坏,缩短桥梁使用寿命;某些桥面出现排水困难的现象,致使管道堵塞,加速了桥梁结
构的破坏,使得部分公路桥梁处于逐渐成为危桥,乃至废弃。
因此,有关部门应提高对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首先,应组织建立专门的桥梁养护队伍,加强对桥梁养护技术的研究,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做到真正的专业桥梁养护。
将桥梁的检查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做到对桥梁破损现象“早发现、早处理”;桥梁的检查频率可按季节而定,汛期要增加检测频率,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
4结束语
桥梁病害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桥梁病害处治的研究,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探寻新工艺、新方法,使得桥梁病害能够得到真实有效的控制与处理。
参考文献:
[1]肖建国,信志刚.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监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2]刘慧琴,王振华,孙全祥.喇嘛湾黄河大桥病害产生原因及维
修加固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8).
[3]范立础.桥梁工程(上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