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关于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各科教学建议、教研活动和教学进度的通知各镇教委、全县各初中:现将本学期初中各科教学建议、教研活动和教学进度发给你们,希望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

各单位可参照制定本单位教学、教研计划,并于10月1日前发至县教研室备查。

本学期初中教学教研工作的思路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教学质量提高推进为核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继续抓好高效课堂和课程实施优秀学校的创建和复评工作,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加强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业务指导,切实发挥好骨干群体的带头作用,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提升。

本学期初中教研工作的重点:一是抓好高效课堂推进。

强化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以“高效课堂示范学校”创建和复评为抓手,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系列达标活动,把高效课堂创建工作推向深入,再掀争创高效课堂的高潮。

二是抓好课程全面实施。

以争创市县级“课程实施优秀学校”为契机,通过实行教研员联系学校、“蹲点”调研、组织现场研讨等活动,重点加强对薄弱学校、学科和教师的指导,创新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三是抓好教师专业发展。

继续组织开展各类业务评选活动,培养一批教学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并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抓好学习习惯养成。

各学校从书写、听课、上课、作业、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入手,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研室会通过抽测、调研、视导等方式对其进行引导督促,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附件: 1.学科教学建议2.教研活动3.学科教学进度二〇一二年九月附件1:学科教学建议思想品德学科1.在参加暑期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认真学习重新修订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用新课标的要求调整教学,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突破。

2.坚持集体备课。

定期研讨、教学观摩,充分发挥学科组群体优势,提高本校思品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3.努力打造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努力剔除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行为,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

4.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提倡互动、探究、思辩式学习,力争学生在理解基础上掌握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学习,并搞好相关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5.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6.运用多种有效载体,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搞好时政教育。

要注重时效性,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的自觉性,倡导学生撰写时政小论文。

建议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两次由思想品德教师担任主讲的时事形势报告会。

6、认真做好毕业班复习指导工作,要切实打牢基础知识,步步为营,并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考能力,优质高效地实现学科“三维”目标,力争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业考试成绩。

语文学科1.继续贯彻“精讲、多读、随写”的语文教学思想,对照“高效课堂”标准,扎实落实好有效备课,力争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2.加强经典诵背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生喜欢和适合他们诵背的书,在多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在多背中积淀学生的人生素养,系统总结有效阅读经验;加强阅览室的科学性、实用性建设,切实发挥阅览室的作用。

3.继续加强随笔化写作教学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关注教师课上的有效指导,系统总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策略研究,大量积累随笔化写作教学的典型案例,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写作教学的序列化研究,强化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修改,让作文教学真正走向科学实效。

4.加强学生书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在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5.加强学校的文学社团建设,通过创办文学期刊,举行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发展平台。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每天写读书笔记或随笔不少于500字,七、八、九年级每周分别写5、4、3次,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次。

探索科学有效的作文批阅方式,一个班详批4次,二个班详批2次,其他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完成批阅。

要注意用不同的符号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要重视作文讲评后学生的继续修改。

7.探索科学的师生评价方式,激励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自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8.以开展青年明星教师评选,教学设计比赛,说课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科教师加强学习,扩大校际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数学学科1.数学教师要把追求课堂的高效作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和原则,把“高效课堂十条特征”认真落实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查找并改进不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行为,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的教学中要着力落实“七要四不讲”策略,即教材要让学生读,问题要让学生提,过程要让学生说,规律要让学生找,例题要让学生做,练习要让学生编,结论要让学生下。

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弄懂的不讲,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能弄清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2.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学期初,各学校数学教研组要以备课组为单位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一是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合理规划,做好课时划分;二是结合《课程标准》的学习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对本学期教学内容与其他年级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进行全面把握。

3.课堂教学要扎扎实实的落实三维目标,切实做到“心中有目标,过程有目标,练习有目标,检测有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注意体现层次性和达成性,通过《标准》和学情的分析把握好基础目标、核心目标和延伸性目标,做到把三维目标具体化、问题化、情景化。

4.毕业班教学要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改革的方向,要对2011年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与上届毕业教师的深入交流,明确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早着手,做实功,进一步增强教学方法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毕业班学业水平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5.非毕业年级的数学教学要切实做到面向全体,放低起点,加强反馈,防止分化。

6.“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改进即成果”,要把教学实践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作为课题加以研究,围绕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途径开展研究。

英语学科1.要以暑期新课标远程研修内容为研究重点,切实巩固研修成果,并运用于实践中去;要以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提高为核心,以新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阵地,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要加大学科教研组建设力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加大以教研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集体备课”研讨力度,凝结集体智慧,实现有效备课,做到资源共享;要加强实施“名师带动战略”,通过“一帮一,一对红”等形式,加强对新上岗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要积极开展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听、说、读、写课型研究,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要加大教科研力度,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要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广泛、深入开展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要重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辅助教学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

以提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辅助教学使用效率为宗旨,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要重视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要分析“明星教师培养”战略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继续发现和培养新一批县、市、省级名师,进一步带动我县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物理学科1.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准确把握各级目标要求。

教学中,要结合新教材和学生学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合理地整合、编排、开发,使教学内容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并紧扣课标要求,保持目标、过程、评价与新课标要求高度一致。

2.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并将新理念内化为自已的课堂教学行为。

课堂上尽量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实验教学和探究教学,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毕业班的教师要密切关注考试信息,加强试题研究和《考试说明》研究,准确把握考试重点,订好复习计划,做好考前指导,争取优异成绩。

4.加强集体备课,开展有特色的校本研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保证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5.重视科普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

建议适当组织1-2次学生有兴趣的师生互动式的科普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各任课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尽量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化学学科1. 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研读新教材,进一步加强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认识,认真总结几年来使用新课标教材的成功经验及做法,实实在在地把有效教学理念扎实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堂堂课都变为优质课、高效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切实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 深刻挖掘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实在在地搞好集体备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以教学中的问题为课题,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新思路、新办法。

4. 加强实验教学,保证完成教材中提供的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加强2012年初中化学学业考试试题研究,注重做好归因分析,及时解决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中常出现的疑难和错误,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学科1.教师改换角色,做好学生历史学习向导,使教学过程情趣化。

历史教师做好学生历史学习的向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去体会尝试、表现的乐趣。

丰富形象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生动、情趣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