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如何对待高中生谈恋爱?
一、要全面认识
1、了解其特点。
高中生谈恋爱,一般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朦胧性。
对两性间的爱慕充满好奇,似懂非懂,不知何为爱,只是觉得好玩、刺激。
二是纯洁性。
一般只考虑两情相悦,少有功利性,基本上无对婚姻、家庭、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
三是不稳定性。
随着双方各方面的不断成熟,理想、志趣、性格等方面的变化,还有工作、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分手的概率极高。
四是冲动性。
高中生,年纪轻,社会阅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缺乏相应的生活常识,往往容易缺乏理智,莽撞行事,不计后果。
五是逆反性。
这是由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决定的。
2、了解其发展阶段。
高中生谈恋爱,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确定目标。
开始关注某个异性,默默思念,这一阶段可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等表示。
有些学生的恋爱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
二是初步行动。
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表示对对方的好感。
开始伴有约会行为,如一起散步、就餐等。
三是频繁约会。
这时,“恋爱”关系已经基本确定,多走向公开化,双方交往密切。
四是发生性行为。
虽属少数,但近年来高中生有性行为史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3、了解其高发人群。
高中生谈恋爱,主要集中在下列这些类型的学生中:一部分是表现突出的学生,如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工作需要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异性的班干部,长相潇洒、漂亮的学生,拥有运动或文艺特长的学生等等,都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和追求;另一部分是学习成绩较差或家庭不健全的学生。
学习不好,心理压力大,容易移情于两性交往;家庭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感情饥渴,容易寻求同龄人的关怀。
4、了解其影响。
高中生谈恋爱,一般都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耗费钱财,危害健康,有的争风吃醋,搞得同学关系紧张,甚至引发更坏影响。
不过,也有极个别学生自制能力较强,能较好的处理好谈恋爱与学习的关系,甚至对双方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总之,高中生谈恋爱,消极影响是主要的,危害往往也是比较严重的,这正是各高中学校一般都明令禁止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
二、要慎重对待
1、定性要慎重。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和学校对谈恋爱的界定,似乎带有扩大化的趋势,青春期健康的正常的异性交往,往往被扣上谈恋爱的帽子。
其实,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珍惜和重视的,我们应当极力避免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种种误解。
再者,高中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谈恋爱的定性比较敏感。
因此,很多高中学校都将学生谈恋爱称为“男女生交往过密”,尽力回避谈恋爱这种定性。
2、处理要慎重。
处理高中生谈恋爱,确实非常棘手,但不管如何处理,理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忌管理太松懈,恋爱之风漫延快;二忌手段太粗暴,学生逆反事难料;
三忌公处伤颜面,“暗箱操作”效果好;四忌只堵不疏导,正面教育很重要;
五忌背后贬对方,一旦穿帮师难当;六忌家校乏沟通,家校抵触可不妙。
七忌处理太滞后,萌芽阶段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