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寄语大全之高考数学教师寄语

寄语大全之高考数学教师寄语

高考数学教师寄语【篇一:数学老师--寄语】数学老师寄语同学们,欢迎大家使用这套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希望他能成为你们学习数学的好朋友。

作为这套教科书的主编,在大家开始用这套书足学习数学之前,对于为什么要学数学,如何才能学好数学等问题,我有一些想法与你们交流。

为什么要学数学呢?我想从一下两个方面谈谈认识。

数学是有用的。

在生活、生产、科学和记述中,我们都会看到数学的许多应用。

实际上“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在实践中,在理论中,在物质世界中,在精神世界中,处处都有,因而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数学,处处都有用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她是科学的语言,是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学数学能提高能力。

大家都觉得,数学学得好的人也容易学好其他理论。

实际上,理论之间往往有彼此相通和共同的东西,而“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逻辑结构与与探索思维等正是他们的支架活脉络,因而数学恰在他们的核心处。

这样,在数学中得到的训练和修养会很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其他理论,数学素质的提高对于个人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学号数学呢?我想首先用当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数学是自然的。

在这套教科书中出现的数学内容,是在人类长期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

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他的背景,他的形成过程,他的应用,一集他与其他概念的联系,你就会发现他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这将有助于大家的学习。

数学是清楚的。

清楚的前提,清楚的推理,得出清楚的结论,数学中的命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存在丝毫的含糊。

我们说数学是易学的,因为他是清楚的,只要大家按照数学规则,按部就班地学,循绪渐进地想,具有对可以学懂;我们又说,数学是难学的也因为他是清楚的,如果有人不是按照数学规则去学去想,总想把“想当然”的东西强加给数学,在没有学会加法的时候就想学习乘法,那就要处处碰壁,学不下去了。

在对数学有一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研究一点方法。

学数学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数学的有效途径有文摘:高考数学教师寄语)是必需的,还要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问题是我们的学习更主动、更生动、更富探索性。

要善于提问,学会提问,“凡事问个为什么”,用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带动自己的学习。

在这套书中我们一有机会就提问题,希望“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

类比地学、联系地学,既要从一般概念中看到他的具体背景,不使概念“空洞”,又要在具体例子中想到他蕴涵的一般概念,以使事物有“灵魂。

学数学趁年轻。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一生中接受数学训练、打好数学基础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下点功夫学数学,将会终生受益。

我们构建了这片数学天地,期盼他有益于大家的成长。

你们是这片天地的主人,希望大家子啊学习的过程中能对他提出宝贵的意见。

预祝同学们愉快地生活在这片数学天地中。

【篇二:教师寄语:高二数学这样做就能学好】培养浓厚的兴趣高中的数学概念抽象、习题繁多、教学密度大,因此,高一过后,一些同学对数学望而生畏。

数学的学习其实不会很难,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去尝试。

当你敢于猜想,说明你拥有数学的思维能力;而当你能验证猜想,则说明你已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天赋!认真地学好高二数学,你能领悟到的还有:怎么用最少的材料做满足要求的物件;如何配置资源并投入生产才能获得最多利润;优美的曲线为什么可以和代数方程式建立起关系;为什么出车祸比体育彩票中奖容易得多;为什么一个年段的各个班级常常出现生日相同的同学??当你陷入数学魅力的“圈套”后,你已经开始走上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培养分析、推断能力其实,数学不是知识性。

经验性的学科,而是思维性的学科,高中数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所以,数学的学习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开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

关于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当你愿意去看懂部分题目的答案时,你的考试成绩应该可以轻松及格;当你热衷于研究各种题型,,定期做出小结的时候,你一定是班级数学方面的优等生;而当你习惯根据数学定义自己出题,并解决它,你的数学水平已经可以和你的老师并驾齐驱了!尝试这些学习方法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状态低迷而苦恼,请按如下要求去做:预习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想要做出完美的作业是无知的,出错并认真订正才更合理;老师要求的练习并不是“题海”,请认真完成,少动笔而能学好数学的天才即使有,也不是你;考试时,正确率和做题的速度一样重要,但是合理地放弃某些题目的想法能帮助你发挥正常水平。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成绩进步缓慢而郁闷,请接受如下建议:收集你自己做过的错题,订正并写清错误的原因,这些材料是属于你个人的财富;对于考试成绩,给自己定一个能接受的底线,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合理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你获得稳定的学习成绩,所以,请制定好学习计划并努力坚持;把很多时间投入到一个科目中去,不如把学习精力合理分配给各个学科。

人对于某一知识领域的学习常出现“高原现象”,就是说当达到一定程度,再努力时,进步开始不明显。

【篇三:给青年数学教师的寄语-1】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写给青年数学教师的几点建议赵璟一、我对现行教材的看法编者具有创新精神,打乱了原有教科书的顺序,对授课内容作了大刀阔斧的删减,授课内容的顺序作了颠覆性地调整。

目的是让学生分阶段,分层次,螺旋式上升地学习数学知识。

尤其是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体现得更明显。

直线和圆,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放在必修-2高一下学期讲解。

二、《大纲》与《考纲》之矛盾《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教学内容,目的,时间安排都作了相应规定。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性文件,对数学命题的内容,原则,对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创新意识,都作了要求和说明。

《大纲》与《考纲》花开两朵争斗艳,本是同根不想商。

学考脱节是实情,难煞师生看花人。

三、矛盾依旧变则释然高考毕竟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要从多数考生中选拔少数人,尤其是重点大学招生名额更少,优中选优,因此命制高考题的人总是力求做到“稳中求新,难度适中,梯度明显,能力立意。

”每年高考数学试卷都受到好评。

但某些题遭到数学教师,考生及家长的非议。

如2012年新课标卷t12和t16 12(理).设点p在曲线y?小值为(a)1?ln2 (b)?ln2)(c) 1?ln2 (d)【解析】选a 题评:16. 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前60项和为【解析】{an}的前60项和为 1830题评:1xe上,点q在曲线y?ln(2x)上,则pq最 2?ln2)再如2013年理科t12和t16.12.设anbncn的三边长分别为an,bn,cn,anbncn的面积为sn, n?1,2,3,,若b1>c1,b1+c1=2a1,an+1=an,bn+1=cn+anbn+an,cn+1,则 22a、{sn}为递减数列b、{sn}为递增数列c、{s2n-1}为递增数列,{s2n}为递减数列d、{s2n-1}为递减数列,{s2n}为递增数列【解析】b 题评:t16.若函数f(x)=(1-x2)(x2+ax+b)的图像关于直线x=-2对称,则f(x)的最大值是______.题评:这些题分值低难度大、正常需要3分钟,实际需要8分钟,安排不合理。

褒也好,贬也罢,去年高考已成史,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线的教师不能优,俩花争艳不相商、面对现实不会变。

变则通达理想处,指导学生得高分、付出汗水是必然。

四、建议(一):做好四个学习 1.向教材学习教材不是尤物,教材是古玩,我们需要学会去发现,鉴定,把玩,珍藏。

?a?的通项公式:a?a??n?1?d和等比数列?a?的通项公式:n1nn an?a1?qn?1。

我以等比数列?an?为例,一起来回顾一下教科书是如何讲的:a1?a1?q0,a2?a1?q,a3?a2?q?a1?q2,a4?a3?q?a1?q3猜想an?a1?qn?1(未作证明)。

学习数学归纳法时再做证明,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

思维导图:a1?a2?a3?a4为何不这样启发学生呢?an?1?anan?an?1q??an?2q?q?an?2q2??an?3q?q2?an?3q3=an??n?1? qn?1?a1?qn?1 思维导图:a1?a2?a3?an?1?an,这又教会给学生一个重要的解题方法:迭代,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养成难道不是有很大帮助吗??an?的前n项和,教科书是这样为学生讲解的: 2n?1??sn?a1?a1q?a1q?a1q?23n??qsn?a1q?a1q?a1q?a1q两式相减得:?1?q?sn?a1?a1?qn?sn?a1?1?qn?1?q,?q?1?此法让学生学会了错位相减这个解题方法。

也可以这样推导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a1?a1q??anqn?1a1qn?2??a1?qa1?a1q???a1?qsn?1=a1?q?sn?sn?1??sn?a1?qan?q?1? 1?q此法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考查了项与和相互转化这一重要知识n?1?a点。

an??1n?2?sn?sn?1左?右:判定定理;右?左:性质定理最好的两个对应例题如下:t1.已知????l,a//?,?//?,求证:?//l证明:过a作平面?,记????b过a作平面?,记????ca?,??b(线//面性质定理) a?,?ac(线//面性质定理)?abc(三线平行公理)?c? (线//面判定定理)又c??, ????l ?cl(线//面性质定理) ?al(三线平行公理)t2.已知三个平面?,?,?,????l,r??,???,求证:l??。

证明:法一:记????a,r???b,在?内任取一点p,n?b过p作m?a???,?m?? (面?面性质定理)?m?l(线?面性质定理)同理:n?l?l??(线?面判定定理)法二:在?内任作m?a,在?内任作n?b???,?m??(面?面性质定理),?m? (线//面判定定理)同理:n?? ?mn又l??,?ml(线//面性质定理)?l??法三:在l上任取一点p,p??在?内过p作m?a,在?内过p作n?b???,????,m??n,??(面?面性质定理)?m,n重合于l?l?? 此法用的是同一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