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在教学中作用应用论文

多媒体在教学中作用应用论文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技术开始发展以来,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一股强力发展的势头,多媒体的应用已渐渐成为未来信息发展的主流之一,尤其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更是势如破竹,在现代技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多媒体是现代传媒的一场革命,它不仅改变了我们传播信息的方式,而且还改变了学习和理解问题的方式。

下面就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作简要阐逑。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的英文“multimedia”,就是多种媒体的意思。

它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综合起来,使之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的信息技术。

多媒体技术提供多种文字信息(文字、数字、数据库等)和多种图像信息(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的输入、输出、传输、存储和处理,使表现的信息,图、文、声并茂,更加直观和自然。

(2)多媒体的特点。

①集成性。

多媒体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

多媒体技术可将多种不同的媒体信息有机地进行同步组合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可以把不同的输入显示媒体或输出显示媒体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多媒体的集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多媒体信息媒体本身的集成和处理媒体的设备与设施的集成。

②双向性。

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
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性选择和控制。

双向可以增加对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延长信息的保留时间。

双向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把电视技术具有的声音、图像、文字并茂的信息传播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结合起来,产生双向交流功能,形成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③可控性。

多媒体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教学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

④实时性。

多媒体信息中的声音、活动视频、动画等与时间有密切联系,对它们进行呈现、双向交流等集成处理都是实时的。

⑤非线性。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借助超文本链接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1)多维化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多维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人们要通过一维方式,依靠语言、文字、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

在这种方式下,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抽象逻辑能力。

为了改善表达信息的形式与能力,缩短传递信息的时间与途径,提高处理信息的速度与质量,就必须寻求一种最佳的、多维的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术途径。

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进入了视听觉并用,抽象逻辑与具体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的多维动态。

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与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2)多媒体的立体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标,也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

越来越多的教学软件采用超文本结构来组织教学信息,它鼓励以学生为中心,将系统流程的控制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选择和使用信息,选拔自己的认知环境。

多媒体课堂最引人入胜者,莫过于能引发学生想象和创造力。

如动画可以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地去创用,图像可以使原来肉眼看不清的东西放大、旋转、做出各种奇妙的变化等。

学生不但可以选择、感知,而且还能动手编辑、创作。

这种学习环境可以促进人们的感官与想象力互相配合,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灵感。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方便条件,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进度、时间和地点。

当学生直接通过教学媒体进行学习时,教师就有更多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个别指导,这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

(3)多媒体人机界面自然友好、操作简便,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多媒体系统中通常采用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等构成人机双向交流界面,以鼠标、触摸屏、声音选择作为主要输入手段,辅之以键盘输入,每一步都有直观的操作提示。

即使稍低年级的学生也能轻松自如地进行操作,就象玩游艺机一样,从而克服了畏难心理,而且悦目的屏幕效果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使学生乐在其中,兴味盎然。

(4)多种感官交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感官,能够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增进记忆,如果实现双方交流,即以学生与计算机的互动进行学习,其效果会更加明显。

多媒体系统就可以提供这样的一种环境,学生在其间可以充分发挥其各种感官的功能,如多媒体中文字、图形、图像和动画可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旁白、解说、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和逼真的效果声等可以剌激听觉;而双方交流式操作,不仅发挥了学生的眼、耳、手等器官的协同作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5)多媒体信息提供虚拟现实,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虚拟现实的应用,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完全真实的感觉。

比如,在给学生上《自然》课时,可以通过教学软件中的预设模型,使学生通过鼠标和键盘体现乘坐飞船遨游太空的感觉。

(6)有利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利用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可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和情境。

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所需的学习情境与学生双方互动,促使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体现出以学习者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建构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7)有利于教学改革。

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媒体的使用,给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带来了冲击,教育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育手段实现了多媒体化,教学方法实现了多样化,教学过程实现了双向交互化,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现代教育观、现代学习观、现代学校观、现代人才观等思想的形成,推进了素质
教育的发展。

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1)演示和模拟。

在教学中,多媒体可以用来进行辅助模拟,以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实验室中难以完成的、有害的、代价高的、耗费时间长的物理或化学实验,社会和历史现象也可通过模拟来再现,从而可以使学生在教室中就可以体验一个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

又例如,在小学《美术》课一年级下册《蚂蚁搬家》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cai课件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呈现故事起因,设置情境,从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教学。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常规课程教学的实验早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就受到普遍重视,现在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比如,在给学生上《社会》课时讲到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调出“沙尘暴”的音视频资料,再现“沙尘暴”的“威力”,使学生如临其境,给学生以强烈感官刺激,这样再引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比传统的就重要性讲重要性效果好得多。

(3)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为现代教学系统增添了全新的强大手段,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学到学校的各种常规课程,比如在小学《自然》第十册《种子的萌发》一课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了解种子萌发的全过程。

(4)在线讨论。

在课堂上利用internet网络或局域网与其他人建立在线讨论组,甚至可以同其他地区的学生一起讨论同一个问题。

(5)可以开
展个性化的教学和培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本学课的考试、培训、随机抽取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学生也可对同一问题进行反复学习,大大增强了学习效果,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物力。

(6)可以进行远程教学。

如阜阳市实验小学就实现了同北大附小的互动远程教学。

(7)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在多媒体信息网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上面也许多教学资源,即使异地信息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调用,实现资源的共享。

四、多媒体教学的未来展望
多媒体教学是一项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广阔前途的事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必将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一是传输更加网络化。

多媒体信息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传输,学习者可以在任何一台在网计算机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二是学习资源更加系列化。

它可以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各种形式的系列教学软件。

三是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

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使用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综合分析等。

四是个人学习的时空更加自由化。

现代远程的教育的兴起,使学习者学习的空间扩大了,学习者不仅可以在学校里学,还可以在家或其他地方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