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1)2、事件管理程序 (7)3、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测管理程序 (14)4、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18)5、运行控制程序 (25)6、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30)7、安全交接班管理制度 (38)8、安全标志管理办法 (39)9、安全生产责任制 (42)10、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 (57)1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59)12、集体外出活动安全管理规定 (62)13、减排实施细则 (65)14、重点要害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67)15、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 (70)16、安全组织网络管理规定 (73)17、安全保卫教育培训规定 (75)18、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80)19、消防管理办法 (84)20、职工劳动保护管理规定 (102)21、职业病报告和管理规定 (105)22、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 (109)23、危险作业管理规定 (114)24、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20)25、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 (125)26、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规定 (132)27、安全(环境)工作考核办法 (137)28、35KV变电站值班制度 (140)29、安全用具的使用及管理制度 (142)30、35KV变电站交接班制度 (145)31、35KV变电站事故处理措施 (147)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公司)生产活动、产品及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方法,以便充分辨识公司的环境因素,合理评价其重要性,并进行控制策划,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本部、各卷烟厂、烟草薄片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控制的策划以及更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YGS G ZB001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办法Q/GYGS G AB002 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奖惩办法3 术语和定义3.1 环境: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4 职责4.1 安全保卫部职责4.1.1 负责组织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状态进行监督、抽查。
4.1.2 负责审核、汇总公司本部各部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结果,审核各卷烟厂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结果,建立公司《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卷烟厂安全管理部门职责4.2.1 负责组织本单位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的策划,对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状态进行监督管理,监督各部门落实本部门范围内环境因素的监控与管理。
4.2.2 负责审核、汇总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结果,建立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上报公司安全保卫部。
4.3 其它部门(含各卷烟厂)职责4.3.1 负责具体实施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的策划,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状态进行监控,具体负责本部门范围重要环境因素的监控与管理。
4.3.2 负责汇总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结果,建立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3.3 负责将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核并签字认可的《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报本单位安全保卫部。
5 控制要求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流程图5.1.1 原则上公司安全保卫部每年10月前组织各部门、各卷烟厂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a)当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更或修改时,应进行环境因素更新;b)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后应进行环境因素更新;c)新、扩、改项目或产品结构、生产工艺、设备发生变化时,应进行环境因素更新;d)发生其他变化需要进行环境因素更新时,应进行环境因素的更新。
5.1.2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应覆盖公司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以下内容:a) 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b) 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c) 七种类型: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社区环境问题、固废污染、主要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其它地方性环境问题。
5.1.3 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a) 确定本单位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b) 确定该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c) 确定环境影响,对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
5.1.4 环境因素分类环境因素分为以下四类:a)Ⅰ类:水、气、声、固废等污染物排放或产生;b)Ⅱ类: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c)Ⅲ类: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d) Ⅳ类:其他(潜在泄漏、火灾爆炸隐患、生态环境破坏对员工健康影响等)。
5.2 环境因素的评价5.2.1 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在评价环境因素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的规模、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法律法规的要求、技术难度、经济费用、相关方的利益、组织的公共形象、企业的竞争力、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组织风险等。
环境因素分为一般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
5.2.2 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c)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5.2.3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因素评分法和是非判断法对不同类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5.2.3.1 多因素评分法Ⅰ类环境因素采用多因素评分法进行评价,评价步骤分三步进行:a)第一步:将A、B、C、D、E各因素设定等级区间和分值,各因素分值的设定见表1;b)第二步:将每一评价因素的得分连加得出总分,∑= A+B+C+D+E;C)第三步:将总分与标准对比,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当A或B或C或D或E=5时,或∑≥15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其余为一般环境因素。
表1 各因素分值设定5.2.3.2 是非判断法(适用于Ⅰ、Ⅱ、Ⅲ、Ⅳ类中无法使用多因素法进行评价的情况)对于Ⅰ、Ⅱ、Ⅲ、Ⅳ类的环境因素,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直接判断为重要环境因素:a)违反法律法规或长期超标排放;b)直接可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控制措施(如泄露、火灾、爆炸等);c)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d)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e) 国家重点控制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的处置;f) 在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方面依据经营要求直接判定其中重要环境因素。
g)相关方有合理的抱怨等。
5.2.4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实施5.2.4.1 各卷烟厂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本单位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活动,对本单位各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充分性进行审核,对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合理性等进行初审,编制本单位的《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要注明现有控制措施。
对初步识别和评价的结果由本单位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报公司安全保卫部。
5.2.4.2 公司安全保卫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公司本部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将评价结果填入《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根据评价结果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
5.2.4.3 公司安全保卫部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对各单位上报的环境因素初步识别、评价结果进行审核,确定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5.2.4.4 公司安全保卫部将获得批准后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审查后的其它环境因素清单反馈到各部门、各卷烟厂。
5.2.4.5 公司各卷烟厂根据公司安全保卫部发布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审查后的其它环境因素清单,形成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发布。
5.3 控制措施的策划5.3.1 环境因素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控制:a)方案;b)运行控制;c)培训与教育;d)应急准备和响应;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5.3.2 环境因素的控制原则5.3.2.1 环境因素由其所在部门、卷烟厂实施控制,责任主体为所在部门、卷烟厂;公司安全保卫部对其中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5.3.2.2 关系目标、指标实现的重要环境因素需制定方案,投资项目由各部门、卷烟厂按Q/GYGS G ZB001《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办法》控制;其它的重要环境因素执行相应的运行控制文件。
涉及紧急情况的重要环境因素,由公司安全保卫部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5.3.2.3 其他环境因素在相关作业文件中制定运行控制措施。
5.3.3 依据以上控制原则,公司安全保卫部组织各单位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计划,形成《环境目标和方案一览表》,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控制计划应考虑以下要点:a)是否满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b)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c)是否会产生新的污染;d)是否选定了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5.3.4 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在相关作业活动区域显著位置公布,以引起作业者的高度关注。
5.4 环境因素更新5.4.1 各部门、各卷烟厂应把日常生产中新增的环境因素及评价结果,及时填写《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报送给安全管理部门,以便于及时进行更新。
5.4.2 各部门、各卷烟厂要保存本层次最新的环境因素记录。
5.5 各卷烟厂每年对所属人员应进行不少于1次关于环境因素识别、控制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做好记录。
6 检查与考核按照Q/GYGS G AB002《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对该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7 记录和保存期7.1 JL/GYGS AB004 环境因素识别、影响评价表保存期:至更新7.2 JL/GYGS AB005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保存期:至更新_____________________2、事件管理程序1范围本标准明确了工业公司事件报告、调查、处理程序和统计分析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公司范围内各类事件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GYGS GP005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Q/GYGS G ZB011 设备事故管理规定Q/GYGS G AB002 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奖惩办法3术语和定义3.1 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 (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