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同步练习

2020秋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同步练习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练习
一,选择题:
1.这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短期政权之一,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A.魏国B.西晋C.蜀国D.东晋
2.西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短期政权之一,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

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七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八王之乱” D.西晋迁都
3.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A.匈奴 B.羯族 C.氐族 D.藏族
4.有许多成语与我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有关,其中成语“风声鹤唳”源自于()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5.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南迁,大规模南迁的朝代是()
A.西晋、东晋 B.东汉、东晋 C.西汉、东汉 D.东汉、西晋
6.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A.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策略
B.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7.中国古代史上有多次战役不取决双方的兵力多少,而在于军事谋略是否得当。

下列战争属于以少胜多的是()
①巨鹿之战②赤壁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
A.三国时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末年 D.南朝时期
9.下列朝代有一个和其它不同,请选出这个朝代()
A.西晋 B.曹魏 C.东汉 D.东晋
10.跨越历史时空,我们来到西晋,下列说法现象不可能看到的选项是()
A. 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移
B.恢复分封制,建立王国,埋下了分裂和动乱的祸根
C.各种矛盾激化,鲜卑族攻破洛阳,西晋灭亡
D.“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二、填空题
1.西晋建立的时间:①年;建立者:②;都城:_③___;统一时间:④_;灭亡时间:⑤。

三、材料题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这样描述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据《晋书·地理志》记载,由于南迁人口实在太多,东晋设置了许多州、郡、县,有些地区的南迁人口甚至超过了当地人口。

如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共有人口42万,其中22万为南迁人口,可见南迁人口之多。

又如刘宋时清查贵族隐藏的人口,余姚县一次就清查出10000多人,而那时全县在籍人口不过三四万。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江南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2)材料二中南徐州、余姚等地人口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3)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4)结合所学知识,对南徐州、余姚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晋统一全国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63年,魏国灭蜀;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晋朝,仍以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军队攻占建业,吴国灭亡。

三国鼎立局面最终结束,中国又一次从分裂走向统一。

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有难度一般,考查的是西晋统一全国的相关知识。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八王之乱”影响的相关知识。

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对西晋“骤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削弱了西晋的统治力量,对西晋“骤灭”产生了重要影响。

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八王之乱”影响的相关知识。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胡内迁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内迁。

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五胡内迁的相关知识。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淝水之战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苻坚为了统一全国,和东晋在淝水展开激战,结果前秦打败。

在逃亡的路上,前秦士兵惊魂不定,听到风声、鸟叫声都以为是追赶的晋军。

所以“风声鹤唳”来自淝水之战,故选C。

【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的是淝水之战知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在什么朝代北人南迁的相关知识。

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中原人口纷纷南迁,大规模南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晋后期起,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南迁。

背井离乡的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走走停停、历尽艰辛。

在持续一百多年的移民潮中,南迁的朝代是西晋和东晋。

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在什么朝代北人南迁的相关知识,需考虑全面。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发展最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江南经济发展最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相关知识。

抓住关键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巨鹿之战是项羽和章邯发生的战役,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章邯的军队;②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③官渡之战是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④淝水之战是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所以①②③④
都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知识,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胡南迁的朝代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内迁。

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五胡南迁的朝代的知识。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都洛阳朝代的有关知识。

阅读题干所给关键信息:“有一个和其它不同”,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曹魏、东汉,这三个朝代都定都洛阳,而东晋定都在建康。

由此分析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的是定都洛阳朝代的知识,需仔细审题。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晋历史的相关知识。

抓住关键词:“不可能看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社会上各种矛盾激化,匈奴攻破洛阳,西晋灭亡。

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填空题
1. 【答案】①公元265;②司马炎;③洛阳;④280;⑤316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晋历史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西晋历史的相关知识。

三、材料题:
1.【答案】(1)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

(2)汉人南迁。

(3)匈奴、鲜卑、羯、氐、羌。

(4)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汉人南迁前的江南经济的相关知识。

阅读材料送给关键信息:“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人南迁之前,江南经济水平较低,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

(2)本题考查的是汉人南迁的相关知识。

阅读材料所给关键信息:“南迁人口实在太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晋后期起,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南迁。

背井离乡的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走走停停、历尽艰辛。

在持续一百多年的移民潮中,南迁的朝代是西晋和东晋。

(3)本题考查的是五胡内迁的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内迁。

本题考查的是北人南迁影响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持续一百多年的移民潮中,流亡江南的人口有百万之多,他们定居下来后,带去的先进技术传给当地人们,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五胡内迁、汉人南迁和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相关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