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龙城街道深惠高速南600m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图》(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2008.1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6、《建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由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进行地质灾害勘察;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进行边坡危险性评估、设计。
本边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黄阁路南侧,龙城第十二废品收购站后侧。
坡底为龙城第十二废品回收站场地围墙,间距2-3M。
其地理坐标为X=348466,Y=133154。
该边坡为人工开挖而成,西北一东南走向,呈直线形,全长约98.2m,坡高约1.5~13.9m,坡度约为30~50。
该边坡土体裸露,没有进行任何绿化和防护。
坡顶已较为平缓。
由于前段时间连续暴雨冲刷,边坡水土流失严重,在边坡南端形成了深切沟,造成流泥及崩塌灾害。
在边坡中部发生了一处小型滑坡,滑坡体高约15m,主滑线长度约20m,滑坡面积约300㎡,体积约600m3,滑动面埋深约为2M,现场地滑坡体已完全清理完成,坡面不规则,局部发育冲沟。
该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地表水控制,再次发生滑坡、崩塌的可能性大,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
根据该边坡特点,并考虑到安全、经济及施工便利等,拟采用如下方案对该边坡进行治理,该边坡主要分为三个支护段:1、1-1剖面(AB段):该段支护坡底线长度约23.6m,坡高约1.5-11.5m,现状坡率约为1:1.2,拟与中部平顺开挖至1:1.5~1:2,采用锚杆+人字梁支护。
2、2-2剖面(BCDE段):该段支护坡底线长度约55.1m,坡高约11.8~13.9m,坡率约为1:1.5~1:1.6,基本保持现状坡形,采用锚杆+人字梁支护。
3、3-3剖面(EF段)该段支护坡底线长度约19.5m,坡高约2~13m,现状坡率约为1:1.2~1:1.5,拟与中部平顺开挖至1:1.8~1:2,采用锚杆+人字梁支护。
4、坡顶设置600*600M7.5砂浆砌毛石水沟,坡底设置800*600M7.5砂浆砌毛石水沟,沟壁厚均为300㎜,沟底均采用120㎜厚C10钢筋砼垫层。
工程主要材料用量:(1)水泥:175t(普硅32.5R)(2)锚杆、格构梁等钢筋39.5t(3)C25砼145m3(4)C10砼48m3(5)毛石103m3(6)钢管综合脚手架、安全网1350m2三、施工部署1、施工顺序a.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60天。
(后附施工进度计划表)b.施工顺序边坡治理施工流程图2、在雨天施工,须做好排水工作设施,场地周边,挖沟疏水以利雨后能及时将场地积水抽排导走。
3、施工人员及组织机构详见下图表:劳动力需用计划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深惠高速与嶂背路交点南600m处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组织机构图四、主要机具进场表1、风动式潜孔冲击钻机1台12M3空压机1台1T低速卷扬机1套配套电焊机2套注浆机1台砂浆搅拌机1台2、手推车10部3、全站仪1台4、水准仪1台5、建筑脚手架1350m26、其他机具:安全帽、安全带、防护工作鞋、作业安全绳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施工前准备工作⑴.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施工场地隔离与维护,以及出入口开通、机械设备检修、劳动力安排、场地规化、材料堆放、临时设施、防火、排水等工作。
⑵.详细阅读施工图,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与图纸会审工作。
⑶.按施工要求,搭好施工作业平台与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工艺⑴、土方施工根据设计边坡坡面要求,对现状边坡坡面进行人工修整,采用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确保坡面平整、感观良好。
⑵、锚杆施工①、锚孔定位按设计图要求定位,测放格构梁位置,确定人字梁主梁与次梁交点及人字梁次梁顶(即锚杆孔位),孔位偏差控制在20mm内。
②、锚杆成孔采用风动式潜孔冲击钻机干钻法成孔,与水平夹角15~20°,孔径130mm成孔深度应比设计孔深长20cm。
③、锚筋安放、注浆、端头锚固锚杆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放入前应检查钢筋质量与长度,清洁锚杆,长度应与孔深相符,安放时应防止杆体弯曲、扭压,不得损坏注浆管和对中支架,插入深度不小于锚杆设计深度的95%,外露长度控制在150-300mm;锚杆灌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水泥为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常压注浆,必要时加入速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注浆必须在初凝前完成;锚杆钢筋应在放置前加工90°弯钩锚入格构梁中,弯锚长度不少于50㎝。
⑶、格构梁施工①、梁槽开挖根据测量放样的格构梁位置人工开挖,人字梁主梁沟槽宽350mm深150mm,人字梁次梁沟槽宽250mm深150mm,开挖过程中必须对沟槽侧壁及底部进行通线,确保格构梁成型后外观良好。
②、钢筋制安、砼施工格构梁沟槽必须确保横平竖直,保正格构梁成型尺寸,偏差控制在5mm内;格构梁主筋为4Ф16钢筋,箍筋为Ф6.5@200,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d,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砼为商品砼,强度等级为C25,主梁挡水牙100*50㎜,次梁挡水牙100*50㎜,浇筑时要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及滑移流淌现象,格构梁每间隔20m应设置竖向变形缝,变形缝宽度约20mm,缝中填塞沥青麻丝,砼终凝后养护期不小于7d。
⑷、排水系统施工根据设计图纸水沟定位要求,开挖槽沟,坡顶截水沟、坡底水沟沟底均采用120mm厚C10钢筋砼。
①、坡顶毛石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毛石,,水沟内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坡度与山顶现状坡度相同,沟侧壁厚为300mm,水沟内壁采用20mm厚1:1.25水泥砂浆抹灰,每隔20m设置2cm沉降缝,采用沥青麻丝灌缝。
②、坡底水沟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毛石沟壁,沟壁厚300mm,水沟内截面尺寸为800mm×600mm,沟内壁采用1:1.25水泥砂浆抹面。
⑸、梁格内喷混植草①、挂网按照设计坡面要求清理坡面后再对格构梁间坡面满挂Φ2mm网孔50mm*50mm钢丝网,钢丝网利用U型钢筋钉固定,挂网时必须确保钢丝网与坡面连接牢固,网片与坡面土体间距宜控制在60mm;②、基层、种子喷播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将喷播基层土壤采用10-20mm孔径筛网过筛再与有机质、肥料、粘合剂、保水剂等按比列混合均匀,再分两次采用喷射机喷射,喷射厚度为80mm,基层施工完毕后再将灌木草种与附着剂、纸纤维、复合肥、保湿剂、水按比列混合后采用液压喷播机械进行喷播,喷播草种厚度为20mm;③、覆盖与养护草种喷播完毕,采用16g-18g/㎡无纺土工布进行覆盖,覆盖时应扎紧边口,用U型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养护过程中应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草苗长到5-6cm时再逐步揭开无纺布,揭布后应适时观察草苗生长情况,及时补充水分与养分,直至一年后转入常规管理阶段,确保草苗正常生长。
3、监测⑴、开工前于坡顶间距约20-30M设置位移沉降观测点(共设肆个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坡顶水平位移警戒值为3cm,允许值为5cm;⑵、施工期原则上每周观测两次,竣工后每15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每月观测一次;可根据变形速率调整观测时间间隔,观测期为两年;⑶、当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观测增加到每天一次;⑷、观测精度:水平位移测量变形点的点位误差为±6.0mm,沉降观测点高程中误差为±1.0mm。
⑸、每次观测结果当天进行编制成表和绘制成曲线图,并向有关单位通报;⑹、观测结束时,综合编制观测图表,编写报告,提交验收点初始读数;六、质量保证措施1、主要材料进场:钢筋、水泥除取得出厂合格证外,按规定批量,抽样送化验室试验,并取得合格报告;砂、石也应取样送样送检。
2、工地现场成立QC小组,对工程测量、人工挖孔桩、锚杆、毛石护坡及水沟砌筑等施工项目实施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3、监测数据及时处理,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七、安全措施1、在本工程施工中,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项目技术负责人、质安部长、专职环境安全员为骨干的环境安全检查小组,明确项目经理为工程安全的第一负责人。
2、在本工程施工中,将各部分施工内容的安全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作风。
3、落实执行文明施工细则及奖罚制度。
4、项目设专职安全员一名,各专业班组也设兼职安全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框图5、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防范要点⑴、本项目安全目标确定为“四无”即:①、无工伤死亡事故;②、无拆迁工程事故和设备安装工程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③、无边坡事故;④、无重大机电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⑵、根据本工程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七个方面①、防高空坠落事故;②、防起重伤害事故;③、防触电、雷击事故;④、防机械伤害事故;⑤、防行车交通事故;⑥、防火灾事故;⑦、防台风洪灾事故.6、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制⑴、建立完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分析安全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项目管理部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⑵、建立健全安全自检制度项目经理部建立二级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设质量安全部,配1名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施工班组设专职安检员、兼职安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自上而下分别实施检查任务。
同时认真接受建设单位安全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监理,接受社会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
⑶、编制详细的安全生产计划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对技术复杂、施工危险性大、多发易发事故的高处作业等施工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⑷、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或专项进行书面详细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开展新工人进场三级教育,凡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
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工程师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⑸、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重点对专(兼)职安全员、领工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架子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以及新工上岗、工人变岗和改变工艺等进行培训教育。
⑹、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参加检查人员,经理部每旬进行一次;作业班组每天进行一次,非定期检查应视工程情况如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而进行检查,并要有领导值班,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量进行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