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s-1-王维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试行)》解读
s-1-王维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试行)》解读
– – 空洞、不可实现、放之四海而皆准 与教育计划等内容脱节
例
宗旨及目标
“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造就特色鲜明、具有国际视野 的医学人才”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 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 观,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确 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以 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道路;强化办学特色、努力提 升核心竞争力;坚持开放发展 、合作交流,建设开放式、国 际化的办学体系
教育计划-课程计划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课程计划应与培养目标相关联一致,体现结果 导向(Outcome-based)
– 培养目标与课程计划(模式、方法、学时…的关联)
尊重规律,符合趋势
– 社会需要、医学进步、医学模式转变 – 符合医学教育规律要求,符合认知的发展规律 – 国情、校情的统一
教育计划-教学方法有多种
主导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讨论式教学:PBL、CBL… 关于PBL
– “老师提问,学生搜集,寻找答案” – PBL教材的问题
小班授课
– 改变传统的单向式授课模式 – 重点在于互动和启发
教育计划-讨论式教学意义
师生角色的互换—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教育计划-自主学习不是自学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解读 (第一版)
认证的概念与理解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体格检查” “预认证”有悖于“体格检查”的初衷
认证标准的解读
“十个领域内容是联系的、相关的” 应围绕毕业生培养要求考虑标准的实现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百年史上的第一部标准 对中国现代医学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 能力、国际视野、高素质的医 学领军人才” “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 的办学定位,…“医德为先, 能力为重,面向基层,服务大 众”的办学宗旨,培养服务于 基层的医疗骨干
例
宗旨及目标-北京大学医学部
办学定位
– 立足教育、服务国家、领先行业、面向世界
教育理念
– 仁智兼养,德理双修,为人为学相统一
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专业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育质量监控及评价的主要依据
—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 —2002年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实质等效
以国家医学教育政策为依据 借鉴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 参照全球和区域标准
– 《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 (WFME) – 《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 (IIME) –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 (GMER)
教育计划
1. 2. 3.
课程计划 教学方法 科学方法教育
4. 5. 6. 7. 8. 9.
办学标准的重要内容 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自然科学课程 生物医学课程 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医学伦理学课程 公共卫生课程 临床医学课程
4-9.各类课程
10.
课程计划管理
谁修订(师生的作用)、课程模式、教学方法、 学时、选修必修、考核评价、实践实习…
自主学习:自立、自为、自律 学生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
自主设计学习目标、学习 策略、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学习地点、时间 内容、方式 对学习顺序、需求、资源 节奏、计划负责任 独立完成学习过程 自我评价
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南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开展 个体化教育 教师由授课者变为学习过 程帮助者和指导者
教师与学生参与和理解
教育计划-课程体系与整合
课程体系主体:学科为中 心还是器官系统为中心? 整合:培养学生整合知识 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 应视学校的情况,逐步推进 和开展 – 目的是通过学科间的联系和 融合,减少学时和重复 – 关注受益比例、可否推广 – “xx重点班”的形式值得关注
“组合 ”
“整合 ”
教育计划-科学方法教育
– “总体情况良好” – “用人单位满意” – “得到一致认可” – “专业调查”依然肤浅
遵纪守法、崇尚医德、伦理意 识、沟通交流、实事求是、团 队合作、批判精神、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生命科学(医学)
3.
技能目标(能力)
临床医疗、临床循证、社区卫 生服务、使用信息、健康宣教、 交流、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宗旨 目标
教育 计划
学生成 绩评定
办学标准
10个领域 44个亚领域 教育 评价 教育 资源
知识目标 (10条)
技能目标 (13条)
学生
教师
1、毕业生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毕业生质量标准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 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思想道德 职业素质目标 (12条)
毕业生的质量是衡量医学 院校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
依据社会的期望和区域发展需要,明确宗旨和目标 (办学方向,应宏微相济)
– – – – – 办学定位:体现区域特色、学校层次与社会期望 办学理念:如何培养学生,体现学校特色与定位 发展规划:应有中长期规划,并确实执行 培养目标:关键是体现特色与可执行 质量标准
强调相关利益方参与制定和全校师生周知 常见的问题是
例 评价之后干什么? 毕业生素质评价
毕业生能力评价 毕业生调查目的— 改进培养方案
第二部分:办学标准
改革 发展 管理 行政 科学 研究 宗旨 目标 教育 计划
学生成 绩评定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教育办学标准
– 办学的全部环节-
办学标准 10个领域 44个亚领域
教育 评价 教师
学生
教育 资源
宗旨及目标
与公认的全球标准相一致 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改革 趋势、教育方法 涵盖本科医学教育各环节 体现对各学校改革与发展 自主性的尊重,承认差别, 给与延伸的空间 教育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2、办学标准
思想道德 职业素质目标 (12条)
改革 发展 管理 行政 科学 研究
知识目标 (10条) 技能目标 (13条)
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教育结果的要求,但是常常被忽视,且评价手段不多,与办学标准脱节
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毕业生调查的内容 “教育评价”之毕业生质 量要求与依据 须反映在教育计划中,体 现结果导向的教育设计 “朴实”毕业生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