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中学时代


• 实现梦想,需要付出 努力,并落实具体行 动
• ①努力,需要立志;
• ②努力,需要坚持;
• ③努力,需要方法。 (哪些方法?)
4、本课重点
• 1、概述进入中学与小学相比的新变化。 • 2、中学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 3、青少年为什么要有理想? • 4、青少年的梦想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 5、中国梦。 • 6、我们该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 7、努力的方法有哪些?
• 2、“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给我们 的启示有 ( )
• A、梦想带给我们动力 • B、我们获得的成就取决于梦想是否远大 • C、平静的日子因为有了梦想才回散发光芒 • D、要正确处理好心与舞台的关系 • 3、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我们要实现梦想就要 ( )
5、练习
• 1、今天,是我第一次迈进中学的大门,与 六年前不同的是,那时我是依偎着父母迈 进小学大门的,现在我是在父母辛未的眼 神下打不跨入中学大门的。跨入中学大门 意味着 ( )
• A、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目标和挑战 • B、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教师和教材 • C、我们告别了少年,已经长大成人 • D、我们已经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
• 哈佛大学图书馆有这样一句话:此刻打盹,你将 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 思考:我们该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 ①中学时代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可以为我 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 生命进程。在此期间,我们开始探寻生命 的奥秘,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开始 磨砺意志和品格,提升智慧。
• ①有梦想就有希望;
• ②编织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让生活更有色彩。
• ①梦想必须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 ②梦想必须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
国梦”密不可分。
•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它包括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和人民幸 福梦。
• 想一想:1、你期待初中生活能给你带来什么?( 或者说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 2、阅读P.5到P.7,说明初中生活能为我们提供什 么样的发展自我的机会?又有什么挑战?
2、新期待
• 材料一:嘉怡在日记中写道:从跨入初中校门那一刻起 ,我就意识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中学生了。前方的路虽 然有些陌生,但是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我要告别过 去的任性和调皮,新的生活已经开始,我必须去面对新 的目标和挑战。
第一课:成长的节拍
学习目标
• 1、认识到初中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起 点;
• 2、了解初中生活的新变化、新要求; • 3、具备新的期待和梦想; • 4、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期待,掌握
其内容和方法; • 5、热爱中学生活,适应中学生活。
1、新起点
• 情景一:2016年3月下旬,青岛57中举行了为期五 天的市南东三学区六年级学生“初小衔接一日游 学”活动,东三学区南京路小学、福林路小学六 年级全部学生和班主任老师及部分学生家长分批 到57 中进行参观、体验、学习。
• 材料二:著名诗人流沙在《理想》一诗中写道:理想是 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 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 问题:1、进入初中阶段,你该怎么样去抓住机会,迎 接挑战?你对未来有什么梦想?
• 2、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 3、我们的梦想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3、实现理想的途径——努力
• A、把目光放长远些,身边的小事不必计较 • B、制定完美的学习计划,这样就可以体验成功了 • C、把梦想的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落实到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 D、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 情景二:升入初中后,我们经历了军训和一周的 初中课程适应性学习,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 功课从“寥寥无几”到“五花八门”,老师从“ 里里外外”到“大幅放权”,同学从“街坊邻居 ”到“五湖四海”。
• 说一说:请用你的亲身经历说明中学与小学相比 有什么新的变化?
• 情景三:温家宝在《我在南开中学的日子》的报 告中分享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中学生活:对刚踏进 南开中学的我来说,学校完全另外一个天地,那 时,我学数理化从不满足考分,而是用心培养自 己的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 养成了我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志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