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战后政治发展概述

日本战后政治发展概述

日本战后政治发展概述一、日本政治概况1、国会与国政国会内政党称为“会派”国会运营(1)内阁提名(2)预算(3)法案提出、审议(4)信任案、不信任案(5)解散、延长众、参两院的关系议席数预算提出权51席议案提出权21席运营委理事31席(参见柳原修《日本的国会与政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2、选举选举的方式影响选举的因素3、政党与派阀4、关于右翼辻政信——战后参加众议院选举,当选,无所属濑岛龙三——临时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委员,中曾根康弘行政改革中最大的合作者,作为中曾根康弘密使访韩石原莞尔——“元帅”木村武雄福田赳夫——与汪精卫政权的关系儿玉誉士夫——战后右翼巨头,与河野一郎关系密切创价学会——公明党二、日本战后发展及成就1、经济(1)恢复期1945——1955(2)高速增长期1955——1965——1975池田内阁《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下村理论)(3)低速增长期1975——1985田中内阁《社会经济基本计划》(“日本列岛改造论”)中曾根内阁《80年代社会经济的展望和方针》(4)泡沫经济期1985——1995宫泽内阁《生活大国五年计划》(5)后泡沫经济期1995——(高龄少子化社会)2、外交(岸信介内阁确定外交三原则)(1)占领期:以独立媾和为主要课题,以驻军代替占领。

全面媾和(日本与美、苏、中等战胜国全面媾和)、片面媾和(与美国单独媾和)代表:日方池田勇人美方杜勒斯(2)日美安保条约(3)日苏媾和(日苏关系正常化、北方四岛问题),加入联合国,1956年(4)外交三原则及外交传统1957年9月岸内阁《外交蓝皮书》三原则:“联合国中心主义”“与自由主义各国相协调”“坚持亚洲一员立场”外交传统1、岸内阁启用财界出身的藤山爱一郎出任外相,自从日本外相基本全部来自大藏官僚或财界出身人士。

2、对华对台关系对华松村谦三为代表、对台滩尾弘吉为代表(5)冲绳归还、无核三原则(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1953年12月24日,日美签订关于归还奄美群岛的协定1968年4月5日,日美签订关于归还小笠原群岛的协定关于归还冲绳的讨论日本政府内部:教育权剥离的部分归还全部归还可以运进核武器的带核归还无核归还(外相三木武夫主张)1972年5月15日,冲绳正式归还日本全部归还、无核归还1972年6月,佐藤荣作宣布引退,辞去总裁总理职务田中角荣谈核武器问题1972年6月11日出任首相前夕,在田川诚一著作《松村谦三与中国》出版纪念会上说:“日本不认为持有它(指核武器)有意义……日本有如此大的经济力量,如此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要造,马上就可以造。

但是,日本不造。

该做的事做,不该做的事不做。

”(6)日韩关系正常化(7)中日邦交正常化(8)经济外交(包括能源外交)(9)海湾战争(10)“入常”3、科技文化从“贸易立国”到“科技立国”、“人才立国”三、日本战后保守政治分期1、占领时代(从吉田学校到保守合同)2、官僚优越——岸、池田、佐藤3、三角大福(中)4、“新领袖”——安、竹、宫(河野洋平)——自民党衰落(分裂)1993宫泽下台上世纪90年代,日本自民党、印度国大党及意大利等西方国家长期执政的包容型党失去政权。

四、占领时代1、政党重组与整合2、新宪法颁布于“开除公职令”:新生代平民政治家登场(田中、中曾根)3、吉田自由党:官僚政治的开端(池田、佐藤崛起)4、“开除公职令”解除:党人派回归,吉田——鸠山抗争5、保守合同(1955年体制、自由民主党成立)6、日本在战后得以建立民主政治的条件(1)对新宪法“主权在民”精神的深刻理解议员立法——田中的建设、道路、能源立法;中曾根的原子能立法(2)战后时代的战斗精神为独立和重建战斗;左右派之间激烈的争夺,并在争夺中逐步建立植根于民众的政治基础(3)并充分激发和释放的创造力作为平民政治家对国家民族所面临的问题具有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其政治行为又是最直接植根于日本社会、文化及情感的,创造了新的政治结构。

田中“越山会”;中曾根“青年政治恳谈会”;“青云塾”、“菖蒲会”★“青年恳谈会”1945年创办,1948年完善会规、增加成员经费:五岛庆太提供3万日元,久原房之助(五島昇岳父)协助场地:虎门附近一家荞面馆二楼饮食:五島昇带酒五、自民党派阀(55体制初期)1953年11月,自由党分裂,鸠山一郎、三木武吉、河野一郎等8人退党后拒绝复党,成立日本自由党。

1954年1月,日本自由党与改进党合流,成立日本民主党。

1955年社会党左派、右派合流。

11月15日,自由党、日本民主党合流成立自由民主党。

55体制形成。

1根据派系源流划分保守本流池田派(宏池会)池田勇人、前尾繁三郎、大平正芳、铃木善幸、宫泽喜一佐藤派佐藤荣作、保利茂、田中角荣、桥本登美三郎、爱知揆一、松野濑三保守旁流岸派岸信介、福田赳夫、川岛正次郎(···椎名悦三郎)、藤山爱一郎河野派(春秋会)河野一郎、中曾根康弘、园田直大野派大野伴睦、村上勇、船田中、中川一郎改进党系三木派三木武夫2根据派阀势力对比(是否产生过总裁、掌握内阁、国会和党内职务数量)划分(官僚和党人的派系对立是自民党的一个特点):主流派池田派、佐藤派、岸派——官僚派非主流派大野派、河野派、三木派——党人派3根据是否总裁派及对总裁派的态度划分主流派总裁派和与总裁派合作的派系反主流派与总裁派对抗的派系中间派立场处于主流派、反主流派之间或不明确表明立场的派系(多为势力较小的派系)六、自民党政权史(政权争夺史)自民党结构:总裁;干事长、总务会长、政调会长(三巨头,另加副总裁称四巨头)总理大臣;阁僚;政务次官地方——都(县)知事;县议员(一)战前党人政治家的谢幕◎鸠山内阁1、三木武吉的悲愿2、河野一郎最后的辉煌3、群星璀璨:大野伴睦、松野鹤平、广川弘禅、大麻唯男、重光奎硕果仅存:三木武夫(二)官僚开始掌舵◎岸内阁主要派系:岸派、佐藤派(田中角荣初次入阁)、池田派支柱政策:日美安保条约引退:反日美安保条约运动——岸退阵◎池田内阁主要派系:池田派、佐藤派(岸派福田赳夫系加入)支柱政策:《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宽容(宫泽喜一提出)与忍耐(大平正芳提出)引退:池田首相患喉癌★宏池会阳明学者安冈正笃命名,取自东汉马融《广成颂》:“栖迟乎昭明之观,休息乎高光之榭,以昭乎宏池,镇目以瑶台,纯以金提,树以蒲柳,被以绿莎”。

宏——广——广岛(池田故乡);池——池田。

1957年结成,前身下村治学习会——下村理论:即高速增长理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理论基础主要成员:池田勇人时期:前尾繁三郎、大平正芳、铃木善幸、宫泽喜一、小坂善太郎等大平正芳时期:伊东正义、佐佐木义武、斋藤邦吉(大平三羽乌)、田中六助、服部安司等铃木善幸之后陷入混乱:“六一战争”(田中六助×宫泽喜一)、“加藤之乱”★反池田三连任的斗争(池田勇人×佐藤荣作·藤山爱一郎)★池田首相指名争夺战(佐藤荣作×河野一郎)——田中·大平组合开始发挥作用(三)角福战争“决断与执行”“政治=力量,力量=数量,数量=金钱”“协调与合作”“政治是最高的道德”◎佐藤内阁主要派系:佐藤派(人事的佐藤)支柱政策:经济安定增长;冲绳回归、无核三原则1、保守安定局面下的暗流涌动★宏池会势力衰落★福田赳夫成为“自民党皇太子”★田中角荣势力迅速增长★中曾根康弘向佐藤派靠拢2、田中军团形成★田中角荣从政初期,由于在自民党总裁之争中支持吉田茂(反对山崎猛),并在干事长职位之争中支持佐藤荣作(反对三木武吉·广川弘禅),称为吉田·佐藤派系骨干★岸信介改造内阁初次入阁担任邮政大臣★池田内阁时期担任大藏大臣、政调会长等内阁和党的重要职务★佐藤三连任(佐藤荣作×三木武夫×前尾繁三郎)★田中角荣利用干事长职务培养亲信★1970年9月中旬开始组织面向初次当选议员的学习会(如月会)负责人:龟冈高夫、竹下登、金丸信★政策方面,制定城市政策大纲(《日本列岛改造论》的基础)以下河边淳为中心,召开82次讨论会,由早坂茂三、麓邦明负责制定★参议院方面,打击支持福田的参议院议长重宗雄三(辞去干事长职务,推荐保利茂,借以拉开与保利的距离)★构建田中派的核心力量:财界,小佐野贤治元老议员,木村武雄、西村英一中坚议员,二阶堂进、金丸信、竹下登、山下元利、小泽辰男、龟冈高夫年轻议员,小渊惠三、桥本龙太郎、梶山静六、羽田孜、奥田敬和、渡部恒三、小泽一郎3、田中为总裁竞选进行的安排★田中角荣就任通产大臣,仅用三个月解决了日美纤维贸易摩擦问题★拉拢佐藤派内实力人物(1)与佐藤保持联系并倾向于田中派:西村英一、桥本登美三郎(2)政策上辅佐田中:爱知揆一、木村俊夫(3)统率并指导田中派年轻议员:桥本登美三郎、木村俊夫★田中派成立,元旦聚餐木村武雄的爆炸性发言——1972.5.9田中派正式成立(81人)★二阶堂进、金丸信、龟冈高夫、早坂茂三等人构成竞选工作核心团队★大平正芳取代前尾繁三郎成为宏池会会长(田中·大平同盟)大平正芳前尾繁三郎4、各派的策略与目标(1)田中(当选)约120——130人★联合中曾根,全力争取中间派,在第一轮投票中取得第一位★与大平、三木形成二、三、四联合(2)福田(当选)约130——150人★鼓动大平、三木、中曾根参选,从而减少田中在第一轮中的票数★争取与田中实现一、二联合(3)大平(争取更多选票,为下次总裁选举做准备,并必须超过前尾繁三郎上次的96票,以巩固派系领袖地位)约80——100人(4)三木(参选巩固派内团结,不参选会被其他派系拆散吸收)约50人(5)中曾根(参选巩固派内团结,争取发展空间,为下下次总裁竞选做准备——由于资金不足而不可能马上争夺总裁职位)约30人(6)佐藤总裁介入,但由于田中的行动,佐藤已无法指挥佐藤派——佐藤派分裂(田中派×保利系)约15人(保利系)5、最终决胜★以中日邦交正常化为前提,田中、大平、三木三派形成政策同盟★中曾根放弃参选,转而支持田中——中间派全部倒向田中(田村元、江崎真澄-水田派)★1975.7.5总裁选举第一轮:田中角荣156票○福田赳夫150票×大平正芳101票○三木武夫69票○(中曾根康弘)○第二轮:田中角荣280票○福田赳夫190票×(四)内外形势日趋复杂——三角大福(中)时代自民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田中内阁主要派系:田中派,联合大平派、三木派、中曾根派,中间派及福田派支柱政策:日本列岛改造论;中日邦交正常化;石油危机对策重视演艺界(女性)议员培养:电视剧演员山东昭子“歌坛大姐大” 志村爱子李香兰山口淑子下台:金权问题;参议院选举失利(在党内引起不满,党外当时并无反响)◎三木内阁主要派系:三木派、大平派、福田派、中曾根派(干事长)洛克希德案★跨派系议员团体开始大量出现:河野洋平组建“政治工学研究所”,主要是年轻议员和与河野家族关系密切的议员,包括田中、三木、中曾根等派议员23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