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 新教学设计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一、概述《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 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
分二目,第一目“代代相传的精神”,旨在引导学生明 确: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 斗;第二目“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 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鼓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事业;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特别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从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重要性。
2、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和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收集有关艰苦奋斗精神的名言、警句、典故等,引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激发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学生所学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感悟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3、结合具体事例强化探究、感悟的过程,加强情感体验,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相关结 论。
,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想升华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2、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从小树立 艰苦创业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农村九年级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了解不深刻。
2、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感受不深。
3、班级学生有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溺爱,吃苦精神不足。
4、大部分学生为留守青少年,学生有艰苦体验,但不愿吃苦。
5、学生有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但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6、学生具有积极探索、乐于创新等特点;四、确定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艰苦奋斗 与时俱进教学难点: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实现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学生活动探究——教师讲解——学生感受体验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通过观看“千手观音”及其幕后图片,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艰苦奋斗的概念。
2、创设情境,引出辩题。
通过辩论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课堂,发表自己的见解,提 供学生反馈课堂的平台,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活动设计水平。
3、通过展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谈一谈”,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启发示教 学。
4、通过深化教育,延伸课堂,目的在于让学生践行艰苦奋斗精神。
[例如:当堂深 化:通过今天的学习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实践深化:每位同学 收集一个关于艰苦奋斗的事例(关于同学、父母、朋友等等)组成一本艰苦奋斗事例集。
]5、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的教育思想,在本课教学设计中 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淡化教育痕迹,把教学意图隐蔽起来,把知识融入生命,给生 命注入知识,设计出参与性强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辩论中学,在情境中悟,在应用中 思,以此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思想品德 教育,要注重情感教学和行为指导,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实现知行 结合。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流程图展示视频 展示文本展示图片、文本 展示图片、文本开始唇枪舌战辩一是否辩不同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表 谈一是现否谈感受艰苦创业精神说一说是否引导学生观察 图片,讲解知识 教师组织、监 督、评价引导学生观察 图片,讲解知识引导学生观察 图片,讲解知识本课小 结七、教学媒体选择分析 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计划表(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资源的知识点才需要填写此表)知识点资源名称 素材类型 水平来源使用时 应用方式和作用 间1 感受艰苦奋 “ 千 手 观 视频斗精神音”感 知 与 下载 体验6 分钟情景导入,激发 动机2 感受艰苦奋 “ 千 手 观 图像斗精神音”幕后图片感知 下载2 分钟 教师讲解3 感受艰苦奋 时代精神 斗精神图 像 + 文 感受 本下载3 分钟教师讲解+自主阅 读4 感受艰苦创 陈水花的例 图 像 + 文 感受业子本下载4 分钟教师讲解+自主阅 读5 践行艰苦奋 怎样传承艰 文本斗精神苦奋斗精神体验 开发2 分钟 学生思考资源内容描述说明(请详细说明此知识点信息化资源的主要内容,此表需要与教学设计紧密 挂钩,同时在收集、下载、处理和开发素材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与完善): 1、感受艰苦奋斗精神,一段 RM 视频,长度约 6 分钟,流量不超过 256KB/S,主要内容是 2005 年春晚的那段视频,保存在素材文件下,文件名为“千手观音.RM” 2、感受艰苦奋斗精神,图像:“千手观音”幕后图片,大小 600*480,JPG 图像,文件名为 “千手观音幕后图片.jpg1——4”; 3、感受艰苦奋斗精神,图像:“时代精神 1—3”,大小 600*480,JPG 图像,文件名为“时 代精神.jpg 1—3”;文本:唇枪舌剑,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容,文件名为“唇枪舌剑.txt,艰 苦奋斗精神的内容.txt, 4、感受艰苦创业,图像:陈水花的例子,大小 600*480,JPG 图像,文件名为“陈水花的创 业历程.jpg”。
文本:陈水花的创业历程,文件名为“陈水花的创业历程. txt” 5、文本:践行艰苦奋斗精神, ,文件名为“怎样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txt” (样式:资源名称,主要内容)说明: 1) 水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 名称:为此知识点的信息化资源起一个名字 3) 类型:指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包括 flash),或者上述几类的组合,比如:“图+文+声”,注,可以自定义其它类型(一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来集成中演示 型课件中),如认知工具类 4) 来源:开发、现有、现有需修改、下载 5) 使用时间: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时间 6) 应用方式:该资源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 7)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学习 媒体 知识点目标 类型媒体内容要 点教学 作用使用 方式所得结 论占用 媒体来源时间艰苦奋 理解 影视 千手观音斗片段BF F理 解 艰 10 下载 苦 奋 斗 分钟 精神代代相 理解 多媒 艰 苦 奋 斗 在 AC C传的精体课 不同时代的件神例子理 解 艰 3 分 下载 苦奋斗 钟 的代代 相传的精神艰苦创 理解 多媒 陈 水 花 创 业 CF F体课业历程材料件理 解 艰 5 分 下载 苦奋斗 钟 集中表 现为创 业精神怎样传 体会 多媒 生 活 上 学 习 KA体 会 践 3 分 自制承艰苦体课 上的践行件行艰苦 钟奋斗精奋斗精神神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 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 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 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 —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教师:今天非常高兴能来的同学一起学习,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份见面礼,想不想知道是什 么? 学生:想…… 教师:播放录像《千手观音》 教师:同学们看过这个舞蹈吗你们觉得对这个舞蹈怎么样学生:美、好看、整齐、协调…… 教师:你能想象如此美仑美奂、整齐划一的舞蹈竟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 21 位聋哑演员 出演吗(出示字幕“聋哑挑战命运 精彩舞出「千手观音」”) 教师:这连正常人都很难做到的动作,你知道残疾演员是怎么做到的吗(出示幕后故事图 片) 教师:看了这一组图片,对比刚才优美的舞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刻苦训练、自强不息、决心…… 教师:说的真好,正是有了这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艰苦奋斗精神,才 有了这震撼人心的表演,被评为 2005 年春节晚会上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
板书:艰苦奋斗 二、学习新课,你我同行1、“辩一辩”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辩题)情境:小华学校即将开运动会,他想买双运动鞋,于是走进一家商店选中一双需要298元的“李宁牌”运动鞋但回去一说,妈妈却说:“我们家的生活水平的有很大的提高,虽没有必要像我们以前一样穿的无法鏠补才买新鞋,但你还有好几双鞋很新,先穿穿再说吧。
”小华说:“妈你的思想已经落伍了,现在什么时代高消费时代,之所以经济蓬勃发展也正是有我们这样的消费群体,不,确切的说是有我们这样新消费观念,否则经济怎么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又体现在哪里”小华的妈妈又说:“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提高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得来的,若都向你这样我们现在还不知住在哪儿呢?”但小华还是想不明白。
教师:那同学们你们赞同谁的观点呢?学生:教师:好像同学的意见不一致,那就让我们来辩一辩……(展示辩题)观点一: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还是很有必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
观点二:如今社会发展进步这么快,无论经济上还是科学技术上,无论讲个人的收入还是讲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提艰苦奋斗似乎都有点是多余的了,既没有新意也没有必要,如果讲艰苦奋斗多了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大家不消费,就会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速度。
教师:分两大组对此进行辩论。
辩论前先给同学们5分钟以四人为小组进行合作讨论,把你的理由写在自我展示单上,并写上你的名字。
下课后交上来。
(布置下课后交上来,目的是为了检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为学生成长的记录材料之一)教师:好,讨论到这里,下面请两大组同学展开辩论。
观点一:从古到今事例、名言,从国情等角度出发(如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观点二:从国家建设成就,国家提倡消费政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各方面条件的改善等角度。
教师:“同学们的辩论非常激烈,有理有据,有礼有节。
让我见识了我们班同学的风采、团结协作的精神、敏锐的思维。
通过刚才的展示活动,我们更加清楚得懂得了什么是艰苦奋斗(课件展示: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它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以及在新时期我们依然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正如我们国家两位领导人所说(课件展示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