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故障案例通报(第二期)
一、2015年3月21日 汉西站7-41DG出现红光带故障:
(一)故障概况
3月21日9时57分,京广线汉西站7-41DG红光带,经电务部门处理于10时22分恢复,影响客车2列。
(二) 故障原因
41#道岔西侧岔后绝缘轨缝处被铁屑短路。
(三) 故障教训
1.汉西工区值班人员安全意识差,对7-41DG电压波动既不组织处理,也不向车间干部汇报。
7-41DG在3月20日2:27-2:45分调整状态下电压从2
2.2V降至14.9V,3:00-3:06分降至1
3.9V,10:00-10:06分降至11.7V,11:50-12:05分降至13.7V,21日9:15-9:20分降至12.6V。
在预警平台均有三级报警信息,工班值班人员在20日7:30分进入机械室巡视时已调看了该区段的报警信息,同时也接到了车间分析工区的通知,但工班值班人员没有进行认真分析,盲目认为是分路不良造成(将明显的列车出清后电压下降的情况,在预警平台报警信息反馈栏盲目填写有车占用分路不良)。
工班值班人员虽然将电压下降的信息报告了工长,但未向车间干部汇报(车间分析工区也未向车间干部汇报),工班值班人员及车间分析工区均未对该区段进行重点盯控,工长也未安排故障天窗上道排查,错过了避免故障发生的大好时机。
2.汉口车间安全信息管理流程不健全,异常信息在分析工区与现场工区之间流转,未实现有效闭环,车间监管、卡控职能无法实现。
3.段分析中心对预警平台三级报警信息重视不够。
段分析中心在3月20日16:57第一次调看发现了该区段的报警信息,同时发现车间已将此问题录入到段问题库中便未再通知车间,在3月21日9:41第二次调看
发现了该区段的报警信息,均未认真分析电压波动曲线,盲目相信工区值班人员在预警平台报警信息反馈栏填写的有车占用分路不良情况),错过了专业分析避免故障发生的时机。
4.汉口车间干部作风不实,未能认真履行干部职责。
车间干部下现场检查只着重室外设备,对机械室管理和电气特性测试极少过问。
查
阅“汉西站信号机械室出入登记簿”,从2014年12月19日汉口车间干部进入机械室登记到2015年3月2日,无任何人员进入机械室记录,从3月2日至3月18日有6次车间干部、段技术科、电子设备车间有关人员进入机械室记录。
查阅“汉西信号工区干部检查指导簿”,从2015年1月4日至3月18日有13次车间干部跟班作业、设备检查记录,但未发现有电气特性测试分析、预警平台分析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的记录。
5.电子设备系统时钟不准确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微机监测、预警平台、联锁、UPS电源显示的时间与TDCS时间均存在误差,微机监测快4分钟、预警平台快2分钟、联锁维护机快3分钟、1UPS电源慢17分钟、2UPS 电源慢2分钟。
二、2015年3月21日潢川站45号道岔故障:
(一)故障概况
3月21日20时28分,10718次列车潢川站5道通过时,45#道岔定位失去表示,21时09分恢复,延时41分钟,影响K301次列车发车。
(二) 故障原因
综合分析45#道岔挤切销不良折断。
(三) 故障教训
1. 检查45#道岔反位压力及摩擦电流存在不达标现象,道岔解锁时声音偏大,反映出道岔转换压力偏大,工区对侧线道岔检修养护未按照标准化作业程序执行。
2. 结合部问题未得到重视。
45#道岔曲尖轨磨耗严重,说明常过重
车,过车时易发生反弹,对挤切销有一定磨耗,直尖轨有吊板现象,结合部隐患未及时整治。
3.工区安排集中检修道岔工作不合理,3月16日道岔检修任务安排较多,造成道岔检修不彻底,未按规定每季对主销进行检查检修质量不高。
4.未对ZD6道岔挤切销进行分层级动态管理,使用频繁的侧线道岔挤切销不能保证一年的可靠使用。
5.与车务沟通不够,发现道岔挤切销断后未及时与车务沟通放行列车,造成后续列车延时较长。
电务处
201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