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答案【篇一:分析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答案】1.如何表示天平的灵敏度?一般分析实验实所用的电光天平的灵敏度以多少为宜?灵敏度太低或太高有什么不好?答:天平的灵敏度就是天平能够察觉出两盘载重质量差的能力,可以表示天平盘上增加1mg所引起的指针在读数标牌上偏移的格数。

天平的灵敏度一般以指针偏移2~3格/mg为宜,灵敏度过低将使称量误差增加,过高则指针摆动厉害而影响称量结果。

2.什么是天平的零点和平衡点?电光天平的零点应怎样调节?如果偏离太大,又应该怎样调节?答:零点:天平没有载重情况时,天平的零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相重合的点。

平衡点:天平有载重情况时,两边载重相等时,天平静止的那点。

天平零点的调节:用金属拉杆调节,如果不行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偏大时则用平衡螺丝调节。

3.为什么天平梁没有托住以前,绝对不许把任何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答:没有托住以前,天平的整个重量由三个玛瑙刀口支撑,如果把东西放入盘上或从盘上取下则会磨损刀口,影响天平的灵敏度。

4.减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增量法的称量是怎样进行的?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宜在何种情况下采用?答:递减法:先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前的质量,再称出(称量瓶+试样)倒出后的质量相减,得出倒出试样的质量。

增量法:先称出容器的质量,在像天平中缓慢加入试样直到达到所需的质量。

递减法操作复杂,适用于大部分物品;增加法适用于不易挥发,不吸水以及不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5.电子天平的“去皮”称量是怎样进行的?答:打开天平门,将相应的容器放入天平的称量盘中,关上天平门,待读数稳定后按下“tare”键,使显示为0,然后再向容器中加减药品,再次称量所得的数据就是容器中增减药品的质量。

6. 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答:应准确至小数点后四位即0.1mg。

7.本实验中要求称量偏差不大于0.4mg,为什么?一.注意事项:1.配完溶液应立即贴上标签注明试剂名称,配置日期,配制者姓名并留一空位以备填入此溶液的准确浓度。

2. 体积读数要读至小数点后两位。

3.滴定速度:不要成流水线。

4.近终点时,半滴操作和洗瓶冲洗。

二、思考题1.滴定管、移液管在装入标准液前为何需要用滴定剂和要移取的溶液润洗几次?滴定中使用的锥形瓶或烧杯是否需要干燥?是否也要用标准液润洗?为什么?答:为了让滴定管内的溶液的浓度与原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相同,以防加入的标准液被稀释。

不需要。

不要用标准液润洗,因为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的基准物的物质的量是固定的,润洗则会增加基准物的量,影响到实验结果。

1【篇二: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 (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

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

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答: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答:因为醋酸是弱酸,用氢氧化钠滴定的时候终点生成强碱弱酸盐(醋酸钠),溶液ph为弱碱性。

酚酞的变色范围在9~10左右,刚好是弱碱性,所以滴定的终点刚好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滴定突跃)。

7.强酸滴定弱碱的滴定曲线与强奸滴定弱碱的曲线相比,有无区别?答:强碱滴弱酸的起点高、前半部分形状有差异、突跃小。

实验三、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及混合碱分析1.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成的方法原理是什么?答:测混合碱试液,可选用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

以hcl标准溶液连续滴定。

滴定的方法原理可图解如下: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混合碱的组成?(1) v1=0 v20(2)v10 v2=0(3)v1v2(4)v1v2(5)v1=v2①v1=0 v20时,组成为:hco3-② v10 v2=0时,组成为:oh-③ v1v2时,组成为:co32-+ oh-④ v1v2时,组成为:hco3- +co32-⑤ v1=v2时,组成为: co32-实验四、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及水的总硬度的测定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

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 用na2co3为基准物。

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大?为什么?如何控制?答:用na2co3为基准物质,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因为钙指示剂与ca2+在ph=12~13之间能形成酒红色络合物,而自身呈纯蓝色,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纯蓝色,所以用naoh控制溶液的ph为12~13。

3.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2+标定edta浓度的实验中,溶液的ph为多少?答:六次甲基四胺与盐酸反应为:反应中盐酸的物质的量:六次甲基四胺的物质的量:故六次甲基四胺过量。

缓冲体系中剩余六次甲基四胺的浓度为:六次甲基四胺盐的浓度为:根据一般缓冲溶液计算公式:得:(六次甲基四胺pkb=8.85)4.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那些不同点?操作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答: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相比有下面两个不同点:①络合滴定中要求形成的配合物(或配离子)要相当稳定,否则不易得到明显的滴定终点。

②在一定条件下,配位数必须固定(即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配合物)。

5.什么叫水的总硬度?怎样计算水的总硬度?答:水中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计算水的总硬度的公式为:( o )6.为什么滴定ca2+、mg2+总量时要控制ph≈10,而滴定ca2+分量时要控制ph为12~13?若ph13时测ca2+对结果有何影响?答:因为滴定ca2+、mg2+总量时要用铬黑t作指示剂,铬黑t在ph为8~11之间为蓝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紫红色,终点时溶液为蓝色。

所以溶液的ph值要控制为10。

测定ca2+时,要将溶液的ph控制至12~13,主要是让mg2+完全生成mg(oh)2沉淀。

以保证准确测定ca2+的含量。

在ph为12~13间钙指示剂与ca2+形成酒红色配合物,指示剂本身呈纯蓝色,当滴至终点时溶液为纯蓝色。

但ph13时,指示剂本身为酒红色,而无法确定终点。

7.如果只有铬黑t指示剂,能否测定ca2+的含量?如何测定?答:如果只有铬黑t指示剂,首先用naoh调ph12,使mg2+生成沉淀与ca2+分离,分离mg2+后的溶液用hcl调ph=10,在加入氨性缓冲溶液。

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mg—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的含量。

实验五、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1.用纯锌标定edta溶液时,为什么加入六亚四基四胺而不加入醋酸钠?答:在选择缓冲溶液时,不仅要考虑它的缓冲范围或缓冲容量,还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副反应。

再滴定pb2+时,若用naac调酸度时,ac-能与pb2+形成络合物,影响pb2+的准确滴定,所以用六亚四基四胺调酸度。

2.本实验中,能否先在ph= 5 ~ 6的溶液中滴定pb2+,然后再调节溶液的ph= 1 来滴定bi3+?答:不能在ph为5~6时滴定bi3+、pb2+总量,因为当溶液的ph为5~6时,bi3+水解,不能准确滴定。

实验六、sncl2-hgcl2-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无汞法) 1.在预处理时为什么sncl2溶液要趁热逐滴加入?答:用sncl2还原fe3+时,溶液的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反应速度慢,黄色褪去不易观察,易使sncl2过量。

2.在预还原fe(Ⅲ)至fe(Ⅱ)时,为什么要用sncl2和ticl3两种还原剂?只使用其中一种有什么缺点?答:定量还原fe(Ⅲ)时,不能单独用sncl2。

因sncl2不能还原w(Ⅵ)至w(Ⅴ),无法指示预还原终点,因此无法准确控制其用量,而过量的sncl2又没有适当的无汞法消除,但也不能单独用ticl3还原fe(Ⅲ),因在溶液中如果引入较多的钛盐,当用水稀释时,大量ti(Ⅳ)易水解生成沉淀,影响测定。

故只能采用sncl2-ticl3联合预还原法。

3.在滴定前加入h3po4的作用是什么?加入h3po4后为什么立即滴定?答:因随着滴定的进行,fe(Ⅲ)的浓度越来越大,fecl4-的黄色不利于终点的观察,加入h3po3可使fe3+生成无色的fe(hpo4)2-络离子而消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