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全等三角形专题

中考全等三角形专题

中考数学试题专题汇编:全等三角形一、选择题1. (2011安徽芜湖,6,4分)如图,已知ABC △中,45ABC ∠=, 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4CD =,则线段DF 的长度为( ). A .22B . 4C .32D .42【答案】B2. (2011山东威海,6,3分)在△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点F 在BC 边上,连接DE ,DF ,EF .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BFD 与△EDF 全等( ). A . EF ∥A BB .BF =CFC .∠A =∠DFED .∠B =∠DFE【答案】C3. (2011浙江衢州,1,3分)如图,OP 平分,MON PA ON ∠⊥于点A ,点Q 是射线OM 上的一个动点,若2PA =,则PQ 的最小值为( )A.1B.2C.3D. 4【答案】B*1. (2011江西,16,3分)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叠放在一起,且∠DAB=30°。

有以下四个结论:①AF ⊥BC ;②△ADG ≌△ACF ; ③O 为BC 的中点; ④AG :DE =3: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第6题) AONM QP**2. (2011广东湛江19,4分)如图,点,,,B C F E 在同一直线上, 12∠=∠,BC FE =,1∠ (填“是”或“不是”) 2∠的对顶角,要使ABC DEF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只需写出一个).【答案】AC DF =三、解答题*2. (2011山东菏泽,15(2),6分)已知:如图,∠ABC =∠DCB ,BD 、C A 分别是∠ABC 、∠DCB 的平分线.求证:AB =DC证明:在△ABC 与△DCB 中(A B C D CB AC BD B C B C B C ∠=∠⎧⎪∠=∠⎨⎪=⎩已知)(公共边)(∵AC 平分∠BCD ,BD 平分∠ABC )∴△ABC ≌△DCB∴AB =DC3. (2011浙江省,19,8分)如图,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 (1) 已知,BD =CE ,CD=BE ,求证:AB=AC ; (2) 分别将“BD=CE ”记为①,“CD=BE ” 记为②,“AB=AC ”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命题2的 命题,命题2是 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答案】(1) 连结BC ,∵ BD=CE ,CD=BE ,BC=CB . ∴ △DBC ≌△ECB (SSS ) ∴ ∠DBC =∠ECB ∴ AB=AC(2) 逆, 假;6. (2011江苏连云港,20,6分)两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板ABC 和DEF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阴影部分为重叠部分,点O 为边AC 和DF 的交点.不重叠的两部分△AOF 与△DOC 是否全等?为什么?【答案】解:全等 .理由如下:∵两三角形纸板完全相同,∴BC =BF ,AB =BD ,∠A =∠D ,∴AB -BF =BD -BC ,即AF =DC .在△AOF 和△DOC 中,∵AF =DC ,∠A =∠D ,∠AOF =∠DOC ,∴△AOF ≌△DOC (AAS ). 10.(2011四川内江,18,9分)如图,在Rt △ABC 中,∠BAC=90°,AC=2AB ,点D 是AC 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三角板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 、D 重合,连结BE 、EC .试猜想线段BE 和EC 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答案】BE=EC ,BE ⊥EC∵AC=2AB ,点D 是AC 的中点 ∴AB=AD=CD∵∠EAD=∠EDA=45° ∴∠EAB=∠EDC=135° ∵EA=ED∴△EAB ≌△EDC∴∠AEB=∠DEC ,EB=ECABCDE∴∠BEC=∠AED=90°∴BE=EC ,BE ⊥EC**13. 在△ABC 中,∠ACB =90o,AC =BC,直线MN 经过点C,且AD ⊥MN 于D,BE ⊥MN于E.⑴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⑴的位置时,求证: DE =AD +BE ⑵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⑵的位置时,求证: DE =AD -BE;⑶当直线MN 绕点C 旋转到图⑶的位置时,试问DE 、AD 、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这个等量关系.*2.(2010四川 巴中)如图2 所示,AB = AC ,要说明△ADC ≌△AEB ,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A .∠B =∠CB. AD = AEC .∠ADC =∠AEB D. DC = BE 【答案】D *5.(2010贵州铜仁)如图,△ABC ≌△DEF ,BE=4,AE=1,则DE 的长是( )A .5B .4C .3D .2【答案】A*1.(2010 天津)如图,已知AC FE =,BC DE =,点A 、D 、B 、F 在一ABCED 图2条直线上,要使△ABC ≌△FDE ,还需添加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可以是 .【答案】C E ∠=∠(答案不惟一,也可以是AB FD =或AD FB =)***2.(2010江苏南通)(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FB =CE ,AC =DF .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 ∥ED ?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 ∥ED 成立,并给出证明. 供选择的三个条件(请从其中选择一个): ①AB =ED ; ②BC =EF ; ③∠ACB =∠DFE .【答案】解:由上面两条件不能证明AB//ED .有两种添加方法. 第一种:FB =CE ,AC =DF 添加 ①AB =ED证明:因为FB =CE ,所以BC =EF ,又AC =EF ,AB =ED ,所以ABC ≅DEF 所以∠ABC =∠DEF 所以AB//ED第二种:FB =CE ,AC =DF 添加 ③∠ACB =∠DFE证明:因为FB =CE ,所以BC =EF ,又∠ACB =∠DFE AC =EF ,所以ABC ≅DEF 所以∠ABC =∠DEF 所以AB//ED*6.(2010福建宁德)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AB DEFC(第25题)第(13)题ACD BEF要使△AE D ≌△AFD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并给予证明.【答案】解法一:添加条件:AE =AF ,证明:在△AED 与△AFD 中,∵AE =AF ,∠EAD =∠FAD ,AD =AD , ∴△AED ≌△AFD (SAS ). 解法二:添加条件:∠EDA =∠FDA ,证明:在△AED 与△AFD 中,∵∠EAD =∠FAD ,AD =AD ,∠EDA =∠FDA∴△AED ≌△AFD (ASA ).****12.(2010四川 泸州)如图4,已知AC ∥DF ,且BE =CF .(1)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DEF ,你添加的条件是 ; (2)添加条件后,证明△ABC ≌△DEF.【答案】(1)添加的条件是AC =DF (或AB ∥DE 、∠B =∠DEF 、∠A =∠D )(有一个即可)(2)证明:∵AC ∥DF ,∴∠ACB =∠F ,∵BE=CF ,∴BC =EF ,在△ABC 和△DEF 中,ACB F AC DF BC EF ===⎧⎪⎨⎪⎩∠∠ ,∴△ABC ≌△DEF. *13.(2010 甘肃)(8分)如图,BAC ABD ∠=∠.(1)要使OC OD =,可以添加的条件为: 或 ;(写出2个符合题意的条件即可)(2)请选择(1)中你所添加的一个条件,证明OC OD =.B DC AEFDOCBA【答案】解:(1)答案不唯一. 如C D ∠=∠,或ABC BAD ∠=∠,或OAD OBC ∠=∠,或AC BD =. ……4分说明:2空全填对者,给4分;只填1空且对者,给2分. (2)答案不唯一. 如选AC BD =证明OC=OD.证明: ∵ BAC ABD ∠=∠,∴ OA=OB. ……………………6分 又 AC BD =,∴ AC-OA=BD-OB ,或AO+OC=BO+OD.∴ OC OD =. ……………………8分18.(2010广西南宁)如图10,已知ADE Rt ABC Rt ∆≅∆,︒=∠=∠90ADE ABC ,BC 与DE 相交于点F ,连接EB CD ,.(1)图中还有几对全等三角形,请你一一列举;(2)求证:EF CF =.【答案】(1)ABE ADC ∆≅∆,EBF CDF ∆≅∆ 2分 (2)证法一:连接CE 3分∵ADE Rt ABC Rt ∆≅∆∴AE AC = 4分 ∴AEC ACE ∠=∠ 5分 又∵ADE Rt ABC Rt ∆≅∆∴AED ACB ∠=∠ 6分 ∴AED AEC ACB ACE ∠-∠=∠-∠即DEC BCE ∠=∠ 7分DO CBA∴EF CF = 8分 证法二:∵ADE Rt ABC Rt ∆≅∆∴EAD CAB AB AD AE AC ∠=∠==,,, ∴DAB EAD DAB CAB ∠-∠=∠-∠即EAB CAD ∠=∠ 3分 ∴)(SAS AEB ACD ∆≅∆ 4分∴ABE ADC EB CD ∠=∠=, 5分 又∵ABC ADE ∠=∠∴EBF CDF ∠=∠ 6分 又∵BFE DFC ∠=∠∴)(AAD EBF CDF ∠≅∠ 7分 ∴EF CF = 8分 证法三:连接AF 3分∵ADE Rt ABC Rt ∆≅∆∴︒=∠=∠==90,,ADE ABC DE BC AD AB 又∵AF AF =∴)(HL ADF Rt ABF Rt ∆≅∆ 5分 ∴DF BF = 6分 又∵DE BC =∴DF DE BF BC -=- 7分即EF CF = 8分22.(2010湖南娄底)如图10,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结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FC =AD ; (2)AB =BC +AD【答案】解:(1)因为E 是CD 的中点,所以DE=CE.因为AB//CD ,所以∠ADE=∠FCE ,∠DAE=∠CFE.所以△ADE ≌△FCE.所以FC=AD.(2)因为△ADE ≌△FCE ,所以AE=FE.又因为BE ⊥AE ,所以BE 是线段AF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FB.因为FB=BC+FC=BC+AD.所以AB==BC+AD.5、(2009年衡阳市)如图2所示,A 、B 、C 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米,BC=600米,AC=800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丰富群众生活,拟建一个 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 的位置应在( ) A .AB 中点 B .BC 中点 C .AC 中点 D .∠C 的平分线与AB 的交点 9、(2009年湖北十堰市)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C .三角形的一条中线能将三角形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D .等边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12、(2009年广西钦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C 、BD 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2对 B .3对C .4对D .5对【形AB C D O18、(2009河池)如图,在Rt △ABC 中,90∠=A ,AB =AC =86,点E 为AC 的中点,点F 在底边BC 上,且⊥FE BE ,则△CEF 的面积是( )A . 16B . 18C . 66D . 76*25、 (2009陕西省太原市)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的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A CB 图2 CBFAEA .4B .4.5C .5D .5.5*28、(2009年牡丹江市)尺规作图作AOB ∠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 ,由作法得OCP ODP △≌△的根据是(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30、(2009年齐齐哈尔市)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 B 、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 ,测得15OA =米,OB =10米,A 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20米 B .15米 C .10米 D .5米31、(2009年台湾)图(三)、图(四)、图(五)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 地到B 地的路线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