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保法律法规培训试题
2
单位姓名考试时间
3
填空(每空2分,共计100分)
4
1.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
5
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6
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7
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8
2.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9
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10
3. 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11
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12
4.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13
(缴纳排污费)。
1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5
6. 检查机关进行现场检查时,可以采取(现场监测)、(采集样品)、查阅或16
者复制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相关的资料等措施
17
7.(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18
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19
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20
8.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21
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22
9. 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
23
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24
10. 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25
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26
11.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依照法律法27
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28
12. 禁止通过(偷排)、(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29
为目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30
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31
13.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环32
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33
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
34
14.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35
(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36
(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37
措施。
38
15.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未采取39
(集中收集处理)、(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40
控制、减少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41
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