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诸子精华论文

先秦诸子精华论文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先秦诸子精华听课笔记仁者情怀,万世师表--孔子与《论语》在宋人的笔记里面,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人在一个小旅馆里面,看见了两句话,写在墙上面,这两句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后来被朱熹引用,流传很广。

反映了人们对孔子,我们中华名族圣人的崇敬之情,说明孔子的地位之重要,他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其实,孔子不仅仅是中国的圣人,可以说他是人类圣人之一,美国最高法院东山墙上的浮雕,正义,他是自由的守护者。

这个雕塑的中央站了三个人,左边的是孔子,中间的是摩西,右边的是梭伦,他们是人类的立法者,代表了人理道德,信仰和法律。

孔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论语和史书记载知道,孔子这个人很壮,力气很大,能文能武,射箭射的也很好。

不像一般人认为的很严肃,他很幽默,具有亲和力。

孔子提倡“仁”,以人为本。

仁的境界很高,要达到仁很难。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违背仁,始终把仁放在心上。

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第一句话问人怎么样了,而不是关系马损失了没有,这就是仁,这就是恻隐之心,仁者情怀。

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是一种非常轻松的对话方式,不举行考试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具体的情景当中来进行对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的模式。

兼爱非攻舍身救世——墨翟与《墨子》在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很显赫的学派,影响很大。

在墨子书里面有墨学十论,就是《墨子》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墨子》的十篇文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

《兼爱》:“天下之乱,皆起于不相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在当时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主义者,在《非攻》里面就讲了反对战争的例子。

《尚贤》就是要举拔贤人,不论贫富贵贱。

尚贤了以后建立的这个国家应该怎么治理呢?墨子强调国家里的各个层级要与上层保持一致,《尚同》:“层层上同,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

《天志》:“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墨子告诫君主,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大,在你们上面还有天,人在做,天在看,而且天会惩罚你们的。

《明鬼》:鬼神之罚,不可为富贵众强。

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

意思是不管世上的人有多大的本事,鬼都比你们厉害,鬼要惩罚你们的,所以告诉世上的人,不管你有多邪,你也要有一个惧怕,通过明鬼,也是来给世上的权贵,设置一个惧怕的东西。

墨子在讲天志和明鬼的同时,却反对命,反对有命运这回事,《非命》: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虽强劲何益哉?’墨子还反对礼乐,认为儒家的礼太繁琐,儒家重视这个音乐太浪费。

在丧葬问题上,墨家主张不要厚葬,要薄葬。

尽心知性保民而王——孟轲与《孟子》孟子的个性气质:“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不管别人对我怎么看,我很自得,充满自信,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他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可以看出孟子对于有权有势的人,非常藐视,不要把他们看得非常了不起,不要以为他们高高在上,我就在他面前低人一等。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真想平治天下的话,我是当仁不让的,他就是一种大丈夫的精神。

他的这种个性气质表现在文章上,便是一种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词锋犀利,咄咄逼人的文气,“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就可以看出他的自信,个性强,有当担。

孟子的思想体系:天人想通的心性与天道观;以性善论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范畴体系;以内省、养气、反求诸己为特色的道德修养伦;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君子人格论和处世之道;以王道仁政和民本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学说。

道法自然上善若水——老子与《道德经》老子这个书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古籍当中,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一本古籍,老子这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道,老子一上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就是讲那个大道,可道就是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话,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关于什么是道,老子都说道是不可以说出来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道”。

老子在讲到道德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道法自然,道法就是自然而然。

道德品性:无为无不为(不有意的去为,也不有意去不为);反者道之动(道运行到一定的极端以后,它自然而然就会转到相反的方面);根据这个特点老子强调了道的一种辩证的特点,就是世界上任何矛盾对立的方面,他都是从一个极端,渐渐开始往另外一个极端发展。

任何矛盾对立的两面都是相辅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想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祸兮福之所倚,富兮祸之所伏”,“正言若反”,“大成若缺”,“大盈若虚”。

世界上的东西总是相反相成的,所以强大不一定总是强大,弱小也不一定总是弱小,强大和弱小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老子提倡一种水一样的道德,“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大儒老师隆礼重学——荀况与《荀子》荀子是一个受争议的人,谭嗣同《仁学》:“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

”意思就是荀学是阿附权贵的学问,对荀子的学问做了一个根本的否定和彻底的批判。

为什么荀子会遭受这样一种批判,这要看荀子自己本人的著作。

荀子的人性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对于这一点,宋明儒生特别的“感冒”,比如二程就说:荀子他坏就坏在这句话,“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明代的儒生胡居仁就说了,“荀子只性恶一句,诸事坏了”,只因为这一点,源头已错,所以其他方面就一无是处,,就百事皆错。

他的性恶论到底怎么去理解。

其实伪字是人为的意思,并不是虚伪的意思。

恶字也不是邪恶的意思,而是说人性都有一点点好利恶害。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人呢,生下来都不是漂亮的,凡是漂亮的都是要化妆的。

荀子还提出“化性起伪”,就是要改变人性,让人性通过人为的努力,变善,而认为的努力具体表现,就是接受礼义的教育。

严刑峻法犀利辞章——韩非与《韩非子》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生活在战国末年,是荀子的学生。

韩非子是一个强调君主集权的人,是主张严刑峻法的人,主张赏和罚。

他有一个思想来源,那就是儒家的思想,他是荀子的学生,所以他对荀子的思想,也是有所继承的,对荀子思想继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恶论,他也认为人性都是好利恶害,同时他又否定儒家的仁义这个说教,他认为仁义这个东西是没有用的,是骗人的。

同时他的思想也是继承了早期法家的一些思想,比如说商鞅,申不害,还有慎到。

商鞅重视法,强调法的重要,申不害强调术。

慎到强调势,主张君主的权势非常重要。

所以韩非子的这个思想,有多方面的来源。

读完韩非子的书可以得出一个印象,他真是处处都是为了最高统治者考虑的,认为民智不可用,不在乎民心,主张对知识分子和舆论进行严密控制,对臣民实行严刑峻法,以刑去刑。

逍遥无为万物齐一——庄周与《庄子》庄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魅力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郭沫若说他是绝顶聪明的人,清代的金圣叹把《庄子》跟《离骚》《史记》《杜甫诗》《水浒》《西厢记》6种书合在一起称为“六大才子书”。

宋代学者叶适说读庄子书“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不同的人可以从《庄子》中得到不同的东西。

《庄子》这本书可以以两篇文章作为他的一个纲。

一个就是《逍遥游》,里面讲到一个自由的问题,《齐物论》讲到一个平等的问题。

他认为现实中,人有很多不自由,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很尖锐,他说:“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

”社会在当时那个阶段,刑法对人的处罚,法制已经很严厉了,庄子看到了现实人生的很多不自由,这是因为现实人生中,人处于很多困境当中,一个就是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政治礼法之间的冲突,另外就是人的自然的人性跟道德理性之间。

更上升到人生论的层面,他认为人生有很多无奈,无奈表现在生命的及其短暂。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齐物论》则强调世上的万事万物多样性,齐物论上讲天籁。

叫我们不要对不同的东西做出价值的评判,“鹤颈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不是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天下的万事万物,让万事万物各遂其性听课总结先秦诸子的思想很丰富,也很不一样,也有的是对立的,但是我们要用辩证的思想去看待,没有真正的对错。

就像道家的阴阳太极,不同的意见就是互补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就是在矛盾当中,有的时候是可以互相纠偏的。

他们为后代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人格典范,当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人生境地的时候都可以从先秦诸子的某些任务的身上得到一个榜样的力量,而且他们的思想主张对于当今社会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

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

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

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第四,孔孟礼乐思想有助于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精神素质;第五,孔孟的诚信思想,对建立市场规范意义重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总会有走下坡路的一天,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

“水”在温柔而诗意的告诉你面对挫折面对不如意的心境,告诉你处世的大智慧墨子“兼爱互利”思想体现的是劳动人民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在调和世界上的宗教冲突,文化差异,局部战争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毕竟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只要“兼爱”,最终会实现多样文化的共存。

因为市场经济的平等互利性,墨子的“兼爱互利”有了其可行性,也使得充满爱的“和谐世界”的构建有了实现的可能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人生态度是最乐观的,庄子超迈旷达的人生观,培养了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和豪放性格。

在贫富问题上,庄子主张虽“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搞项黄首或”(《庄子:列御寇》),也不要为富贵所动,而是视利禄如粪土,不以物役为快。

但在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的今天,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能稍稍平抑人们过度的物质欲望吗?也许能给人们以某种精神的安慰,从而保持人们心灵上的宁静和心理上的平衡,并最终促使现代社会协调发展,为人生提供一个理想的生存空间。

我认为这就是老庄哲学的现代价值。

法家思想对于现代的意义在于法家严格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思想,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法家思想里结合时代的不同,就需要对法律进行修正的这些思想都是值得提倡的。

现在的法律,要真正为了社会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