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铺轨前刚性悬挂接触网悬挂点测量技术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铺轨前刚性悬挂接触网悬挂点测量技术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铺轨前刚性悬挂接触网悬挂点测量技术研究
摘要:通过对刚性悬挂接触网的施工的分析,研究设计出专用的铺轨前悬挂点测量平台,并提出测量工艺及步骤来保证刚性悬挂接触网悬挂点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刚性悬挂接触网;悬挂点;测量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220078-01
刚性悬挂接触网,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柔性接触网的供电悬挂方式。

由于地铁隧道净空有限,刚性接触网是采用绝缘子来悬挂刚性导体,如同把第三轨架到了顶部,省去了柔性悬挂的腕臂或弹性底座,既增大了对地距离,又降低了车辆上方的空间。

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的接触网悬挂方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工程分析
1.1国内现状。

刚性悬挂不同于柔性悬挂,由于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的安装精度比柔性悬挂接触网系统的安装精度高,调节范围小,因此在进行刚性悬挂接触线的安装时,
后切底螺栓孔位的测量定位,到汇流排的安装、接触导线的架设、刚性悬挂的安装调整均为刚性悬挂接触网施工的关键。

特别是悬挂点的定测直接关系到整个刚性接触网的平整,因些对刚性悬挂目前对于隧道内刚性悬挂点施工测量,国内施工方式主要为待轨道成型后,以轨道为测量基础,进行横向、纵向测量,定出定位点位置。

1.2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接触轨工程简介。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工程(初期),线路全长14.472km,均采用刚性悬挂安装方式,全线共有悬挂支持装置4927处。

接触网系统和轨道系统同时开工建设,接触网系统开通时间为2009年8月15日,而轨道开通时间为2009年7月15日。

全线留给接触网系统施工时间仅为短短1个月的时间,对于接触网系统来说,按铺轨后进行接触网施工无法完成的任务。

为此,重点对“钢性悬挂点铺轨前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

2、铺轨前悬挂点施工测量
2.1测量平制作
为保证测量精准度,铺轨前测量采用自制模拟平台,无轨测量平台由两部分组成:测量平台本体,长约1500mm,宽约2100mm(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以方便测量、重量轻、携带方便为准),用铝合金板制成,平直无挠度。

上方置
两根利用木材加工成型轨道,轨道基本尺寸与实际铺设钢轨尺寸一致。

垂直线路方向安装一标尺,标尺安装于轨道之上。

可调节螺栓,4根直径为20mm的螺栓,长100cm(可根据实际用卡尺加工而成,一把竖直向上固定在调节螺栓外套体上,尺的零端与调节螺栓外套体齐平,另一把卡尺即装于调节螺栓内螺杆之上)。

根据线路调线调坡资料,模拟出轨道状况,在其上进行定位测量。

2.2施工测量
2.2.1纵向测量
1)以隧道口标明的测量起点开始测量。

2)根据起测点里程和施工图纸悬挂点里程,定测出第一个悬挂点的位置,用粉笔或油漆在钢轨上作好标记,并注明锚段号和悬挂定位号。

3)按施工图纸上的跨距,沿钢轨依次测量标记各悬挂定位位置,曲线上沿曲线外侧钢轨进行测量,根据曲线半径计算跨距增长量,跨距测量长度适当增加,若轨道尚未铺设,则以隧道中心为依据,遇到曲线根据曲线长度和半径,测量长度适当增加。

4)一个整锚段测量后,对此锚段全长进行复核,无误后继续进行测量。

5)测量出各悬挂点位置后,用红油漆在钢轨侧面和轨枕上作出明显清晰的标记,按拉出值方向在对应隧壁上标记
“十”字形标志,并标注定位点号、安装类型及拉出值、导高等数据。

2.2.2横向测量
1)将激光测量仪道尺中心线对齐钢轨上的测量标记,道尺垂直于轨道中心线放置。

2)将激光仪移至“0”刻度位,开启激光仪,激光束在隧道顶部定出受电弓中心位置,1人站于测量梯车上,在隧道顶壁上标记出受电弓中心点,记为“×”。

3)根据悬挂定位、中锚底座、下锚底座等的中心线或钻孔点距受电弓中心的偏移值,将激光仪移至相应的偏移刻度,开启激光仪定位至隧道壁上,作好标记。

4)在测量梯车上,用专用测量模板定位标记出定位点位置。

5)读取激光仪数据,作好记录,为悬挂安装选型提供隧道类型、净空高度、曲线段的轨道超高等数据。

6)若轨道尚未成型,则利用轨道模拟平台,根据线路调线调坡资料,将模拟平台横向、纵向、坡度、超高等调整至调线调坡资料所列,后将激光测距仪放置于其上,按以上步骤进行操作。

7)定位点位置确定后,利用钢筋检测仪,对定位点四周钢筋布置进行钢筋分部检测,测量出已确定的四个点位,有无钢筋。

若有钢筋,则需将四个点位同时进行响应范围内的
移动,以避开钢筋。

8)自中心点位置确认后,可用和管片钢筋布置1:1的图纸,覆盖在管片上面,利用模板移动,找到一个在可调范围内,四个锚栓能够同时不遇到钢筋的位置,进行定点。

9)利用自制模拟平台进行测量前,先测出线路纵向悬挂点定位中心,根据该处坡度、超高、道床结构高度等资料,调整自制模拟平台四个调整螺栓,使之达到标准水平,然后调整激光测距仪,根据拉出值进行悬挂中心点位置的测量。

利用本测量方式进行测量时,为确保后续打孔作业中遇到钢筋,可利用和管片大小一样的1:1钢筋布置图配合进行后切底螺栓的位置测量、调整、定位工作。

3、施工控制重点
1)由于定位点位置关系到整个后续施工过程中的打孔、悬挂装置安装、汇流排安装等一系列安装工序的质量,属整个刚性接触网系统的基础工程,也是重点工序,必须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在测量过程中,根据纵向测量情况,可利用粉笔,将每处汇流排中间接头位置标注于隧道壁上,每定位一处定位点,测量一下汇流排中间接头与定位点间的距离,确保汇流排中间接头位置离定位点1m以上。

3)利用轨道模拟平台进行测量时,确保模拟平台不晃动,模拟道床高度正确,以免由于导高误差,造成顶部拉处值等误差。

4)每个定位点的跨距应按设计跨距测量定位。

如有定位点位于隧道伸缩缝、隧道连接缝、盾构区间管片接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等位置时,应顺线路位移,但最大位移量不超过±500mm(设计有规定时除外),且保证不超过设计最大跨距允许值和相邻两跨距的跨距比不大于1:1.25的设计标准。

4、结论
采用轨道模拟平台进行测量,顺利完成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工程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悬挂装置定位的测量,抢在轨道铺设之前完成了全线70%打孔任务,为后续施工抢得了时间。

为刚性悬挂接触网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