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时间常伴我们,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面。
2.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教学难点】
认几时和几时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个空白的钟面,让学生通过自学,说一说钟面都少了些什么。
2、补充介绍有关钟面的其他知识,形成初步印象。
二、新课
1、认识几时
环节一:
(1)出示学生生活照。
问:这是谁啊?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说一说。
(2)出示钟面1。
问:他们是什么时间做值日的?想知道吗?一起看看。
顺势再问:它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是?几个学生说一说
(3)规范表达: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再一起读读。
环节二:
(1)出示老师生活照。
说:这是李老师,她在上语文课。
猜猜是什么时间?学生大胆猜测。
(2)出示钟面2。
问:几个人猜的不一样,那到底是什么时间?看看。
顺势再问:它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是?几个学生再说一说。
环节三:
(1)出示钟面3。
问:这个时间你又认识吗?它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是?男女生各说一说。
(2)追问:10时你一般都会做些什么?学生随意说。
(3)顺势:刚才有同学说在逛街、在花园玩,可这个时间邬老师却准备睡觉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学生说一说。
(4)明白:都是10时,可表示的含义不一样。
环节四:
(1)仔细观察刚才的三个钟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同桌先说说。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
1、认识几时
环节一:
(1)出示钟面4。
提问:周末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练习卷,杨小成同学是从这个时间开始做题的。
你认识吗?试着说一说。
学生试着表述。
(2)规范表达: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7,就是7时半。
再一起读读。
环节二:
出示钟面5。
提问:杨小成同学做完作业是这个时候了,你又认识吗?它的分针指着几?时针过了几?是?学生说一说
环节三:
(1)谈话:杨小成同学做完作业后过了一个小时就睡觉了,想想:他是什么时间睡觉的?学生随意说一说。
(2)出示钟面6。
问:对,是9时半,这时候分针和时针又在哪?学生说一说。
环节四:
(1)仔细观察刚才的三个钟面,说说你又有什么发现?同桌先说说。
(2)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板书。
3、认识几时和几时半的另一种表示方式。
(1)出示图片1、2、3。
问:你认识这些时间吗?是?老师和学生说一说。
(2)出示图片4、5、6。
问:你又认识这些时间吗?是?老师和学生说一说。
(3)在练习纸上写一写5:00和12:30 。
四、梳理、练习
1、引导孩子回顾知识,梳理几时和几时半的认读。
2、练习。
(1)连一连。
(2)小马虎认时间。
(3)补一补。
将钟面缺少的分针、时针补上。
五、课外实践。
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贴、拨)将练习纸的四个钟面补上时针和分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