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优秀教案

《机械制图》优秀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案本~(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机械制图》班级 15高技、15焊接系部数控技术系!授课教师汤郁徐州机电工程学校徐州机电技师学院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约40分钟).1、尺寸数字;(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2)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按图1-15a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1-15b的形式标注。

|2、尺寸线(1)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用以表示所注尺寸的方向。

尺寸线的终端结构有两种形式——箭头和斜线两种;②斜线斜线用细实线绘制。

当尺寸线的终端采用斜线形式时,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垂直。

当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互垂直时,同一张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形式。

3、尺寸界线(1)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2)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并略超过尺寸线(通常以3~~4mm为宜);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相垂直,但两尺寸界线必须相互平行。

学生认真预习,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提出问题 学生展讲(约40分钟)—?二、平面图形的画法1、圆内接正多边形 圆内接正五边形的画法作水平线ON 的中点M ,以点M 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

以AH 为边长,即可作出圆内接正五边形,如图1.21所示。

圆内接正六边形画法2、斜度和锥度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其大小以它们夹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在图样中,习惯以1:n 的形式标注,并在前面加注符号“∠”,符号的方向与斜度方向一致,图1.23为斜度1:5的作图方法及标注。

锥度锥度是指正圆锥的底直径和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锥高之比。

若是圆台,则为上下底圆直径与圆台高之比。

在图样中习惯以1∶n 的形式标注,图1.24是锥度为1:5的作图方法及标注。

学生认真预习,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让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练习反馈(约40分钟)老师布置习题册上练习题 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图1. 24 锥度的作图步骤与标注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约5分钟)归纳总结1.圆内接正多边形2.斜度和锥度^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根据学生课堂任务书中得分情况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填写评价表。

给学生抒发感受的机会;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共享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体现出以学促教的教案理念。

[课后作业:1.习题册P;3.预习下节课内容。

^*课后延伸:不断提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探究,从中自我提升。

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圆弧,其作图步骤如下:连接弧圆心以O1为圆心,R+Rl为半径画弧;以O2为圆心,R+R2为半径画弧,>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通过师生的共同图1. 26 两圆弧外切连接/点作短轴的平行线,再又小圆上的各交点作长轴的平行线,每两对应平行线的交点即为椭圆上的一系列点;依次光滑连接各点,即得椭圆。

椭圆的四心圆法,如图1.30所示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 二、平行投影法1、定义:投影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

斜投影平行投影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倾斜时的投影。

正投影(普遍采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的投影。

<: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反馈(约40分钟);老师布置习题册上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约5分钟)¥归纳总结1.投影法分类2.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根据学生课堂任务书中得分情况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填写评价表。

!给学生抒发感受的机会;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共享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体现出以学促教的教案理念。

)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前、后各个方面去观察它,才能对其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图3-4所示的是四个不同的物体,它们只取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如果不附加其它说明,是不能确定各个物体的整个形状的。

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必须根据物体的繁简,多取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互补充,才能把物体的形状表达清楚。

:为了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选取互相垂直的三个投影面。

,1、三投影面体系三面: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 V 表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 H 表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 W 表示OX轴:V面与H面的交线。

OY轴:H面与W面的交线。

;OZ轴:V面与W面的交线。

OX轴、OY轴、OZ轴的交点为圆点。

2、三视图的形成:(1)三视图主视图:正面投影(由物体的前方向后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俯视图:水平面投影(由物体的上方向下投^学生认真预习,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通过师生的共同射所得到的视图)左视图:侧面投影(由物体的左方向右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2)三视图的展开规定,正面保持不动,水平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0,侧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0。

{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学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反馈(约40分钟)老师布置习题册上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约5分钟)归纳总结1.三视图的形成。

2.三投影面体系是咋样的。

/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根据学生课堂任务书中得分情况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填写评价表。

给学生抒发感受的机会;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共享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体现出以学促教的教案理念。

*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左视图的正右方。

(|2、投影关系: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主、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同样长度(等长)。

主、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同样高度(等高)。

·俯、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同样宽度(等宽)。

归纳:主视、俯视长对正(等长)。

主视、左视高平齐(等高)。

俯视、左视宽相等(等宽)。

3、方位关系:%习,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后作业:1.习题册P19;3.预习下节课内容。

!,` 课后延伸:/不断提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探究,从中自我提升。

"—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2-3立体上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一、点的投影分析1、点的投影规律~2、点的坐标与投影关系3、重影点与可见性(课堂教学安排教案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点名考勤导入新课&(约5分钟)点、线、面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几何元素。

学习和掌握它们的投影特性和规律,能够透彻理解机械图样所表达的内容。

形体上的任一平面,分成多边形平面、曲线平面以及直线和曲线组合的平面、平面的投影可以简化成直线的投影。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指名回答。

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学生展讲(约40分钟)\一、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永远是点。

#1、点的投影标记(图3-9)空间点用:A、B、C、D ……标记。

空间点在H面上的投影用:a、b、c、d ……标记;空间点在V面上的投影用:a´、b´、c´、d´……标记;空间点在W面上的投影用:a´´、b´´、c´´、d´´……标记。

学生认真预习,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2、点的三面投影3、点的投影规律(1)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面投影的连线一定垂直于OX轴,即aa´⊥OX;:(2)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一定垂直于OZ轴,即a´a´´⊥OZ;(3)点的水平面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即aaX=aaZ例:找一点的三面投影(已知一点的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反馈(约40分钟)》老师布置习题册上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提出问题学生展讲(约40分钟)!:1、直线在绘制直线的投影图时,只要作出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投影,再将两点的同面投影连接起来,即得到直线的三面投影。

2、直线的投影特性本节讲述的基本体的投影,他是后面所学习的基础,要认真学习,掌握几个基本体的形状及其投影性质,对以后作图和树立三维空间关系大有裨益。

|3、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1)一般位置直线:对于三个投影面均处于倾斜位置;(2)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另外两投影面倾斜。

(3)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平行于另外两投影面。

!4、一般位置直线投影特性:(1)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是倾斜直线;(2)投影长度均小于实长。

学生认真预习,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再通过<看一看> <画一画> <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反馈(约40分钟)老师布置习题册上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授课提纲或板书设计课堂教学安排教案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点名考勤导入新课(约5分钟)点、线、面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几何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