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选择题1.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B 。
A .相关函数B .傅氏级数C .博氏变换D 拉氏变换2.傅氏级数中的各项系数是表示各谐波分量的 C 。
A .相位B .周期 C.振幅 D.频率3.复杂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 。
A.离散的B.连续的C. δ函数D.sinc 函数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B 是周期信号。
A.=)(t x ⎩⎨⎧<≥00010cos 5t t t当当π B.)(10cos 1020sin 5)(+∞<<-∞+=t tt t x ππ C.)(20cos 20)(+∞<<-∞=-t t e t x at π5.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C 。
A.三角函数 B .拉氏变换 C.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6.下列信号中 C 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3sin()sin()(21ϕωϕω+++=t B t A t xB.t t t x 50sin 330sin 5)(+=C.t e t x at 0sin )(ω⋅=-7.连续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C 。
A.离散、周期的B.离散、非周期的C.连续非周期的 D .连续、周期的8.将时域信号进行时移,则频域信号将会 D 。
A.扩展B.压缩C.不变D.仅有移相9.已知)(,sin 12)(t t t x δω=为单位脉冲函数,则积分dt t t x )2()(⎰∞∞--⋅ωπδ的函数值为 C 。
A .6 B. 0 C .12 D.310.如果1)(↔t δ,根据傅氏变换的 A 性质,则有0)(0t j e t t ωδ-↔-。
A.时移B.频移 C .相似 D.对称二、填空题l.信号可分为 确定性信号 和 随机信号 两大类。
2.确定性信号可分为 周期信号 和 非周期信号 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 离散的 ,后者频谱特点是 连续的 。
3.周期信号的傅氏三角级数中的n 是从 0 到 +∞ 展开的。
傅氏复指数级数中的n 是从 –∞ 到 +∞ 展开的。
4.工程中常见的周期信号,其谐波分量的幅值总是随谐波次数n 的增加而 衰减 的, 因此,没有必要取那些高次的谐波分量。
5.周期方波的傅氏级数:)⋯+++=t t AA t x 0013cos 31(cos 2)(ωωπ周期三角波的傅氏级数:)⋯++++=t t t A t x 000225cos 2513cos 91(cos 42A )(ωωωπ,它们的直流分量分别是 A 和 A/2 。
6.单位脉冲函数)(t δ的频谱为 1 ,它在所有频段上都是 等强度 ,这种信号又称 白噪声 。
7.余弦函数只有 实频 谱图,正弦函数只有 虚频 谱图。
8.因为dt t x T TT)(lim 2⎰-∞→为有限值时,称)(t x 为 能量有限 信号。
9.计算积分值: ⎰∞∞-⋅+dt e t t )5(δ= 5e - 。
10.两个时间函数)(1t x 和)(2t x 的卷积定义式是12()()x t x t d ττ∞-∞⋅-⎰ 。
第二章一、选择题1.测试装置传递函数H(s)的分母与 C 有关。
A.输入量)(t x B .输入点的位置 C.装置的结构2.非线性度是表示定度曲线 B 的程度。
A.接近真值B.偏离其拟台直线C.正反行程的不重台3.测试装置的频响函数)(ωj H 是装置动态特性在 C 中的描述。
A.幅值域B.时域C.频率域D.复数域4.用常系数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 D 系统。
A.相似B.物理C.力学D.线性5.若测试系统由两个环节串联而成,且环节的传递函数分别为)(),(21s H s H ,则该 系统总的传递函数为 B 。
若两个环节并联时,则总的传递函数为 A 。
A.)()(21s H s H +B. )()(21s H s H ⋅ C .)()(21s H s H - D .)(/)(21s H s H6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表明 A 。
A.加于线性系统的各个输人量所产生的响应过程互不影响B.系统的输出响应频率等于输入激励的频率C.一定倍数的原信号作用于系统所产生的响应,等于原信号的响应乘以该倍数7.测试装置能检测输入信号的最小变化能力,称为 D 。
A.精度B.灵敏度C.精密度D.分辨率8一般来说,测试系统的灵敏度越高,则其测量范围 B 。
A.越宽B.越窄C.不变9.测试过程中,量值随时间而变化的量称为 C 。
A.准静态量B.随机变量C.动态量10.线性装置的灵敏度是 B 。
A .随机变量 B.常数 C.时间的线性函数二、填空题1.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应具有单值的、确定的 输出—输入关系 。
2.测试装置的特性可分为 静态特性 特性和 动态特性 特性。
3.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指标有 灵敏度 、 非线形度 和 回程误差 。
4.描述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 频率响应函数 等。
5.测试装置的结构参数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则称为 定常(时不变) 系统。
若其输入、输出呈线性关系时,则称为 线形 系统。
6.测试装置在稳态下,其输出信号的变化量y ∆与其输人信号的变化量x ∆之比值,称 为 灵敏度 ,如果它们之间的量纲一致,则又可称为 放大倍数 。
7.测试装置的输出信号拉氏变换与输人信号拉氏变换之比称为装置的 传递函数 。
8.测试装置对单位脉冲函数)(t δ的响应,称为 脉冲响应函数 记为h(t),h(t)的博氏变换就是装置的 频率响应函数 。
9.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数有 静态灵敏度 \ 固有频率 和 阻尼率 。
10.影响一阶装置动态特性参数是 时间常数τ ,原则上希望它 越小越好 。
第三章1.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 A 材料的电涡流效应工作的。
A.金属导电 B.半导体 C .非金属 D .PVF22.为消除压电传感器电缆分布电容变化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可采用 B 。
A.电压放大器B.电荷放大器 C .前置放大器3.调频式电涡流传感器的解调电路是 C 。
A.整流电路B.相敏检波电路C.鉴频器 4.下列传感器中 B 是基于压阻效应的。
A..金属应变片B.半导体应变片C.压敏电阻5.石英晶体沿机械轴受到正应力时,则会在垂直于 B 的表面上产生电荷量。
A.机械轴B.电轴C.光轴6.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 B 来决定的。
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7.电容式传感器中,灵敏度最高的是 C 。
A.面积变化型 B .介质变化型 C .极距变化型8.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适宜于测量微小位移量是因为 B 。
A.电容量微小影响灵敏度B.灵敏度与极距的平方成反比,间距变化大则产生非线性误差C.非接触测量9.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是基于 A 效应来实现信号的感受和变换的。
A.涡电流B.纵向C.横同10.压电材料按一定方向放置在交变电场中,其几何尺寸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称为 D 效应。
A.压电B.压阻C.压磁D.逆压电二、填空题1.可用于实现非接触式测量的传感器有 涡流式 和 电容式 等。
2.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表达式为E ldl R dR S λγ++==21//,对于金属应变片来说:S = ,而对于半导体应变片来说S =。
3.具有 压电效应 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用的压电材料有 石英晶体 和 压电陶瓷 。
4.光电元件中常用的有 光敏电阻 、 光敏晶体管 和 光电池 。
5.压电传感器在使用 电荷 放大器时,其输出电压几乎不受电缆长度变化的影响。
6.电阻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率是与 应变值ε 成正比的。
7.压电传感器在使用电压前置放大器时,连接电缆长度的改变,测量系统的 灵敏度 也 将发生变化。
8.电容式传感器有 面积 型 极距 型和 介质 型3种类型,其中 极距 型的灵敏度最高。
9. 霍尔元件是利用半导体元件的 磁敏特性(霍尔效应) 特性工作的。
10. 按光纤的作用不同,光纤传感器可分为 功能型 和 传光型 两种类型。
第四章1.在动态测试中,电桥的输出量通常采用 B 。
A .电阻量B .电压量C .电流量D .电感量2.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
电桥灵敏度将 C 。
A.增大B.减少 C .不变 D.变化不定3.为提高电桥的灵敏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C 。
A.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B.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C.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D.增大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4.为了保证实现极距变化型差动电容传感器的差动工作,传感器的两个电容应当连接成 C 。
A.并联电路B.串联电路C.电桥电路5.交流电桥的供桥电压频率为0f ,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为m f 。
它们之间关系应满足 D 。
A.m f f =0B.m f f <0C. m f f ≥0D .m f f 》06.调幅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 A 。
A.相乘 B .相加 C.相减 D.相除7.在调幅信号的解调过程中,相敏检波的作用是 B 。
A.恢复载波信号B.恢复调制信号的幅值和极性C.恢复已调制渡 D .恢复调制信号的幅值8.要使RC 低通滤波器的通带加宽,则RC 值应 B 。
A.增加B.减少C.不变9.在一定条件下RC 带通滤波器实际上是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 A 而成的。
A.串联B.并联C.串并联D.叠加10.理想滤波器的滤波因素=λ C 。
A.-lB. OC. l二、填空题1.调制有 调幅 、 调频 和 调相 三种类型,将调制高频振荡的缓变信号称为 调制波 ,载送缓变信号的高频振荡称为 载波 ,经调制后的高频振荡波称为 已调波 。
2.调幅装置实质上是一个 乘法器 ,典型调幅装置是 电桥 。
3.调幅波的解调器是 相敏检波器 ,调频波的解调器称为 鉴频器 。
4.调幅波经相敏检波后,既能恢复信号电压的幅值 ,又能反映其 极性 。
5.RC 低通滤波器中的RC 值越大,则其上限频带越 窄 。
6.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c f ,在 条件下可作为 不失真传输装置 用,在 条件下,可作为微分器用。
7.滤波器因素=λ 1~5 ,理想滤波器的=λ 1 。
8.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0f 与上、下截止频率间的关系是0f = 。
9.带通滤波器的通带越窄,则其选择性越 好 。
10.用下列3种滤波器组分别邻接成谱分析仪:(A)倍频程滤波器;(B)1/10倍频程滤 波器;(C)1/3倍频程滤波器。
若覆盖频率范围一定,则 B 组频率分辨率最高, A 组所使用的滤波器数量最少。
第五章一、选择题1.两个正弦信号间存在下列关系:同频 A 相关,不同频 C 相关。
A .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2.自相关函数是一个 B 函数。
A.奇B.偶C.非奇非偶D.三角3.如果一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呈现一定周期的不衰减,则说明该信号 B 。
A.均值不为零B.含有周期分量 C .是各态历经的4.正弦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是 A ,余弦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