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雪中送炭见真情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外地去工作。
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碰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
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
他请来两个朋友,到家里去作客。
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
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贵的棉袄。
”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
2%2、在第2 小“□”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3、用“√”选择正确的解释。
3%①挺.要好A、硬而直() B 、杰出()C 、很()②迫.切A、强迫() B 、接近()C 、急切()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6%炎热()陈旧()便宜()顺利()5、为什么说那件旧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2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三)小试牛刀】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文,在()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序号()小明走在半路上忽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雨中哭。
()刚要出门,天下起了大雨。
()小明急忙跑上前去为小朋友打伞。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小明妈妈要小明上街去买酱油。
()妈妈连忙给小明一把雨伞。
【阅读训练】(11)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 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
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
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A 面对,面临B 靠近,挨近C 到来,来临D 照着,根据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
”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A 酸甜苦辣等味B 香、臭等味C 画的意境D 意思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5. 在文中用“ ” 画出具体描写《梅鸡图》的语句。
(12) 我的外公我的外公,60 出头,已是满头银发了,还挺着一个啤酒肚,一副学者的气魄。
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每天一早,外公便到建筑社上班去了。
他是一个工程师,整天都坐在办公室里搞设计。
要是附近哪家要造房子了,他们肯定会找到我外公。
难怪大家都称外公为土专家呢。
外公不仅在工作上非常认真,而且对我也很好。
如果我有什么问题请教他,他肯定尽量帮我解决。
那次,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四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一界“恩施市中小学科技大赛”。
我准备做模型沙发。
做的纸沙发长、宽、高分别是50、50、80 厘米才合适,而且不能用胶布,因为用胶布是很丑的。
学校的老师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好法子来。
放学后,我来到外婆家对外公说了这件事,外公答应我一定想办法。
傍晚,外公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他家讨论做这个沙发。
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公说:“这个沙发我已经有些眉目了。
坐垫用一张纸,靠背用一张纸两个扶手各一张,共四张纸。
”我说:“外公,坐垫下面应该放一个‘井'字架,这样才牢靠。
”爸爸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就这样,我们一直讨论到9 点多才回家。
第二天,我把讨论的结果告诉了老师。
老师又作了修改。
之后,我们做了一个大模型,这个模型做得非常棒!后来,我们参加比赛,获得了一等奖。
这里面,外公也有一份功劳哩。
我的外公学识渊博,又是设计专家,他真是我的好榜样啊!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这句话。
( 2) 3.短文先总的写了外公接着写最后写。
4.文章表达作者对外公怎样的感情?(13)贝多芬的故事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 一会儿高亢. 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 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 ”啪”的一声, 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 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 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 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 ””什么事, 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 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1、用“”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豪华——()分散——()镇静——()5、这篇文章是按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应知应会知识点总结及巩固一、常见的修辞手法归类及练习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例句:a. 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 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c.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例句:a. 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 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 似乎在对你微笑。
c.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 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例句:作文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加强情感,加强语气。
例句:a.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b. 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c. 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二、常见关联词归类及练习1、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在整个句子中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常见的关联词有:既,, 又,, 既,, 也,, 一边,, 一边,,例句: 他的字写得既美观又大方。
2、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常见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 不仅,, 而且,, 不仅,, 还,,例句: 小红不仅身体好,而且学习好。
3、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或是,, 或是,, 也许,, 也许,,例句:面对困难,不是你战胜它,就是它战胜你。
4、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出现了转折)常见的关联词有:虽然,, 但是,, 尽管,, 还是,,例句:尽管他一直小心翼翼,最后还是把鸡蛋打破了。
5、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有:之所以,, 是因为,, 因为,, 所以,,例句:今天江涛同学因为生病,所以没来上学。
6、假设关系:(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后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 就,, 假如,, 就,, 要是,, 就,,即使,, 也,, 哪怕,, 也,,例句:即使山路再陡峭,我也要不停地向上攀登。
7、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有:只有,, 才,, 只要,, 就,, 除非,, 才,, 无论,, 都,,例句:我们只要努力向上攀登,就一定能爬上顶峰。
8、取舍关系:(前后分句写了两种情况,说话人选择其中之一,舍弃其余内容)常见的关联词有:宁可,, 也不,, 与其,, 不如,,例句:我们与其在考试后后悔,不如考前就认真复习功课。
“实战演练”——请在下面各句的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1、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
2、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3、这里的花()很多,()没有奇花异草。
4、()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6、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7、()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8、()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9、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
10、()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4、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5、我们发动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