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清算系统介绍(DOC)

欧洲清算系统介绍(DOC)

欧元区支付结算系统字号大中小文章来源:国际司2008-03-20 17:19:00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欧元区的支付结算系统分为两类:一是大额支付结算系统。

它主要包括泛欧自动实时全额结算快速转账(TARGET1)以及欧洲银行业协会(EBA2)的EURO1系统。

此外,还有三家区域性的大额净额结算系统,分别是芬兰的POPS系统,西班牙的SPI系统,法国的巴黎净额结算系统(PNS);二是跨境零售支付系统。

欧元区的零售业务支付系统大都依赖于各成员国内的零售业务支付系统。

涵盖整个欧元区并对所有银行开放的跨境零售业务支付系统为欧洲银行协会(EBA)的STEP3系统。

在证券领域中,欧盟各国中央银行建立了中央银行结算代理模式(CCBM4)。

在CCBM中,中央银行互为代理行,用于货币政策操作以及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日间信贷的证券可以实现跨境转账。

随着欧元证券跨境转让的需求不断上升,欧盟各国的证券结算系统(SSS5)也已实现相互连接,可用于证券跨境转账交易。

一、欧元区支付结算制度概况(一)法律及监管框架欧共体条约和ESCB6法中有关对支付和清算系统的重要条款如下:1、欧共体条约第105(2)条(其内容在ESCB法第3.1条中重申),规定欧元体系7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努力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2、ESCB法第22条,规定ECB8为确保欧共体内以及同其他国家之间清算和支付系统高效稳定的运行,ECB和NCB9负责提供相关的清算便利,而ECB负责制定法规。

ECB的规章直接适用于所有采用欧元的欧共体成员国。

ECB法规有两类:第一类是针对除欧元体系中各国中央银行外的第三方的。

这些法规包括ECB规章、决议、建议与意见;第二类为ECB内部法规,主要是ECB 的工作指南、指示以及内部决定。

此外,欧共体条约也授予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审定通过相关法律文件的权力。

这些适用于所有成员国的法律包括与银行业相关的法规和有关金融服务的规定,因此它们也将影响到支付和证券结算系统的基本框架。

影响支付和证券结算系统的主要法令和法规有:《关于结算最终性的指示》、《跨境贷记转账指示》、《电子货币指示》、《投资服务指示》和《跨境欧元支付指示》。

(二)欧元体系根据ESCB法第22条的具体规定,欧元体系将着重于承担两方面的工作,对支付系统进行监督并同时提供支付服务。

此外,欧元体系还促进支付体系领域里的变革。

欧盟在支付体系的监督机构和银行监管机构之间达成了谅解协议(MoU10)。

该协议的目的是,促进支付体系监督机构和银行监管机构在大额银行间资金转账系统(IFTS11)方面的合作。

1、对支付系统的监督与协调欧共体条约的第105(2)条和ESCB法的第3条和第22条确认了欧元体系对支付系统的监督职责,其范围包括大额银行间资金转账系统和零售支付系统。

《欧元体系在支付体系监督中的职责》(2000年6月)对其支付系统的监督政策进行了分类:(1)针对那些性能及运行可能影响到货币政策、系统稳定、其它市场参与者的支付系统,ECB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通用的监督方针;(2)在通用监督政策没有涉及的领域,有关的监督政策由NCB一级的管理机构制定,这些政策应适用于欧元体系制定的一般通用监督框架。

在必要的情况下,ECB管理委员会也会主动提出制定这些相关领域监督政策的动议。

欧元体系管理的支付系统与私营机构运营的系统遵从统一的管理标准。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信心,欧元体系还制定与支付工具的安全有关的各种政策,如1998年8月颁布的《电子货币报告》。

根据分权管理的原则,通用监督政策的实施主要依靠NCB对国内支付体系的监督来实现。

对于那些无法清楚界定是以哪个国家为基础的支付系统,除非ECB管理委员会根据系统的特性做出决定并把监督责任交给ECB,一般都会委托该支付系统的合法注册地所在国的NCB来执行监督的职责。

对于跨境支付交易,欧元体系倾向于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施监督政策。

在这种机制下,本国的NCB是主要的监督机构,并在需要的时候负责同其他相关NCB 进行联络。

根据ESCB法第22条的规定,通用的监督政策可以通过ECB立法的形式来颁布。

在适当的地方,NCB也可以使用它能采用的法律手段来强制实施通用的监督政策。

欧元体系执行其监督职责所采用的一般原则、标准、规定和目标的详细说明大都发表在题为《国内支付系统的至少应具备的一般特征》(1993)的报告中。

该报告强调了实时全额结算(RTGS12)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欧元区应尽可能多地通过RTGS 系统来处理大额支付交易。

其他的大额支付系统只要能满足1990年国际清算银行发表的《十国集团国家中央银行间轧差机制委员会的报告》即《兰弗鲁斯报告》中规定的最低标准并能在中央银行进行同日结算,就可以与RTGS同时存在并继续运营。

该报告还对使用大额支付系统的标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该标准在欧盟立法的范围内细化了《兰弗鲁斯报告》规定的基本要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原则也是欧元体系对大额银行间资金转账系统(IFTS)通用监督政策的基础。

此外,兰弗鲁斯标准规定在相应司法权限内完备的法律环境对所有的支付系统都是必要的。

为给实施该标准制定进一步的指导政策,欧元体系给大额支付系统的外国参与机构制定了统一的法律评价“范围”表(即必须在法律评价中提出问题的清单)。

在电子货币领域里,指导欧元体系监督政策的是1998年ECB发表的《电子货币报告》中规定的相关条款。

2001年1月,ECB管理委员会理事会通过十国集团的《重要支付系统核心原则》,把它作为欧元体系在监督支付系统时必须实施的主要标准之一。

2001年年初,ECB、欧元体系的NCB以及尚未采用欧元为单一货币的欧盟成员国的NCB,作为支付系统的监督机构和欧盟银行监管当局达成MoU,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合作框架。

根据该协议,支付系统的监督机构应尽力确保让银行监管机构能充分了解信用机构在参与支付系统交易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

在支付系统出现问题时,支付系统监督机构和银行监管当局都应尽量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作为一个原则,对零售支付系统的监督条例继续由相关的NCB制定。

但是,在有新开发的业务或零售支付安排存在着潜在的跨越国界的可能性的领域里,针对这些情况的通用监督政策由欧元体系负责制定。

1999年9月欧元体系在《改进跨境零售支付服务——欧元体系的意见》一文中对这方面的状况进行了总结。

欧元体系提出了7个促进支付系统的目标。

2000年9月的进度报告显示,欧盟内的银行业已经取得了相当大进步,但是同时也看到在1999年报告中设定的某些目标显然还未达到。

2001年11月,ECB发表了题为《用于欧元贷记转账基础设施的集成》的报告,对欧元贷记转账现代支付系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2、证券清算和结算欧元体系对确保安全而高效地进行抵押证券的交割、结算和保管非常关注。

为了保证在欧元区内建立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欧元体系制定并签署了用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SCB)信用操作的欧盟证券结算系统(SSS)所必须遵循的9条标准。

为了使证券结算系统符合欧元体系的使用要求,欧元体系还定期地对SSS跨境证券转账的连接网络进行评估。

3、支付结算系统欧元体系直接运营的支付结算系统为TARGET系统。

TARGET由欧元体系下属的各国中央银行管理,所有属于ESCB的中央银行都同TARGET建立了连接(详见后面介绍)。

ESCB还参加证券的跨境转账交易的操作,所涉及的证券主要是为获得NCB日间信贷和实施货币政策所需的抵押证券。

4、与其他机构的合作除了独立地制定各项基本原则外,欧元体系还与涉及支付结算领域的其他单位和机构进行合作,如欧盟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银行监督机构等。

(三)其他相关的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1、欧共体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为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一个具有公平竞争环境和平等机会的单一市场,除了欧元体系外,欧共体委员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也关注与支付和证券结算系统有关的问题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的、防止支付系统中的欺诈犯罪和伪造活动的立法动议,推动并颁布“跨国贷记转账指示”以及“金融抵押证券安排指示”(2002/47/EC)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规范抵押证券的跨国使用。

2、银行业联合会和协会欧盟的大多数银行都加入了各国的银行业联合会或协会,各国的银行业联合会和协会还同全欧洲的欧洲合作银行协会、欧洲储蓄银行集团以及欧洲银行业联合会进行合作。

银行业联合会和协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交换观点的平台,使他们能通过讨论就共同的商业策略达成协议并对需要欧洲各国达成共识的问题进行协商。

他们在与第三方谈判和代表其成员就各种问题(包括支付系统方面的问题)达成协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其他联合会和协会在证券清算与结算系统方面,也有相关的联合会和机构。

这些组织为实现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交流观点,制定共同的标准和准则。

在欧洲证券清算结算的国际组织主要有:欧洲中央证券存管协会(ECSDA)、欧洲中央对手清算所协会(EACH)、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会(EESE)以及欧洲证券管理机构委员会(CESR)。

二、零售支付媒介(一)现金支付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2002年1月1日,欧元的纸币和硬币开始发行。

欧元区内各国流通中的现金增长率差异较大。

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现金增长率也较高,常常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二)非现金支付在欧元区内,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是贷记转账,和直接借记。

另外,卡支付工具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地增长。

随着零售商对卡支付的接受程度不断上升,欧元区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使用快速增长。

支票在欧元区各成员国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三)零售支付工具的近期发展在零售支付工具方面,欧元区银行正积极地利用新的技术如通过因特网和移动电话(手机)来提供银行服务,进一步补充已经建立起来的远程服务体系,如自助银行、家庭银行以及电话银行等。

三、银行间交换与结算系统(一)实时全额结算系统:TARGET泛欧自动实时全额结算快速转账(TARGET)系统是处理欧元交易的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

该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系统。

它由15个国家RTGS系统、ECB的支付机制(EPM13)和一个连接系统组成。

TARGET系统从1999年1月4日开始运行,欧盟约有5000个机构加入了该系统。

1、运行规则管理TARGET和其运行的法规包括两类:一是《欧洲中央银行泛欧自动实时全额结算快速转账系统指导原则》(TARGET指导原则);二是参加TARGET国家的RTGS 系统及EPM的规则和处理流程(国家RTGS规则)。

TARGET指导原则于1999年1月1日即EMU第三阶段开始时即生效。

TARGET指导原则适用于ECB和加入欧元体系的NCB。

其具体内容包括:(1)对每一个加入或者连接到TARGET的国家RTGS系统必须遵守的最低共同标准做出规定(如接入标准、货币单位、收费规则、运行时间、可以通过TARGET进行处理支付交易类型的相关规定、支付指令应被处理的时间或支付指令被认定为不可撤销的时间、日间信贷);(2)通过连接系统进行跨境支付的协议安排;(3)TARGET 的安全战略和安全条件;(4)建立TARGET审计框架的相关条款;(5)TARGET 的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