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学全套课件
其它纺织纤维
无机纤维:无机物构成。 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
二、纺织纤维的结构特征
1、成纤高聚物的特征 高聚物:指由成千上百个原子以共价键连成的 大分子组成的物质。 特征:分子量大——103~107 组成简单 -A-A-A-A-A具有分散性 n不是定值
2、结构层次
1)大分子结构 原子、原子团类型(A);单基连接方式;聚合度 2) 超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 结晶度;取向度 3)形态结构 表面、横纵向截面特征 影响:光泽、保暖、吸湿、手感、饱和力等性能
三个参量之间的关系: G= G0(1+W)
(2)公定回潮率
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不时,其重量也不同。为了 消除因回潮率不同而引起的重量不同,满足纺织材 料贸易和检验的需要,国家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 率规定了相应的标准,称为公定回潮率。
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称为公定重量(公量)。 Gk = G0(1+Wk) Gk = G(1+Wk)/(1+W) 其中, Gk——公量, G ——某一回潮率量下的重量 Wk ——公定回潮率,W ——某一状态下回潮率
第二节 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其对服用性能的影响
一、纤维的细度 1、细度指标 直接指标:直径、截面积、投影宽度(用的少) 间接指标:以纤维长度与重量的对比关系表示 (易测,好用,但有平均意义) 用于纤维的主要有三个:特数,旦数、公支
(1)特数(特克斯,号数,tex)
指1000米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绪论
研究对象 主要内容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研究对象
按来源和属性分:
纺织制品:织物类,线带类 纤维制品 服装材料 集合制品:非制造布,毛毡 絮类,纸 裘皮与皮革:人造,天然 其它:塑料,金属,皮膜,泡沫,玻璃, 木,骨,贝,石等
按工艺用途分:
有关基本概念
纤维: 直径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长度比直径大许多倍
Nt=1000×Gk/L L ——长度(米) Gk ——公定回潮重量(克) 特数越大,纤维越粗。 国标要求纤维和纱线细度统一用“特”为指标。 纤维多用“分特”:指10000米长的纤维,在公 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用Ndtex、 Ndt表示 。 Ndt=10 Nt
(2)旦数(旦尼尔,den)
(甚至上千倍)的物体。 纺织纤维: 能够通过纺织加工制成纺织品的纤维。 (化学稳定性、长度、细度、强度、可挠曲性、弹性等) 纱线:用纺织纤维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无限
长的线型集合体。 织物:用纺织纤维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平薄 物体。(布)
主要研究内容
纺织纤维:种类,组成,结构,性能特点
(4面可以直接使用,非圆形截面可用 等面积圆的直径来表示。 一般用于理论研究。 (5)各指标之间的换算 Nt • Nm =1000 Nd • Nm =9000 Nd =9 Nt d=0.03568(Nt / ѵ) ½
2、细度对服用性能的影响 纤维越细: (1)纱线强度越高,可纺细度越细。 (2)纱线条干越好。 (3)织物越柔软且光泽柔和。 (4)织物可越轻薄、透气性好。 (5)织物越易起毛起球。
纱线:分类,加工方法,成份、结构与特性 织物:分类,加工方法,组织结构与服用性能 毛皮、皮革及辅料:种类,性能 服装材料的性能指标与品质评定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意义 服装材料是服装的物质基础,是服装重要的 技术因素;服装材料是纺织工业与服装工业之间 的纽带。
学习方法:上课听懂,记笔记。 每章思考题,理解、积累、记忆。
三、纤维的比重(ѵ) 指纤维的单位体积重量( g/cm3),它与纤 维的结构有关。 影响: (1)织物与服装的重量随ѵ的增加而增加。 (2)覆盖性、蓬松性:对于相同重量的织物, ѵ越大,覆盖性、蓬松性越差。(P21)
四、纤维的表面特征
伸展,光滑,卷(皱、转)曲,粗糙,裂纹, 沟槽,粗细节等 影响: (1)饱和力:大,好。 (2)蓬松性(覆盖性):大,好。 (3)起毛、球:光滑,易拉出。——低强,断 裂;高强,起毛、球。
二、纤维的长度
指纤维伸直但不伸长时两端的间距。纤维用 mm表示,长丝用米表示。 对服用性能的影响 纤维越长: (1)纱线强度越高,可纺细度越细。 (2)纱线光洁、毛羽少、条干越好。 (3)织物可以越轻薄,纱可降低捻度,布可越 柔软舒适。 进行外观评定时,对较长纤维细度较关键, 对较短纤维长度较关键。
五、纤维的吸湿性 指纤维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 1、吸湿机理 (1)大分子内极性基团对水分子的吸引力。 (2)结合上的直接水极化后再吸引其它水分子。 (3)形态中的空隙、孔洞(毛细水)。 (4)表面吸附。
2、吸湿指标
(1)回潮率(W) W=(G - G0)/G0×100% 其中, G0 ——干重 G ——湿重
第一章 服装用纤维原料
纺织纤维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纺织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其对服用 性能的影响 常用纺织纤维的性能特点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一、纺织纤维的分类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纺织纤维的形貌:
纤维的分类可以按来源分,也可以按长度分。 A 按来源分,即按照纤维的形成、成分等固有特征分类 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指9000m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在克数,也称之为“纤度”。 Nden=9000× Gk /L 与另一定长制指标特数一样,旦尼尔越大, 纤维越粗。 曾广泛用于蚕丝和化学纤维
(3)公制支数( Nm )
指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纤维所具有的
长度米数。
Nm=L/ Gk
定重制指标,公制支数越大,纤维越细。 纤维中,棉、毛、麻传统上用此指标。
B 按长度分,按照纤维的外在形态进行划分
短纤维和长丝
化学纤维:以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通 过化学和机械方法人工制造而成的纺织纤维。
再生纤维:指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制成的、化 学成分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主要 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 合成纤维:是以天然低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 化学合成和机械加工而制得的化学纤维。包括 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纤维等多种品种。 半合成纤维:醋酯纤维[纤维素+醋酸/冰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