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排水管道安装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塑料(UPVC)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硬聚氯乙烯管材和管件应有产品合格证,在管件上应有明显的商标和规格。
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
2.1.2 管材和管件应在同一批中抽样进行外观、规格尺寸、管材与管件配合公差检查。
2.1.3 防火套管、阻火圈应标有规格、耐火极限和生产厂名称。
2.1.4 胶粘剂应标有生产厂名、生产日期,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
胶粘剂内不得含有团块、不溶颗粒和其他杂质,并不得呈胶凝状态和分层现象,在未搅拌的情况下不得有析出物。
不同型号的胶粘剂不得混合。
2.1.5 支承件采用注塑成型塑料墙卡、吊卡,当采用金属材料时应作防锈处理。
2.2 主要机具:手电钻、冲击钻、手锯、铣口器、钢刮板、活扳手、手锤、水平尺、套丝板、手刷、棉布、线坠等。
2.3 作业条件:2.3.1 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经会审通过。
2.3.2有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进行技术交底。
2.3.3 材料、施工力量、机具等已准备就绪,能正常施工并符合质量要求。
2.3.4 在结构施工过程中,配合土建的管道穿越墙壁和楼板的预留孔洞已完成(预留孔洞尺寸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比管材外径大50~100mm)。
土建模板已拆除,操作场地清理干净,安装高度超过3.5m应搭好架子。
2.3.5 楼层管道系统的安装宜在墙面粉刷结束后连续施工。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预制加工→埋地管铺设→立管安装→横管安装→闭水试验与通水试验。
3.2 预制加工:3.2.1 根据图纸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按预留口位置预先测量尺寸,绘制加工草图。
3.2.2断管:根据草图量好管道尺寸,进行断管。
断口要平齐,用铣刀或刮刀除掉断口内外飞剌,外棱铣出15°角。
对管件承插口深度在管端表面划出深度标记。
3.2.3擦拭:用棉布将承插口需粘接部位的水分、灰尘擦拭干净。
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
3.2.4管道粘接:预制管段粘接时(包括系统安装时管段间的粘结),用毛刷涂抹胶粘剂,先涂管件承口内侧,后涂管材插口外侧,插口涂刷应为管端插入至预先划出的插入深度标记,找正方向随即将管子插入承口至深度标记处,并将管道旋转90°,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和气候条件,应静置至接口固化为止。
粘牢后将溢出的粘接剂擦拭干净。
多口粘接时应注意预留口方向。
3.2.5 胶粘剂安全使用就符合下列规定:1)胶粘剂和清洁剂的瓶盖就随用随开,不用时就随盖紧, 严禁非操作人员使用。
2)管道、管件集中粘结的预制埸所,严禁明火,埸内就通风,发要时就及时设置排风设施。
3)粘结管道时,操作人员就站于上风处,且宜配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
3.3 埋地管安装:3.3.1 按设计图纸上的管道布置,确定标高并放线,经复核无误后,开挖管沟至设计要求深度。
检查并贯通各预留孔洞。
按各受水口位置及管道走向进行测量,绘制实测小样图并注明尺寸、编号。
按实测样图进行配管和预制,按设计标高和坡度铺设埋地管。
3.3.2铺设埋地管宜分段施工。
先做±0.00以下的室内部分至伸出外墙为止,管道伸出外墙不得小于250mm。
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从外墙边铺设管道接入检查井。
3.3.3 埋地管道的管沟底面应平整,无突出的尖硬物。
宜设厚度为100~150mm的砂垫层,垫层宽度不应小于管外径的2.5倍,其坡度应于管道坡度相同。
管沟回填土应采用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至少200mm处,压实后再回填至设计标高。
3.3.4 当埋地管穿越基础做预留孔洞,且设计无要求时,管顶上部净空不宜小于150mm。
埋地管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墙上应预埋防水套管,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
3.3.5 埋地管与室外检查井连接:1)与检查井相接的埋地排出管,其管端外侧应涂刷胶粘剂后滚粘干燥的黄砂,涂刷长度不小于检查井井壁的厚度。
2)粘砂的管端与检查井相接部位采用M7.5水泥砂浆分二次嵌实。
第一次应在井壁中段嵌水泥砂浆,并在井壁两端各留出20~30mm,待水泥砂浆初凝后,再在井壁两端用水泥砂浆进行第二次嵌实,并在井外壁沿管壁周围抹成三角形止水圈。
3.3.6埋地管道安装后应经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不得低于底层地面高度。
灌水15min 后,若水面下降,再满灌延续5min,应以液面不下降为合格。
试验结束应将存水排除,并封堵各受水管管口。
埋地管道经灌水试验合格,并经工程中间验收后方可回填土。
3.4 立管安装:3.4.1 检查楼层预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并加以贯通,按管道走向及各管段的中心线标记进行测量,绘制实测小样图,并详细注明尺寸。
3.4.2 按实测小样图选定合格管材和管件,进行配管和裁管。
预制的管段配制完成后应按小样图核对节点间尺寸及管件接口朝向。
3.4.3 立管安装前,应先按立管布置位置在墙面弹线并安装管道支架。
立管支架的间距:管径为50mm的,不大于1.2m;管径大于或等于75mm的不得大于2m。
3.4.4 立管安装时,应将管段扶正,再按设计要求安装伸缩节,将管子插口插入伸缩节承口底部,再将管子拉出设计要求的预留间隙(当设计无规定时,预留的间隙应为:夏季为5~10mm,冬季为15~20mm),在管端划出标记,最后将管端插口平直插入伸缩节承口橡胶圈中,用力应均衡,不得摇挤。
安装完毕,应随即将立管固定。
3.4.5 立管固定时,管道穿越楼层处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点时,管道安装结束应配合土建支模,用C20细石混凝土分二次浇筑密实。
在地面面层施工时,在管道周围应筑厚度不小于20mm,宽度不小于30mm 的阻水圈。
2) 管道穿越楼层处为非固定支承时,应加装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内径可比穿越管径大.10~20mm,套管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mm。
3)高层建筑的立管管径大于或等于110mm时,在楼板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500mm的防火套管,并在防火套管周围筑阻水圈。
3.5 横管安装:3.5.1 按横管布置及各管段的中心线标记进行测量,绘制实测小样图并注明尺寸,按样图选定合格管材和管件,进行配管、裁管及管段预制。
3.5.2 按横管布置位置在墙面弹线,按允许的范围均匀排列管道支架要间距,并安装管道支架。
3.5.3 将预制好的管段在安装的位置用铁丝临时吊挂,查看无误后再进行粘结。
3.5.4 粘结后迅速摆正位置,按规定校正坡度(设计无要求时,坡度应为0.026),用木楔卡牢接口,紧住铁丝临时加以固定。
待粘结固化后,再紧固支承件,然后拆除临时铁丝,并将接口临时封堵。
3.5.5 横管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节。
横管伸缩节应采用锁紧式橡胶圈管件。
当管径大于或等于160mm时,横干管宜采用弹性橡胶密封圈连接形式。
当设计对伸缩量无规定时,管端插入伸缩节处预留的间隙应为:夏季5~10mm,冬季15~20mm。
3.5.6 横干管穿越防火分区隔墙时,管道穿越墙体的两侧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500mm的防火套管。
管径大于110mm的横支管与暗设立管相连时,墙体贯穿部位应设置阻火圈或长度不小于300mm的防火套管,且防火套管的明露部分长度不宜小于200mm。
3.5.7 卫生器具连接管安装: 核查建筑物地面、墙面做法、厚度。
找出预留口坐标、标高。
然后按准确尺寸修整预留洞口。
分部位实测尺寸做记录,并预制加工、编号。
安装粘接时,必须将预留管口清理干净,再进行粘接。
粘牢后找正、找直,封闭管口和堵洞。
打开下一层立管扫除口,用充气橡胶堵封闭上部,进行闭水试验。
合格后,撤去橡胶堵,封好扫除口。
3.6 闭水与通水试验:排水管道安装后, 按规定要求必须进行闭水试验。
凡属隐蔽暗装管道必须按分项工序进行。
卫生洁具及设备安装后,必须进行通水试验。
4 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4.1.1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检验方法: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4.1.2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下表的规定: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4.1.3 排水塑料管道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伸缩节。
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4 排水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检验方法:通球检查。
4.2 一般项目:4.2.1 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规定: 1) 在立管上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
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
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为1m,允许偏差±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
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
2) 在连接2 个及2 个以大便器或3 个及3 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
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3)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4)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2 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
井内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5%坡度,坡向检查口。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4.2.3 排水塑料管道支架、吊架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4.2.4 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2) 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3) 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4) 屋顶有隔热层应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5 安装未经消毒处理的医院含菌污水管道,不得与其他排水管道直接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6 饮食业工艺设备引出的排水管及饮用水水箱的溢流管,不得与污水管道直接连接,并应留出不小于100mm隔断空间。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2.7 通向室外的排水管道,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45°三通和45°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