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酸铜晶体制作方法图文整理

硫酸铜晶体制作方法图文整理

首先您所需的设备:100ml的玻璃容器200ml烧杯搅拌棒能提供热水的装置一个密封塑料瓶漏斗滤纸等
STEP1您需要购买硫酸铜(分析纯)试剂
STEP2 查阅五水合硫酸铜的溶解度(这里给出部分)
0℃23、1 10℃27、5 20℃32 30℃37、8 40℃44、6 50℃不详60℃61、8 70℃不详80℃83、8 90℃不详100℃114
STEP3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3g左右的硫酸铜,溶于100ml热水中(实验中所用的水不能就是自来水,可以就是饮用水,推荐屈臣氏蒸馏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倒入干净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静置一天
STEP4如果您发现完全冷却后,容器底部有大量碎晶,没有完整的小晶体,那就重复STEP3,原因可能就是冷却过快、水中有杂质或者在冷却过程中频繁扰动溶液。

如果您得到了几个完整的小晶体(称为晶核)那请进行下一步
STEP5得到了晶核,您就可以真正开始您的晶体培养了!首先您要配置较大量的饱与溶液(也就就是溶解固体达到最大无法继续再溶的溶液)(200ml),当然您上一步剩余的溶液应该并入此步骤的溶液中。

具体的配置常温饱与溶液的方法就是: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2g左右的硫酸铜,溶解在200ml热水中,完全冷却后过滤(这一步您也可能得到好的晶核),保留滤液,剩余的固体放入一个密封塑料瓶中,放入水。

这个塑料瓶的目的就是保存您以后分离得到的硫酸铜固体,并且可以同时得到室温下的饱与硫酸铜溶液。

STEP6晶体培养一般有两种方法:杯底或者悬挂。

如果您不想用细线挂住晶体,那么可以采用直接把晶核放在杯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硫酸铜来说会影响晶体的形状,所以建议采用悬挂的方法。

(当然您也可以两种方法都试一试)将一个稍大一点的晶核(1-2cm)用细线栓紧,系死扣,并且将线的另一端系在一个细竹签上。

系晶体的标准就是:不能让晶体在自然状况下掉落,线长应该满足晶体全部浸入烧杯液面以下。

STEP7 系好了晶体,不要忙着放入溶液。

因为这时您的溶液可能混入了大量的杂质,空气中的毛发、灰尘等,需要先进行过滤。

(如果您的设备有限,可以不进行这一步,但一定要减少灰尘进入)
STEP8将拴好的晶核放入溶液,静置。

盖上透气防尘的盖子(或者蒙上一层卫生纸) STEP9如果发现杯底有小晶体出现,在不触碰到晶核的情况下可以先忽视,但如果碎晶很多,就需要及时清理。

如果发现杯壁有攀援的晶体层,一定要及时小心清除。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您在每次配置好饱与溶液准备静置的时候应该把烧杯壁上的硫酸铜液滴擦掉。

如果在蒸发一段时间后溶液过少,应该添加常温下饱与溶液。

STEP10 这样放置一段之间,晶体长到足够大时,就可以取出晶体了。

五水合硫酸铜晶体易风化,保存时应该涂上清漆或者透明的指甲油。

不要忘记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者新发现都可以与吧友们交流哦!
STEP1
首先我们需要这些东西,硫酸铜AR级,烧杯两只(一大一小),培养皿两只,玻璃棒一根,滤纸,以及水。

STEP2
沸水400g,(我用的就是去离子水,如果没有
可以使用自来水。

)以及100g硫酸铜
STEP3
将沸水倒入装有硫酸铜
的烧杯中,搅拌至不再溶
解。

此时可以瞧到溶液并
不就是十分纯净。

STEP4
过滤溶液。

很多人反映说溶液过滤到一半就开始结晶
了。

在这里解释下,有两种可能:
1、溶液过饱与
2、溶液降温过快
过滤后的溶液可以瞧得出非常纯净,透光非
常好,呈深蓝色。

我这里选用的就是快速滤
纸,如果您的溶液用快速滤纸依旧会结晶,请使用眼镜布(→→)或者重新配置温度高的接近饱与溶液。

STEP5
将溶液倒进培养皿中,静置
一天。

注意,建议将培养皿放
在温差不大的地方,且这个
地方必须就是不会有震动,
灰尘少的地方。

静置期间不要把任何东西伸
进溶液中,切忌!
如果溶液表面有灰,不用担
心,只需要耐心等待结晶即
可。

因为灰尘会浮在溶液表
面。

如果在溶液中有灰,那么、、、
请自行解决- -、、、、、
STEP6
静置一段时间之后,溶液中会自然
降温结晶出小的单晶,待它们长得
符合您想要的大小之后,您就可以
用镊子取出了。

注意,只能一次性
全部取出,因为您把镊子伸进溶液
中之后,溶液就会在短时间内大量
析出小晶粒,那时所有还在溶液中
的晶体就都没用了
普通晶核大小一般在1-2cm左
右,大了就不好瞧了。

------------------------------下面介绍
如何制作大的单晶--------------------------
先介绍总说周知的【悬挂法】
对于悬挂法,这就是一种新人很容易上手的培养单晶的方法。

但就是缺点在于,晶体中的线会影响晶体的美观,
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晶体很容易长出很多刺。

前者无法解决,后者与晶核的品质以及溶液的好坏有关
STEP1 绑线
这就是困扰很多宅男的问题,我
对次的回答一直就是:回家问妈

今天我就来讲下我绑线的方法。

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分享下。

STEP2
配置一杯饱与溶液,将绑好
的晶核放进去,一天左右的
时间单晶就可以出来了。

要注意的问题就就是,溶液就是不就是饱与或者近饱与了。

如果浓度不够,那么晶核就会溶解于其中。

如果过饱与了,就会长成形状杂乱的晶体。

第二种方法【杯底培养法】
因为一直想不到好的名字,暂
且就这么叫了。

STEPS
取几颗晶核,配置一杯近饱与
溶液并倒入培养皿中
将晶核放进溶液中,静置,防
震,一天。

步骤很简单,这个方法在做的
过程中,晶核不易溶解,
晶体透明度还算不错,也不会
有碍眼的线,
晶体整体瞧着清爽,也不会长得很奇怪,总之算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就是,溶液温度不要太高,不然扔进去时会有裂纹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