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钢1、简要介绍含碳量小于1.35%(0.1%-1.2%),除铁、碳和限量以内的硅、锰、磷、硫等杂质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
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和可焊性降低。
与其他钢类相比,碳素钢使用最早,成本低,性能范围宽,用量最大。
适用于公称压力PN≤32.0MPa,温度为-30-425℃的水、蒸汽、空气、氢、氨、氮及石油制品等介质。
常用牌号有WC1、WCB、ZG25及优质钢20、25、30及低合金结构钢16Mn2、具体分类碳素钢按化学成分(即以含碳量)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1) 低碳钢又称软钢,含碳量从0.10%至0.25%低碳钢易于接受各种加工如锻造,焊接和切削,常用于制造链条,铆钉,螺栓,轴等。
(2) 中碳钢碳量0.25%~0.60%的碳素钢。
有镇静钢、半镇静钢、沸腾钢等多种产品。
除碳外还可含有少量锰(0.70%~1.20%)。
按产品质量分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
热加工及切削性能良好,焊接性能较差。
强度、硬度比低碳钢高,而塑性和韧性低于低碳钢。
可不经热处理,直接使用热轧材、冷拉材,亦可经热处理后使用。
淬火、回火后的中碳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约为HRC55(HB538),σb为600~1100MPa。
所以在中等强度水平的各种用途中,中碳钢得到最广泛的应用,除作为建筑材料外,还大量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
(3)高碳钢常称工具钢,含碳量从0.60%至1.70%,可以淬硬和回火。
锤,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钢制造;切削工具如钻头,丝攻,铰刀等由含碳量0.90% 至1.00% 的钢制造。
按钢的品质可分为普通碳素钢和优质碳素钢。
(1)普通碳素结构钢又称普通碳素钢,对含碳量、性能范围以及磷、硫和其他残余元素含量的限制较宽。
在中国和某些国家根据交货的保证条件又分为三类:甲类钢(A类钢)是保证力学性能的钢。
乙类钢(B类钢)是保证化学成分的钢。
特类钢(C类钢)是既保证力学性能又保证化学成分的钢,常用于制造较重要的结构件。
中国目前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是含碳量在0.20%左右的A3钢(甲类3号钢),主要用于工程结构。
有的碳素结构钢还添加微量的铝或铌(或其他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氮化物或碳化物微粒,以限制晶粒长大,使钢强化,节约钢材。
在中国和某些国家,为适应专业用钢的特殊要求,对普通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和性能进行调整,从而发展了一系列普通碳素结构钢的专业用钢(如桥梁、建筑、钢筋、压力容器用钢等)。
(2)优质碳素结构钢和普通碳素结构钢相比,硫、磷及其他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较低。
根据含碳量和用途的不同,这类钢大致又分为三类:①小于0.25%C为低碳钢,其中尤以含碳低于0.10%的08F,08Al等,由于具有很好的深冲性和焊接性而被广泛地用作深冲件如汽车、制罐……等。
20G则是制造普通锅炉的主要材料。
此外,低碳钢也广泛地作为渗碳钢,用于机械制造业。
②0.25~0.60%C为中碳钢,多在调质状态下使用,制作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
③大于0.6%C为高碳钢,多用于制造弹簧、齿轮、轧辊等。
根据含锰量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含锰量(0.25~0.8%)和较高含锰量(0.7~1.0%和0.9~1.2%)两钢组。
锰能改善钢的淬透性,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通常在含锰高的钢的牌号后附加标记“Mn”,如15Mn、20Mn以区别于正常含锰量的碳素钢。
按用途则又可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在0.65~1.35%之间,经热处理后可得到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具、刃具、模具和量具(见工具钢)。
碳素结构钢按照钢材屈服强度分为5个牌号:Q195、Q215、Q235、Q255、Q275每个牌号由于质量不同分为A、B、C、D等级,最多的有四种,有的只有一;另外还有钢材冶炼的脱氧方法区别。
脱氧方法符号:F——沸腾钢b——半镇静钢Z——镇静钢TZ——特殊镇静钢3、杂质影响Mn的影响钢中常在杂质有:Si、Mn、S、P和氧、氢、氮等气体。
Mn是炼钢时用锰铁给钢液脱氧后而残余在钢中的元素。
锰有较强的脱氧能力,锰大部分溶于F,使钢强化,锰对钢有益。
锰能降低S对钢的危害。
一般碳素钢中把锰控制在0.25%~0.8%范围内。
Si的影响Si主要来自原料生铁和硅铁脱氧剂。
Si比锰脱氧能力强,硅溶于F,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但会使塑性和韧性降低。
硅促进Fe3C分解成石墨,若钢中出现石墨会使钢的韧性严重下降,产生所谓的“黑脆”。
硅在碳素钢中一般控制在0.17~0.37%范围内。
S的影响S可使钢的“热脆”性增加。
(S不溶于α-Fe,而以化合物FeS的形式存在,其熔点为1190℃,而FeS又能于Fe形成共晶体分布于晶界上,其熔点仅为985℃。
)S对钢的焊接性能也有不良影响,容易导致焊缝热裂。
所以,S在钢中是有害杂质,其含量一般要求不大于0.05%。
但是,S能改善钢材的切削性能。
P的影响P会引起钢的“冷脆”。
(P在钢中全部溶于α-Fe中,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增高,同时,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
当钢中含P量达0.3%时,钢完全变脆,这种脆性现象在低温时更为严重。
)P还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所以,P在钢中是有害杂质,其含量一般要求不大于0.045%。
但是,P能改善钢材的切削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气体的影响氧会降低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疲劳强度。
对钢无益,越少越好。
N会以氮化物的形式析出,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会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使钢变脆。
H会使钢的脆性显著增加,称为“氢脆”。
H会使钢中产生裂纹,称为“白点”。
4、命名方法1、碳素结构钢主要用途:各类工程。
通常热轧后空冷供货,用户一般不需进行热处理而直接使用。
这类钢共分五个强度等级。
命名:标志符号Q+最小σS值—等级符号+脱氧程度符号如:Q235-AF;等级符号:A、B、C、D(D级达到了优质钢水平)2、优质碳素结构钢主要用途:重要机件。
可以通过热处理调整零件的力学性能。
出厂状态可以是热轧后空冷,也可以是退火、正火等状态。
随用户需要而定。
命名:用两位数字表示,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如:45钢WC=0.45%。
常用牌号:08F、15、45、60、60Mn等。
3、碳素工具钢(WC=0.65%~1.35% 属高碳钢)主要用途:制作各种小型工具。
可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
分为优质级和高级优质级两大类。
命名:标志符号T+含碳量的1000倍。
如:T10 WC=1.0%。
高级优质级在钢号尾部加A,如T10A。
4、一般工程用铸造碳素钢件(铸钢)主要用途:难用锻压等方法成型的复杂零件且力学性能要求较高;命名:标志符号ZG+最低σS值—最低σb值如:ZG340-640。
5、制造工艺碳素钢的冶炼通常在转炉、平炉中进行。
转炉一般冶炼普通碳素钢,而平炉可以冶炼各种优质钢。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发展很快,有趋势可代替平炉炼钢。
将炼好的钢液注入钢锭模,就得到各种钢锭。
钢锭经过锻压或轧制后便加工成钢板、钢带、钢条和各种断面形状的型钢。
碳钢一般在热轧状态下直接使用。
当用于制造工具和各种机器零件时,则需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热处理;至于铸钢件,绝大多数都要进行热处理。
6、化学影响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和显微组织。
在退火或热轧状态下,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见图)。
焊接性和冷弯性变差。
所以工程结构用钢,常限制含碳量。
碳素钢中的残余元素和杂质元素如锰、硅、镍、磷、硫、氧、氮等,对碳素钢的性能也有影响。
这些影响有时互相加强,有时互相抵销。
例如:①硫、氧、氮都能增加钢的热脆性,而适量的锰可减少或部分抵销其热脆性。
②残余元素除锰、镍外都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增加冷脆性。
③除硫和氧降低强度外,其他杂质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钢的强度。
④几乎所有的杂质元素都能降低钢的塑性和焊接性。
氢在钢中能造成很多严重缺陷,如产生白点、点状偏析、氢脆、表面鼓泡和焊缝热影响区内的裂缝等。
为保证钢的质量,必须尽可能降低钢中氢的含量(见应力腐蚀断裂和氢脆)。
脱氧带入的残余元素如铝,可减小低碳钢的时效倾向,还可以细化晶粒,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但余量不宜过多。
由炉料中带入的残余元素如镍、铬、钼、铜等,含量高时可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对要求具有高塑性的专用钢,如深冲用钢板,则是不利的。
7、加工性能碳素钢大都采用氧气转炉和平炉冶炼,优质碳素钢也采用电弧炉生产。
根据炼钢过程脱氧程度的不同,碳素钢可分为镇静钢、沸腾钢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半镇静钢。
冶炼方法对钢的性能影响,主要是通过钢的纯净度而起作用的。
人们通过真空处理、炉外精炼和喷吹技术等,都可获得更高纯净度的钢,从而显著改善了碳素钢的品质。
碳素钢的塑性加工工艺通常分热加工和冷加工。
经过热加工,钢锭中的小气泡、疏松等缺陷被焊合起来,使钢的组织致密。
同时,热加工可破坏铸态组织、细化晶粒。
使锻轧的钢材比铸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经冷加工的钢,随着冷塑性变形程度增大,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
为提高成材率,广泛应用连续铸钢工艺。
8、时效处理低碳钢的时效通常有淬火时效和应变时效两种,都是由间隙元素作用引起的,主要是由于碳、氮、氧的重新分布所造成。
淬火时效即钢由高温快速冷却后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钢中含碳量、脱氧程度和含氮量对淬火时效都有很大影响。
低碳钢、脱氧不充分的沸腾钢和含氮量较高的钢发生淬火时效最显著。
含碳约0.3%的中碳钢,由淬火时效所引起的性能变化已大为减弱。
含碳约0.6%的高碳钢,实际上不起时效硬化作用(见金属热处理)。
应变时效经冷加工变形后的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碳和氮对应变时效的影响,与对淬火时效的影响相似,磷也促进应变时效。
低碳钢因冷变形而消失的屈服点,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
应变时效比淬火时效更为复杂。
如钢材经淬火后再进行冷加工,无论在室温或稍高温度下,均将加速其应变时效。
碳素钢的时效常给工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例如沸腾钢焊接后,由于时效使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出现细小裂纹,严重影响焊接结构的安全性。
但由于近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和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尤其是氧气转炉炼钢能获得更低的氮、氧含量,因此时效问题有所减轻。
9、用途Q195 用于制造承载较小的零件、铁丝、铁圈、垫铁、开口销、拉杆、冲压件以及焊接件等。
Q215 A 用于制造拉杆、套圈、垫圈、渗圈、渗碳零件以及焊接件等。
Q235 A A、B 级用于制造金属结构件、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渗碳件或碳氮共渗件、拉杆、连杆、吊钩、车钩、螺栓、螺母、套筒、轴以及接件;C、D级用于制造重要的焊接结构件。
Q255 A 用于制造转轴、心轴、吊钩、拉杆、摇杆、楔等强度要求不高的零件。
此负焊接性尚可。
Q275 用于制造轴类、链轮、齿轮、吊钩等强度要求高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