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课程

初中物理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课程

引入中考第一轮复习阶段是整个九年级复习的主体阶段,耗时最长,教师、学生付出的精力最多,其成败往往能决定整个九年级工作的成效。

总体要求是: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构建知识网络。

目的是要对初中学习到的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

具体要求是:紧扣课本,以教材内容体系为主线(注意:是“为主线”,不是说必须按课本编排去复习),分章、节进行单元复习训练。

这一阶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复习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测量?♦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②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是什么?♦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是什么?♦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③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

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达10%〜15%。

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等。

复习时要通过具体例子来理解和认识这些科学方法。

比如: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欧姆定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规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变量法” ;合力、串并联总电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 ;电流、电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类比法”等等。

(2)要做到全面复习,凡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都要认真复习,不能有遗漏,这是复习基础知识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教师要切忌挑选自己认为的“重点”、“热点”反复讲解和习练,造成其他知识点复习的淡化,给学生的知识结构留下隐患。

(3)要避免复习工作演变成单纯的旧知识重复,搞成“压缩饼干”式的教学,这既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构建,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是第一轮复习的大敌。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学物理知识整体的高度来看待和重新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掌握课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每个考点间的相互联系,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在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第一轮复习的框架体系, 编排为新的复习单元 进行复习,将“双基”抓好,为后面的复习打好基础。

(4)要抓好落实,要从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位学生两个维度抓落实,即要把每一个知 识点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要关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相 对差生,课下要有计划地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辅导 抓好落实。

注意:第一轮复习中必须将实验内容贯穿进去,并且要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

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过程与方法: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 取精神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 一、运动的相对性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长度的测量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记:记下数值和单位三、长度单位换算33691Km=10 m 1m=10dm=100cm=10 mm=10 m=10 nm例:45、m=4.5 10-5m 0.23dm=2.3 107nm四、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 m/s 或者km/h(2) 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3) 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岀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五、平均速度、,丄、,二 --------- -- ------ : 严格按公式v=-来计算,切勿利用V V l+仏来计算。

D s 册~*[/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 公路上的 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___ m/s 。

[应用练习]1 •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 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___________ 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 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 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

例:图中测岀的该物长度是 cm.5秒他听到了回声。

若汽艇以100m/s 的速2 •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过20m路程后的速度是_______ m/s。

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作速度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时间内作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m/s,合 __________ km/h。

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 •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 6,运动路程之比是3: 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 9 : 1 B• 1: 9 C• 4: 1 D• 1 : 46. 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A • 30 • 8mB • 30mC . 29 . 3mD . 28 . 6m7. 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

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

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作_________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

8. 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分钟。

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秒。

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____________ 分钟。

9. 某物体以8m/s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1/3路程的速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二声现象[教学目标]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二、乐音与噪声(1)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有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岀的声音都不一样)。

能认岀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乐器就是因为音色(3)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三、超声与次声(1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超声: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次声: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2)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A.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B.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超)C.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四、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岀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 2 0 0 m/s)[应用练习]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 .乐器商店的标志。

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哪一个是无效的:A •赶快将门窗关紧;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D •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3 •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A •音调;B・音色; C 响度; D •以上都不对。

4•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岀两种乐器发岀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岀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 •音调;B・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

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C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6・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岀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秒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_____ m。

.8•声音要靠__________ 传播,登月的人只能靠无线电交流,因为声音不能在 ________________ 中传播.9•噪声会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试举世2个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