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区龙井乡中心校校本课程物理教案生活中的物理应用授课教师:杨宣运周国礼龙井乡中心校物理校本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物理兴趣。
二、课程内容: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二)生活中的物理三、重点、难点:重点: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认识。
难点:培养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
四、具体措施:1、课程分2学期授课;第一学期为6课时。
第二学期5课时,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采取自愿报名原则。
2、内容与活动、课堂、课外相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物理知识。
3、教学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物理知识相结合。
4、活动过后进行总结、评价,落到实处。
五、本课程教学的评价根据本校本课程的特点,其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的修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课程的热爱和参与程度都是学分评定的重要依据。
六、具体教学内容和课时教学安排九年级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学期绪言———如何学好物理初中同学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实,就初中物理而言难度并不大,很多同学觉得难学,多是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另外还有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薄和惧怕的心理因素;如果我们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减轻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一、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学到什么程度才能称为真正理解呢? 理解的标准是对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
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
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物理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以演绎、归纳、概括为主,而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综合方法应用更为普遍,如下面介绍的顺藤摸瓜法,发散思维法和逆推法就是这些方法的具体体现.(1)顺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从已知条件推论其结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大多数的题目的分析过程都用到。
(2)发散思维法,即从某条物理规律出发,找出规律的多种表述,这是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
例如,从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出发,推出如下结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串连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三、要重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最好平时就多做实验,课堂实验不够做课后实验,每天抽一点时间用仿真实验做实验,做多了,不仅培养物理学习乐趣,还能提高探索思维能力。
四、要重视独立思考、学会分析、归纳结论的意识每学一章知识或者一个学期知识,都要自己归纳总结整理,这些知识点有什么联系什么区分。
多想想。
具体来说,要学会使用物理课本,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寻好的学习方法,加强训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
只要你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物理的。
第一课简易电动机的原理及制作教学目标:1.会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机。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结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对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及制作。
教学难点:线圈的绕制和换向器的制作教具和学具:干电池4节,导线若干,漆包线,永久磁铁,回形针,图钉,方木块,尖嘴钳,工具刀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为了保障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前安排学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收集资料:通过对机电师傅、老师的访问或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原理及制作过程以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
(2)准备所需工具和器材:根据了解的电动机结构,自由组合(4人一组)进行方案设计,并对所需的器材进行准备(干电池、导线、漆包线、永久磁铁、回形针、图钉、方木块、尖嘴钳、工具刀)。
二、教学实施在制作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的变化,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则由单纯接受传授间接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经验的学习主体。
因此,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适时指导。
1、让每小组出示准备活动时收集到的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原理及制作流程的小资料,小组之间可相互交流,互相参考。
2、进行制作(1)绕制转子线圈将直径0.5mm的漆包线在方木块上缠绕3—5圈,将线圈从方木块上脱下,便得到一个长方形线圈,再将线圈的引线分别在线圈对边的中点处缠绕1——2圈,使其固定。
转子线圈便制作完成。
教师引导:学生在转子线圈制作完成后,将会遇到本次活动中的一个技术难题,通过课本学习学生知道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线圈的两个边受力平衡,但可以依靠惯性继续转动,但过了平衡位置后,线圈的两个边受力方向与原来相反,将阻碍线圈转动。
如何才能使线圈继续转动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的影响因素分析并解决该技术难题。
解决方法:使电流方向及时变化,要使电流方向变化,需采用换向器,如不采用换向器,当从竖直面转过180度后,线圈就会反转,设计时可使引线保留半个柱面,使电路不通,因此线圈不出现反转,依靠惯性经过半周后再次通电,从而使线圈继续转动。
(2)、刮制换向器用工具刀将线圈的一根引线的漆皮轻轻刮去漏出铜芯,另一边引线的漆皮刮去一半,另一半保留。
(3)用回形针制做支架在制作支架时要注意,支架与线圈引线接触弯曲的地方要平滑,以减小摩擦阻力。
(4)用图钉将支架固定在方木块上。
(5)将永久磁铁放在线圈下方的木块上。
(6)将线圈放在支架上,用导线将干电池的两极与两支架相连,用手指轻轻拨动线圈,如果没有故障,可以看到线圈会连续转动起来。
作业:让学生查找资料结合本节课电动机的制作,课下动手制作一台棉花糖机或一台小风扇教学反思:由于九年级学生刚学完电与磁这部分内容,再加上活动前的大量准备工作,所以每个小组最后都能制作出自己的电动机。
尽管个别小组在解决使线圈连续转动的问题上出现了障碍,但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采用保留了半个柱面的油漆而使电路不通,因此线圈不出现反转,依靠线圈惯性转过半周后再次通电,从而使线圈继续转动下去。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但这种采用保留半个柱面的油漆的方法制作的换向器的电动机几乎不能对外做功,因此,要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评价自己模型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第二课超声波的奥妙【教学目标】: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培养学生解决较难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超声波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声学知识的能力【课时】:1【教学过程】:引入:人耳最高只能感觉到大约 20 000 Hz 的声波,频率更高的声波就是超声波了,超声波广泛地应用在多种技术中。
出示课题:超声波的奥妙新课教学: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它的应用就是按照这两个特点展开的。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
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
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
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还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
金属零件、玻璃和陶瓷制品的除垢是件麻烦事。
如果在放有这些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俗话说“隔墙有耳”(图1),这说明声波能够绕过障碍物。
但是,波长越短,这种绕射现象越不明显,因此,超声波基本上是沿直线传播的,可以定向发射。
如果渔船载有水下超声波发生器,它旋转着向各个方向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鱼群会反射回来,渔船探测到反射波就知道鱼群的位置了。
这种仪器叫做声纳。
声纳也可以用来探测水中的暗礁、敌人的潜艇,测量海水的深度。
根据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甚至水库大坝,检查内部是否有气泡、空洞和裂纹。
人体各个内脏的表面对超声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健康内脏和病变内脏的反射能力也不一样。
平常说的“B超”就是根据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造影,帮助医生分析体内的病变。
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
以昆虫为食的蝙蝠,视觉很差,飞行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的脉冲,依靠昆虫身体的反射波来发现食物。
海豚也有完善的“声纳”系统,使它能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确定远处小鱼的位置。
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质量有几十、几百、几千千克,蝙蝠的超声定位系统只有几分之一克,而在一些重要性能上,如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的能力等都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构造,将获得的知识用来改进现有的设备和创制新的设备,这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叫做仿生学。
【作业布置】:1、课下搜集关于中美俄国潜艇的声纳系统及静音的相关知识资料2、课下学习次声波、声波的有关趣味知识。
【教学反思】:第三课电饭锅的类型及原理教学目标:1、知道电饭锅内各元件的作用2、会分析电饭锅的工作原理3、通过学习,能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教学重点:1、知道电饭锅内各元件的作用2、会分析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会分析电饭锅的工作原理教具:电饭锅一个、万用表一只、十字螺丝刀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常见的电热器具有那些?电熨斗、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热毯、电暖炉等二、电饭锅的类型间热式:当接通电源后,从外锅底部加热,使外锅里的水汽化为蒸汽,间接加热内锅里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