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歌行体相关知识。
2.了解曹操其人及该诗的写作背景。
3.读准字音,小组合作翻译该诗。
整体感知
1.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
长歌、短歌是针对曲调长短而言。
一般来说,长歌比较热情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2.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权势力。
大战前夕,设酒宴请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3.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封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
其诗歌继承《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政治抱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风格慷慨悲凉, 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和倡导者,。